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讲堂共探“供给侧改革和中国经济增长战略”

2017年4月14日,《持久战新论》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作客问学讲堂,带来了题为《供给侧改革和中国经济增长战略》的演讲。随后,在《第一财经日报》副总主编、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的主持下,央行参事、原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伍晓鹰,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我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和赵昌文部长围绕“怎么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座谈。陆雄文院长在活动伊始发表了致辞。

赵昌文部长首先回忆了写这本书的初衷,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他希望能够从“持久战”的战略角度回答“中国下一步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会怎么样”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经济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赵昌文部长看来,毛泽东的伟大论著“论持久战”中所指的持久战不仅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是一整套战略战术安排。持久战置于经济语境中同样适用。因此,《持久战新论》的前面两章专门回答了“为什么是持久战”,后面七章则阐释了“如何打好持久战”。在此次新书读书会上,他主要阐释了后发优势、体制可改革性和经济生态这三个概念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持久战的核心逻辑。

后发优势是指处于前沿边界内的这些国家有更多机会采取学习借鉴,甚至采用拿来主义的技术进步模式,从而可以获得比前沿国家更快的增长速度。而体制可改革性则决定了一个国家体制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地不断进步和创新,是否能够持续推进改革。后发优势和体制可改革性其实反映了新古典增长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歧:技术和制度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究竟何者为第一性?实际上,两者是可以统一在一个框架中的。按照这两个维度可以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类,中国属于“有比较强的后发优势,同样有比较强的体制可改革性”的一类,即“一个革新型发展中大国”,而“一个革新型发展中大国没有理由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保持更高或好的增长速度。这就回答了中国经济的前途是光明的。

与此同时,“道路是曲折的。”赵昌文部长提出了“经济生态”这个概念。与自然界的生态一样,经济生态也是容易受到污染的。“治理经济污染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从这三个概念出发,所对应的方法论也十分清晰:注重后发优势释放速度、释放节奏;创建一个有利于政治家经济制度创新的生态以保障可改革性;建设创新导向型经济结构,治理经济污染。

紧接着赵昌文部长和五位嘉宾进行了圆桌会谈。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第一财经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伍晓鹰认为,既要重视“后发优势”,也要关注“后发劣势”,“可改革性是可能性问题,能否让它不断变成现实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真正把后发优势都发挥出来,同时能不断改革制度克服后发劣势问题”。

我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也进一步强调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体制改革最好回归到企业,回归到人的本性”,但是,如何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仍待研究。

央行参事、原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则指出了《持久战新论》的三大亮点:第一是从方法论上研究国家经济问题,第二是从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开始着手,将经济、哲学、历史结合在一起;第三是提出一个更加全面而不是碎片化的政策方案。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赞同后发优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提醒“制度优势很难描述,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简单地从市场、企业、开放的角度就可以说清楚的”。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则结合当下,希望“能够让政府尽可能从干预市场和资源分配上退下来,更清楚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对中国长期增长、效率提高和创新都是核心问题。”

至此,复旦问学课堂之共探“供给侧改革和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暨《持久战新论》新书读书会正式结束。

复旦问学讲堂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最高层次论坛之一,旨在分享中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新发现、新成果和新思想。讲堂有效整合中外学界、产业界、政界的合作资源,以“兴邦立业问道治学”为宗旨,以传播前沿管理思想和理论为己任,邀请担当经济建设与发展重任的政府要员、关注经济发展与管理实践的中外学界精英、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著名业界智囊做客讲堂,传播最新管理思想和发展新思路。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17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