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金融科技与大数据高峰论坛举行

2019年3月1日,复旦金融科技与大数据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复旦大学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研究中心主办,联合陆家嘴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信用卡》杂志与陆想汇作为合作伙伴,汇聚监管、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领军企业等行业领袖,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上午场的论坛以“大数据与风险控制”为主题进行闭门会议,交通银行风险评估中心总经理孙荣俊、万事达卡数据与服务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展宏、德克萨斯科技大学副教授林漳希、中原银行信用卡风险特聘顾问施明强等作为嘉宾发表演讲,分享大数据分析在金融风控与营销中的前沿应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系主任徐云杰教授主持会议。

下午场的高峰论坛由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组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上海市信息中心副主任马梅,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俞胜法校友,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校友,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谢群松,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陈天健,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秘书长赵海校友,广州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葛晓忠,达观数据创始人兼CEO陈运文校友等作为嘉宾出席论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复旦大学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研究中心秘书长褚荣伟主持论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副系主任徐云杰主持圆桌讨论。

论坛伊始,陆雄文院长和马梅主任先后发表致辞,陆雄文院长回顾了复旦管院的发展历程,谈到了商学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面向未来科技、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三大发展趋势。马梅主任也提到了将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变革金融生产方式,提升总体社会效应的重要性。

主题演讲环节,俞胜法从全球的科技金融、蚂蚁金服的科技金融实践及科技金融发展趋势三方面分享了关于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见解。他提到,蚂蚁金服基于互联网的场景融合,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平台服务,并且尝试建立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新型信用体系,打造一个合作共赢、开放的平台。从全球来看,科技金融最早的切入点就是用户体验和科技,目前蚂蚁金服已并非仅仅作为一家金融企业,更是定位于科技公司。他认为,科技金融作为促进普惠金融最有效的途径,将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将科技型企业的科技能力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能力、用户、场景资源相互融合,是科技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后,沈建光带来了主题为“科技与数据——金融科技新机遇”的演讲。他从产业革命谈起,产业革命是数字科技发展的宏观背景,通过产业和科技的无界融合,推动产业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最终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提升产业模式。产业数字化路径的核心点在于共建,即进行数字科技与产业结构的无缝联合,实现精准预测。他分享了京东集团在资管、智慧城市、智慧农牧业等领域的数字科技成果,并指出了经济学家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需要扮演的机制设计、产业组织、数据科学、公共政策研究者等不同角色。

谢群松分享了银联商务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实践与探索,重点分析了银联商务作为传统金融服务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转型实践。他提到,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银联商务从收单机构转型为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商,目前为止已经形成较完善的2B数据网络,业务覆盖支付、金融、数据、营销、国际、增值六大板块。未来银联商务将围绕着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支付和信息提供商的战略愿景,着力于综合化、智能化、开放化转型。

最后,陈天健带来了关于“数据孤岛的形成和解决思路”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数据孤岛形成的机理在于数据的两重特性,数据可以无限复制,同时其价值严重依赖于业务场景这一要素。数据本身所具有的巨大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使得数据封闭往往成为最优博弈决策的选择,在此之下,连接数据孤岛就具有重要意义。陈天健先生提出,连接数据孤岛需要一改之前“让数据找应用”的思路,考虑“让应用找数据”,进行联邦迁移学习,在保护机密和隐私的前提下,各个市场的合作方与数据控制者进行合作,共建模型。

圆桌讨论环节,在徐云杰教授主持下,赵海、葛晓忠、陈运文等嘉宾就未来十年内金融科技最具潜力的风口、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的最大制约、中国金融科技的显著特点等话题展开讨论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葛晓忠认为,未来十年整个金融科技将由2C逐步向2B端转移,智能决策与智能运营两个领域在未来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赵海提出,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在创新方面的迭代效率过低,最大的约束是人才,需要营销人才和产品设计研发人才的注入。陈运文认为,中国科技金融拥有庞大的业务领域,同时,独特的语言文字环境与良好的应用土壤,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1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