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课堂探讨金融的普惠作用

2015年6月26日晚,由复旦-港大IMBA项目主办的致用课堂邀请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陈志武担任主讲嘉宾。陈志武教授发表了主题为“金融为什么能普惠?——市场·家族· 宗教·政府”的精彩演讲,并与现场听众积极互动。

陈志武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金融经济学、新兴市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他被认为是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

讲座伊始,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复旦-港大IMBA项目主任陆炎辉教授做了精彩致辞。随后,陈志武教授从历史演变、金融逻辑、现代实证的角度,解读金融市场的崛起是如何普惠社会大众、解放个人的,以此理解为什么现代社会离不开金融。

嘉宾演讲

陈志武表示,所有的跨期价值交换比如借贷交易都是金融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价值的起源》一书的记载,早在4000年以前就出现了跨期借贷交易。“根据考古学家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记载来看,文字跟跨期借贷有非常大的关系,金融交易对激发文字的出现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同时,金融也刺激了数学的发展。“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现象刺激了数学的发展。一是金融催生了级数等数学,二是天文、地理和水利工程催生了几何数学等,三是物理现象。”除了推动文字、数学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出现、发展还对人类追求自主权并实现个人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交易早在4000年以前就已出现,但接下来几千年都没有大规模的发展,直到16世纪以后才慢慢出现期货、期权、股票、债券等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金融市场的解放如此困难?陈志武从金融市场、儒家的“家”、基督教堂、政府福利这四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张力进行了全面的解答。

“人类社会已经找到了四种方法来应对灾荒、收入下跌等风险。”一是金融市场化,通过安排商业保险产品、银行储蓄、投资基金、房地产、实物投资等金融产品,起到规避风险,帮助人们跨期转移不同时期的收入,平衡消费的作用。二是基于家族的非正式保险,如“孔家店”儒家体系、人格化保险,让同族里有血缘关系的人互相帮助。三是基于宗教的非正式保险,通过共同的信仰建立社会网络和信任体系帮助人们之间互通有无,降低违约风险,增强教友间或跟教会进行跨期交易的信心。四是政府保险,政府用垄断的合法暴力强迫大家服从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对收入风险提供部分保险。

陈志武表示,“本来,以上四种是可以相互补充的避险安排,使人类可以更好应对风险带来的冲击,但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却是互相竞争、互相排斥的。”

活动现场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龚启圣教授和山东大学马驰骋教授对山东107个县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受儒家文化影响强的县,农民起义的次数最低,他们通过宗族内部互通有无可以达到避险效果。这证明,儒家主张基于家族的非正式保险是有规避风险效果的,在没有别的保障途径时,人们虽然受到三纲五常的约束,要牺牲个人自由,但可以增加度过艰难困境的能力。“这说明现代金融市场出现之前,儒家文化有它的价值。”

那么宗教教会是否也有类似的保险效果呢?芝加哥大学毕业博士生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收集了美国从1985年到2000年这15年里44000多个美国人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参与宗教组织的个体在收入变动时,消费和幸福感的波动较小。可见,参与教会可以帮助人们规避风险。

但政府保险与宗教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研究表明,正因为宗教的保险功能,金融危机等风险事件往往催生宗教信仰强度,使灾害风险高的地区会更诉求宗教。”与此同时,经济危机时,有其他借贷途径(乡村银行、小微贷款等)的家庭不会增加信仰强度;金融信贷的可获得性又会降低经济危机时期去寻求宗教的倾向性。可见,宗教、家庭、政府、金融市场四者之间有非常强的替代关系。

演讲结束后,陈志武教授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本次活动在热烈互动中圆满落幕。

 

复旦-港大IMBA项目

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