Steenkamp教授作客MBA论坛 畅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道

2014年10月16日晚,我院MBA项目主办的MBA论坛在李达三楼105室举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肯南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系教授Jan-Benedict E. M. Steenkamp就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并购外国品牌来拓展国际市场做了主题演讲。身兼高等国际营销知识中心(AiMark)执行董事与复旦大学可持续创新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Steenkamp教授曾获C. Knox Massey基金荣誉奖励,被评为过去十年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学者。我院市场营销系肖莉博士主持论坛并致辞欢迎。

【论坛现场】

中国何以需要打造自主国际品牌

 

在资深品牌战略顾问Steenkamp教授看来,能否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将是中国企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首先,就经济利益而言,品牌拥有者与代为加工的制造商便存在着天壤之别。Steenkamp教授以iPhone的生产线举例,苹果公司在价值链上攫取的净利润率一度高达25%,与十年间这一数据从未超过5%的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之间的差距可拉至近10倍。

而与此同时,由于工资涨幅赶超了生产率的提速、能源迅猛消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中国昔日依靠低成本形成的竞争力却在逐渐消失。据美国经济普查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全球25大出口经济体中,制造成本指数已经被抬升至与美国相距无几。

因此,中国企业有必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此时的它们而言,增强品牌力便相当于扩大市场影响力。如惠普、可口可乐、宝马等一线国际名牌,品牌价值在公司市值的占比都突破了45%甚至逼近65%。但我们也能欣喜地看见,在2014年的全球品牌排行榜上,华为像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作为在国外与三星、苹果三分天下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它成为了中国首个闯入这一榜单百强的品牌,名列第94位。此外,打造品牌的过程也将倒逼这些公司加强运营,提升管理水平。

Steenkamp教授还指出,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速已不复每年逾10%的盛景,虽然仍领先于不少西方国家,但对于中国自身而言,这种“大减速”无疑意味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但即使面临着窘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仍鞭策着中国人在打造自主品牌的路上不懈探索——事实上,在一项面向德国消费者的调研中,因“品牌”与“设计”而选择购买中国电子产品的人数为零;而在美国人的眼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工艺、质量、可信度等多项指标上的得分皆为负值,远不能望邻国日本的项背。

【Jan-Benedict E. M. Steenkamp教授分享观点】

并购的二元路径:“保留原籍”与“移民归化”

 

于外在和内在的压力兼动力的交织之下,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已然无可回避走向世界舞台的要求。但较之于海尔等企业采用的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建立生产基地、打开商品市场——他称之为“有机品牌增长”——的模式,Steenkamp教授更为认同“品牌收购”的模式,虽不如循序渐进来得稳健,但这显然将是实现目标的捷径。

近年来,民族品牌收购国外名牌已有不少范例,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环境各有千秋,并购往往将形成优势互补,实现规模增长。

Steenkamp教授为品牌融合划分了两种战略路径:

一种是“保留原籍”,当并购双方在客户定位、品牌形象、发展战略上存在较大差异、产品线少有重叠时,二者只需取长补短,结合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展分工与合作即可。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方面,吉利为沃尔沃迈进中国高端汽车消费市场架起了桥梁;另一方面,如果吉利承接沃尔沃的设计、技术与市场认可度的优势,在2015年实现了它的雄心壮志,顺利把新车型出口至大洋彼端,那么它也便开启了将自主品牌打入美国消费领域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另一种则是“移民归化”,它适用于收购者虽与收购对象同处一个竞争市场,却显然拥有更强大的控制力的情况下,典型代表有联想对于IBM的ThinkPad产品的并购。从2005年仍然依托IBM品牌的平台来保持销售增长,到2006年开始突出ThinkPad的个体作用并将其与联想挂钩,再到2007年让ThinkPad完全脱离IBM而纳入联想旗下,这三年间一系列的“三步走”举措实现了联想与IBM之间的“主权平稳让渡”,也让ThinkPad为联想敲开了西方市场的大门。

最后,Steenkamp教授从出发动机、协同能力、整合速度和终极目标等方面,对中西方企业的并购路径进行了归纳与对比,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企业在此过程中显然能坐拥更大的获益潜力。但他也敲响了警钟,在收购欧洲品牌之后,文化鸿沟将极有可能为人力资源的调度设置障碍,这种组织机体内部的冲突或在相当程度上消解兼并带来的积极效应。

在论坛的尾声,Steenkamp教授预留了充分的时间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耐心细致的解答引发一轮轮追问。最后,市场营销系肖莉博士代表学院向Steenkamp教授赠送了纪念品。

【营销系肖莉博士代表学院赠送纪念品】

MBA论坛旨在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与全球最杰出企业家和优秀学者面对面的交流平台,邀请卓越的商业领袖、学术专家近距离分享宝贵的战略思维、职业经验,就企业管理、行业趋势、前沿思想、个人发展等焦点问题,输出管理知识、拓展商业视野、履行社会责任。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复旦大学MBA项目

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