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5蓝墨水新年论坛”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在这个冬日与我们共聚一堂,一同来关注宏观经济走向,关注中国巨轮的新方向!我是第一财经的余音,很荣幸今天能够来到复旦担任“蓝墨水新年论坛”的主持人,和大家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向各位到场的嘉宾和听众,致以最诚挚的欢迎!
  今天除了主会场之外,我们同时还开放了三个分会场,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还有复旦管理学院的官方新浪微博观看同步直播,也谢谢大家对于我们“蓝墨水新年论坛”的大力支持。
  刚才大家通过视频已经了解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别是了解了“蓝墨水新年论坛”,接下来先和大家一同回顾一下我们学院的发展。
  回顾学院的发展历史,几乎每一次飞跃都和国家的经济形势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014年10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FT)发布2014年全球EMBA项目排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四个项目再次全部稳居全球百强,且排名领先。这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继2012年以来百强占三,2013年以来第二次百强占四,与美国EMBA教育最领先的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在百强中获得同样份额。10月31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会见了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当日,首届“复旦全球领袖论坛”也正式召开。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不仅在教学质量上获得了国际认可,更因为在管理学方面的贡献,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声誉。
作为一名一线财经新闻工作者,在过去的2014年里,财经领域、国家经济运行领域都出现了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变化。这周信息不断的冲击大家的视觉和听觉,这周数据非常热闹,政策也很热闹,可能大家这两天最关注的就是刚刚公布的2014年的中国经济成绩单,最受关注的是GDP 7.4%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速会走低大家都知道,但是24年来的新低会让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担心,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很多数据不但的创新低,今天很多人坐在这里,更多的想通过专家大师们了解一下2015年的经济走势,因为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于已经进入到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大家关注的2015年的发展方向,接下来今天要为我们做主旨演讲的嘉宾是非常合适的。他担任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策略师,主攻高净值个人及机构客户制定投资战略,作为复旦大学的杰出校友,他的职业生涯囊括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众多影响世界经济形势的组织机构,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领域极具话语权。让我们有请哈继铭博士。

哈继铭: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在这个新年刚刚到来的时候来到母校,也是母院,跟诸位一起探讨交流,对于接下来这一年甚至于更长一点,中期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的一些问题。
  今天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全球经济与政策展望。
  二、中国经济现在可能面临哪些结构的问题,面临哪些挑战需要应对的。
  三、在挑战过程当中有些行业是需要规避的,但同时又会有一些有机会的行业,代表着新的经济增长亮点的行业,是我们需要去迎接去拥抱的,这就是投资机会。
  四、汇市展望。
  五、股市展望。
  先讲一下全球经济,这个是高盛在去年底的时候对全球经济做了一个预测,美国未来三年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3%,这个对于美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三年每年增长3%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增速,美国在西方经济里面、发达经济里面增速是最快的,但是其他经济体,像日本、欧元区也都会有所加快。中国是所有重要国家当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接下来增速要放缓的国家之一,大多数国家今年都应该比去年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一些,但是中国可能会要慢一些,不过这种慢可能是一种健康的标志,因为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下的一些问题也是需要消化,产能过剩、债务高、房地产供应量大,这些行业都会经历一个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的过程,总体来说,全球经济15年增速和14年相比将是有一个明显的加快,我们预测今年全球增长3.4%,明年是更高3.7,去年是3.0,这个很巧合,在前几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修改了它10月份对全球经济做的预测,修改以后15年的预测是3.5%,16年是3.7,都比原来要低0.3个百分点,修改以后的最新预测和我们去年底的时候预测不谋而合,所以这里我们也感到很欣慰。
  美国强项到底在哪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在过去六七年的调整过程当中,它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发达国家来看是非常突出的,比如在右边这个表我们看到,上一次美国GDP最高点在2007年的四季度,现在它的GDP和那个时候的最高点相比又增长了8.1个百分点,其他的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欧元区,上次的最高点是08年一季度的时候,现在比那个时候还要低2.2%,日本也比08年一季度最高点的时候低1.1%,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复苏是最快的,最迅速的。不仅和发达国家比美国经济表现比较突出,即便和新兴市场相比,它的经济增速与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曾经在07年的时候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快于美国6.5个百分点,但是到了去年这个差距缩小到2.6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今年可能进一步会缩小到1.2个百分点,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比如说中国,还有一些新兴市场进入负增长,比如说俄罗斯。从人均收入角度来看,右边这个图可以看到,中国人均GDP刚刚在7600美金左右,但是美国是5.47万美金,差八倍左右,虽然我们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从人均角度来看,和发达国家比,尤其和美国比,还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在这么一个宏观环境下,如何看接下来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呢?我觉得接下来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将出现一个很明显的分化,就是美国紧缩,而所有其他国家几乎都是放松的,而且比着谁比谁更松,美国我们预计在今年可能是下半年加息,把利率从0.25%的水平逐渐提高,其他国家,像日本去年10月份已经重申它要继续搞量化宽松,欧洲22号欧央行宣布要搞1万亿左右的,18个月,每个月要买600亿欧元的债券,所以一显然美元对于欧元和日元都有很强的走强基础。中国我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听到我们货币政策总的基调来说还是稳健,但是后面说了一句,松紧赤度,财政政策后面也说了一句,要有力度。该松的时候会松一点的,我相信人民币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可能对美元出现一些贬值也是很正常的,当然对欧元和日元还是升值的。
  美元这次从周期的最低点升到现在已经是24%了,再这样美国受得了吗?我们看一下,如果把时间拉的长一点,从70年代到现在,其实美元这一轮的升值才刚刚开始,比如说在1995到2001年六年的时间里面,美元升值达到46%,这是对一揽子货币升值幅度。再早一些时间,1980年到85年,升值93%,现在是刚刚升值两年左右的时间,比如以95年那次升值为例,是94年开始美国加息的,1989年到93年美国都是减息的,一度从10.5减到2.9,我是1989年去美国的,那时候在美国开一张国际存款利率都拿到百分之好几,现在国际存款根本没有利息,那个时候的利率是很高的,但是89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逐渐开始降息,降到93年的时候已经很低了,94年美国经济步入复苏,美联储开始加息,在这个加息的过程当中美元明显的升值,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出现了一些亚洲国家汇率崩溃式的贬值,随着美元的升值,有很多原先当美国货币松的时候流出来的钱又流回去了,而加息的初期,刚刚开始加息的时候这种回流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利率毕竟还比较低,但是美国加息不会加一次就算了,一般来说都是进入加息通道,一加就是很多年,所以到了后来有些国家由于之前外债借的比较多,由于之前流入的资金也比较多,或者在加息的时候资金由于要还债流出去,或者一些原来进来套利的资金觉得无利可图,也要流出去,如果国家汇率比较僵硬的话,过不了多长时间外汇储备就会枯竭的,汇率就会出现崩溃式的贬值,那就更促使美元升值,而且在升值过程当中也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得原来靠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经常账户、国际收支出现困难,也导致大幅的贬值,那时候的俄罗斯由于油价大幅下降,俄罗斯债务在98年出现违约,我不是说历史一定会严格的按照过去的轨迹来重演,但是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似乎每次都能看到。
  美元走强,走强到什么程度呢?高盛最近的预测,这是在今年底觉得兑欧元,1欧元兑1.08美元,到明年底1元兑1元,到17年1欧元只能换9毛钱美金,日元到那个时候1美元兑140日元,现在是兑117日元,人民币的事情我等一会儿专门讲。
  现在讲一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GDP增速,全年增长7.4%,上半年是7.5%,下半年是7.3%,全年7.4%,我们把这个数据和其他跟经济活动也是密切相关的数据拿来做一些对比,我们看一看,能够释放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在右边下面这四个柱子,先两个柱子显示的是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上半年是5.3,下半年降到2.5,但是这个GDP上半年7.5,下半年居然也很稳,7.3,我就没搞懂,为什么中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面,能源使用效率如此迅速的提高,还是说不是因为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按年来比的话,上面的这个图,13年中国GDP增长7.4%,那时候对应的电力消费是7.5%,去年GDP 7.4%,对应的电力消费是3.8%,这也很奇怪,GDP好像很稳,就下来一丁点,但是电力消费从7.5下到3.8,好像中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很快,一下就能提高,这是蛮蹊跷的,这个我也没有答案,我们可以回去思考,到底为什么。GDP的数据不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它报出一个比较高的GDP数据,7.4%,本身这件事可能是释放一个比较重要的信号,觉得好像和全年的目标7.5没有差距太大,因而没有必要用过多的刺激政策,既然差距不大,何必要把货币政策搞的太宽松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数据报的和目标值很接近,本身也是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在里面。GDP刚才说7.4、7.5,都不是太重要的,重要的是什么呢?中国经济现在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三过问题,投资过度,债务过重,地产过剩,这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经济是不可能有健康的轨迹的,把这三个问题逐一做一个剖析。
  怎么看投资过度?投资过度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经济三驾马车,如果投资冲的过快,消费和出口如果不足以消化投资带来的产能,这就产生投资过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东西生产了卖不出去,或者要亏损的卖,要降价,PPI连续三十几个月都是负的,而且越来越负,这就是投资过度微观层面的表现。宏观层面,投资里面GDP占多大比重,在左边这个图我们算了一下,投资占GDP的比重现在是47.8%,47.8%是一个奇高无比的数字,因为你和当年日本,日本曾经一度也是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它过去最高的时候是40%,中国现在是47.8%,但是和中国自己比,中国上次最高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上次最高是42.8%,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达到的,现在47.8%,这个红框是什么意思?07、08年的时候是40%,很多国家在那个时刻都出现了投资率向下调整,无论是美国,后来欧洲过了两年也撑不住了,也向下调整,但是中国没有,因为我们有巨大的财政刺激,推到了接近48%的水平。随着投资率的上升,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债务率大幅度提高,这张图显示的是中国全社会债务占GDP的比重,包括四个经济主体,家庭、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加总起来在07、08年的时候占GDP 153%,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14年的数据,13年来看是占GDP 229%,上升速度很快,而且如果从构成来看,涨的最快的是企业的债务,08年占GDP 97%,现在是155,家庭这块也涨了不少,但是基数比较小,就是老百姓买房子的钱,老百姓没有太多的债务,中国老百姓储蓄很强,地方政府涨的很多,债务形式极不透明,但是有趣的是,中央政府在债务结构里面看,债务占GDP的比重这几年反而是下降的,从28%降到24%,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央政府这几年的财政状况相对是比较良好的,打牌的时候还拿的蛮紧的,手里有大王小王还有好几个2都不出的,都让银行、国企出,你们来拯救经济,这个现在财政政策积极要有力度,谁能够最有力度呢?现在让地方政府借钱不现实,做PPP,也要看民间资金是不是觉得PPP项目最够具有吸引力,可能还就是中央政府,可以举债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当然也有人出另外一种主意,这个是比较馊的主意,让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把财政赤字货币化,比如中央银行可以借钱给某个金融或者非金融机构,让它们来做本来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像棚户区改造,向银行借钱,这个事情本来是财政做的,财政没钱就不要做了。一个后果是债务率在不断的上升。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投资效率不断下降,在07、08年的时候,1块钱投资可以带来0.35元左右的GDP增长,但是之后逐年下降了,现在连0.16元都没有了,因为很多行业都已经是扎堆投资,产能过剩,再投的话产生不了太多的边际回报,这样我在想,我们接下来怎么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似乎要在增长与债务稳健之间做出一个平衡,或做出一定的组合选择,你不能说一点都不管增长,但也不能说增长太快,不然的话债务会过高,我在这里做了两个比较极端情形的模拟分析。一个是更多的注重调结构,把现在高达占GDP占到48%的投资率花几年时间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我这里的假设,到2022年降到40%,但是这驾马车占比要下降的话意味着增速要慢于另外两驾马车,但是另外两驾马车有没有可能加速呢?不太现实,所以毕竟是要伴随着结构的调整,毕竟是伴随着投资增速的下降,从而GDP增速的下降,所以在这么一个情景假设下,我的模拟分析显示,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平均经济增速应当放缓到5.3%,好处是全社会债务占GDP的比重将在17年达到259%,最高点,之后逐渐回落,这是属于一种比较稳健的增长,但是增速比较低一些。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要7%,多年一直保持7%的增长,做得到做不到?我觉得可以做到的?继续举债,然后1块钱投资下去,将来可能0.16元也没有了,搞不好0.1元都没有了,就不断追加投资,要求追加很多投资才能产生一个单位的GDP,要举很多债才能够产生一个单位的GDP,要这么做我们也可以做数量上的模拟分析,比如说把调结构的任务不断的推迟,推迟到2027年才让投资率降到40%,如果是这么一种假设的话,我未来依然可以让GDP平均每年增长7%,但是它的后遗症就是,全社会债务占GDP的比重将是发散型的,到2027年将达到GDP的348%,这样的话经济就会变的非常脆弱,债务负担过重,这两种情形我觉得都是两个极端情形,我觉得中国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两个情形之间,不可能经济增速慢到5%,也不可能未来十几年保持7%的增长,至于更偏重哪一种情形,这个是政府要做的选择。
  有人说你这个好像有点悲观了?我们可不可以学美国,就量化宽松,看美国量化宽松这几年,利息降到0,然后又做三次量化宽松,现在经济摆脱了危机,而且比所有其他国家涨的好,我们完全可以学,我觉得其实这样的一种观点是错误的,美国虽然是搞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非常的松,但是美国是伴随着这几年非常痛苦的去杠杆取得的今天的增长,它的增长的质量是很高的,这里面有三长图,这个是家庭,这个是非金融企业,这个是金融企业,往下走的深蓝色的线是美国,就是说,美国这几年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都在不断的去杠杆,而且去杠杆的幅度很大,黄颜色的线是中国,中国这几年,企业和家庭都是在加杠杆的,负债率都是在上升的,虽然维持了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是靠债堆出来的,增长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
  再有就是房地产过剩,房地产过剩我觉得从两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口已经进入了拐点,人口红利基本上释放完毕,接下来是进入老龄化,在人口红利释放的时候,中青年人很多,买房子的人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当一个社会进入老龄化了,首先人退休以后就不太想再买房子了,想买的话也没人给你按揭,收入都没有怎么拿按揭?再过几年,退休的人就会想到卖房子,要卖房、套现、养老,中年买房子就是为了老年卖房子养老,过去是每年有不断涌现买房的人,将来会每年不断涌现卖房的人,你说房价还能不能涨?这个原因是跟中国建国以后前三十年出生率很高,而后三十年出生率极低,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前三十年生几个光荣,后三十年计划生育生一个,我们后三十年有很多政策是对前三十年的否定,人口政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不扯远了,但是由于这么一种人口政策的波动,巨大的波动,使得我们到了2015年之后,65岁以上的人的占比将急剧的上升,65岁以下人的占比将急剧下降。还有一个,除了中国自己的特色来看,从国际经验来看,是不是有这么一个规律,在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不能说小的城市性国家,一个比较大的幅员比较辽阔的国家,房地产在经济当中的比重几十年来看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寻找?我们这里似乎找到了一定的规律,从二次大战结束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看到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平均是在5%左右的,美国现在是3点多,说明它还有潜力房地产进一步的扩张,长期来看5%左右,中国现在光住宅类就是9%,加上那些办公楼,到12%,这个比重是太高了,长期来看,房地产占比也是要回落的,有人说中国的另外一个特色,你有没有考虑,中国有城镇化的空间,城市人确实是老龄化到来要退休,要卖房,或者买房的人少了,这时候如果外地农村人口能够进入城市,是不是能够承接大城市的房地产,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我们这里不谈某个城市,某类城市,我们谈整个中国的城市,我们看到现在在建面积是48亿平方米,城镇化的速度这几年平均是每年1900万人口进城,我假定他们都买得起房子,三家之口,每家都买100平米左右的房子,那么这样的话,你要八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消化掉现在的在建的房地产的存量,所以说城镇化这个概念已经在这几年被严重的透支了,很多地方都已经把这个因素考虑到了,大量的在建造房子,现在看来,我不觉得将来城镇化速度会和过去一样快,因为过去农村的生活非常的艰苦,而且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多,那时候人口红利在释放,将来也没有那么多农村的青壮年可以到城里来工作,他们来了之后,我相信有一小部分人能买得起房子的,尤其是大城市的,能买得起房子就不错了,农村人到上海买得起房子吗?我觉得城镇化的因素似乎还不能马上缓解中国房地产供应过剩的问题。
  刚才说的这些问题会造成某些行业长期的不景气,尤其是大宗商品,我们这个图显示,中国房地产的销售与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铁矿石、铜密切相关,中国房地产交易萎缩就带来了铜价和铁矿石价格的回落,而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交易增长非常迅猛,有许多国际上的大型生产矿石的公司,那个时候扩大速度也很快,到了今天,它的成本已经投下去了,如果不加大生产,它的所有的成本都沉没的,所以必须要生产,捞回来一点是一点,而且越是生产效率高的企业生产的量会越大,目标是要把那些生产效率比较低的企业给击垮掉,用价格战把它击死掉,将来它会胜出,有更大的定价能力。看到现在铁矿石的需求明显下降,铜的需求也明显下降,但是生产依然是在高速运行。这个情形在石油行业也可以明显看到,石油价格已经跌成这样,为什么石油输出国不降价?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论?我没有学过阴谋论,但是我学过博弈论,从博弈的角度来看,从它自身的利益来看,它也不愿意减产,因为石油输出国已经失去了最终定价的地位,过去它是最终定价者,它只要多生产一点油价就跌,反跌油价就涨,现在你可以少生产,你少生产美国可以多生产,美国的页岩油可以多生产,最后你少生产了,价格还是上不去,结果你的财政赤字会越来越大,所以一些生产效率比较高的,能够承受较低油价的国家反而是加大生产,至少不减少,希望把其他的一些,包括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给它击垮掉,从而长远来说它可以增强自己的定价能力,所以看到几年供求关系来看,原油依然是供大于求的,油价还会进一步下跌,高盛最近预测油价要跌到4块钱左右才有可能见底。
  刚才就是大宗商品领域我们要引起警觉的,伴随着大宗商品的不景气,有很多投资策略也是需要做出调整的,甚至有些投资的机会从中显现出来,主要是做空,做空铜这是我们很久以来的投资策略,做空澳币,前一段时期还有做空南非的货币,这些都是大宗商品出口国,而且对大宗商品依赖程度很高的国家,它的经济下降之后会带来货币的贬值,有时候并不是说东西只有涨才有机会,东西跌的时候也是有很大机会的。
  另外谈谈中国接下来投资的机会,六个领域。
  医疗保健行业,中国医疗保健政府支出占GDP 5.5%,发达国家一般是13%到15%,中国老百姓自己这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涌现,比如说老龄化到来,比如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吃的各种各样的病出来了,保健方面的支出不断上升,估计到2020年,每年能够增长10%多,老百姓家庭在医疗方面的支出。
  养老行业,老龄化很快就会到来,其实大城市已经到来了,有些农村地区可能稍微晚了一点,因为当初计划生育政策推出来的时候,大城市执行的是很严格的,有个老太太眼睛雪亮,偏远地区稍微松一点,所以我们看到大城市老龄化已经到来。一般来说,国际标准来看,100个老人敬老院床位差不多是5张,中国现在只有2.4张,而且如果扩张速度慢的话,接下来老人数量的增长会非常迅猛,所以现在出来一些像媒体报道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说北京有一家知名养老院,排队要排一百年。
  电讯行业,中国的移动设备,中国现在老百姓平均移动设备的拥有率是80%多,但是这个和西方国家比还差很远,西方很多国家超过100%的,一个人有一台手机有一台电脑,又有手机又有电脑,很正常的,中国100%都不到,所以这个比例将来还是会进一步的上升,所以给中国的一些生产商,而且我们看到很多生产商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价钱是国际产品的一半,这些都是机会。互联网,网络游戏,网络其他形式的娱乐,销售都增长很快,网购也是增长很快,尤其我看到中国老百姓非常喜欢用移动设备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我坐飞机看外国人都是捧一本书看,中国人都是捧个IPAD在那边玩游戏,或者是看电视据的。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网上面可以花很多钱来进行进一步消费,买块地,再买两个奴隶给他种地,他可能到外面去真实消费都要跟人讨价还价,但是在网上这个消费很大方,还可以点歌,还可以给人送花这种假的体现,这种消费理论上可以说是无限的,真的吃能够吃多少,但是在网上消费可以买无数的奴隶。
  金融服务行业,倒不是中国缺银行,中国银行蛮多的,中国缺能够为机构和个人理财投资的金融机构,过去投资就是投房地产,后来信托,现在就A股了,但是这些东西,如果所有钱都去一个地方,涨的时候是涨了,跌的时候也会很惨的,中国有没有这样一种金融机构能够帮助老百姓把资产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分布,在控制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回报,这方面的金融机构是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它们还没有一个国际的平台,但是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比如说中国现在GDP在全球已经占到12.3%,我相信这个比例将来还会进一步的上升,虽然中国是7%是慢,但是有很多国家7%想都不要想,但是中国资本在全球市场只占2.2%,这个适配程度太大了,将来差异的缩小一定是以资本市场的增大为形式的,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将来的扩容一定是会带来很大的机会。
  旅游休闲行业,一到节假日中国到处都是人满为患,现在跑的更远,欧洲、美国,甚至去南极,还有一些新兴的旅游,听说一个公司搞游轮的,在上海也开了很重要的分布,这种形式的旅游,一般游轮在国外都是老人老太太旅游的,中国年轻人也会上去卡拉OK一把,早上打太极拳,晚上还要赌一把,这种需求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的涌现,而且中国老百姓出去旅游花钱很冲,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美国人均消费近3000美金,而一般国家在美国消费是1800美金,因为你挡不住他买LV这些东西。
  文化娱乐行业,电影门票收入来看,在十年前中国只是日本的一个零头,去年是日本的三倍,中国达到48亿美金,日本是16亿美金,48亿美金其实和美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美国是103亿美金,中国仍比它多好几倍,电影票又不比它便宜,将来中国文化娱乐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电影、电视剧,只要有就有人看,不管好看不好看。
  接下来讲讲人民币,我觉得人民币接下来很有可能出现贬值的压力,我们从几个方面可以来做一个分析,一个就是你看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构成,你看资产负债表里面,有很多项目,但是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对外资产,另一类是对内资产,对外资产就是拿了多少外汇储备,拿了外汇储备买美国的债券了,对美国财政部就有一个债权,另外就是对内,我借给工农中建大银行多少,这就是对内的资产,过去很多年,这个是对外资产在总资产当中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因为我们过去差不多十年时间,有大量的外贸顺差,FDI也是净流入的,还有其他的向下也是净流入,包括热钱这些都有净流入,这些钱流进1块美金,人民银行就要吐出几块人民币,吐的太多就容易通货膨胀,所以就用一些工具,发央票,把钱再吸回来,用回购,把钱再吸回来,吸回来的话是人民银行对外负债的上升,给你这张票,把钱给我,我欠你的,这样一来,等于人民银行对内资产是下降的,因为他对内负债的上升,所以对内的净资产是下降的,因此这个红线更要往上走,由于对外资产的上升导致了对内资产的萎缩,所以对外资产在整个资产方的占比大幅度上升,到了最近我们看到情况出现了逆转,现在外汇储备不再上升了,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外汇储备都是下降的,中国国际收支是逆差,尽管外贸还是有顺差,但是资本向下流出大幅的上升,这样流出以后央行负债表不要萎缩了吗?不能让它萎缩,萎缩了影响经济增长了,于是对内资产开是上升,借给国开行1万亿,搞棚户区改造,借给五大银行5000亿,流动支持,又借给股份制银行近3000亿,近年这种流动性起了很多名字,五花八门的很多,其是目的都是一个,要增大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对内资产这一块,这个比例现在有见顶的趋势。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来看,到底是该升还是该贬,就看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这个国家的货币在境内购买力,那么在这儿我做一个分析,你比如说把各个国家的麦当劳巨无霸价格画在同一张图上面,按照人均收入来排列,可以做出一条平均的回归线来,发现中国是在这条线以上的,给定的中国现在7600美金的人均收入,我们的巨无霸价格是偏高的,说明这个国家的货币对内购买率是不强的,你现在如果在上海像样的饭店吃一顿饭,你再到香港、美国吃一顿,你看,北京和上海都是最贵的,这些说明这个国家的币制,短期可以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但是长期这些矛盾总是要是统一的,往往以对外贬值的形式统一的。
  单位劳动力成本,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将来经常账户是不是有可能由顺差变为逆差很重要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就是工资减掉生产率,可以说这个国家工资增长很快,劳动力增长更快,单位劳动力增长就更快了,反之就是下降的,把两个互为抵消的因素融在一起,拿来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做对比,发现我们单位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90年代初期的时候泰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5.4倍,现在是中国的0.7倍,当年印尼是中国的2倍,现在是0.3倍,我们反过来超过它3倍,这样长此以往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就很难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可能就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剩下的产业除非是能够突飞猛进的增长,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附加值越来越高,品牌效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都可以实现,不然这个国家迟早沦为贸易逆差国。人民币今年会贬多少?我认为短期来看,有贬值压力出现,但是它不会让它贬的很快,因为中国还是希望保持货币的基本稳定,同时还有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要达到这个目标不可以让它一直贬值吧,但是稍微贬一点也不一定是坏事,贬一点中国出口增长就会好一些,现在增长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老是靠内需刺激投资,也不是办法,稍微贬一些也完全有可能的,另外就是今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讨论决定是不是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现在里面有四个货币,美金、欧元、英镑、日元,如果说最后决定是人民币可以作为第五个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当然对人民币是一个提振,但是假如说不能,如果大家之前期望很强烈,最后出来一个消息是令大家比较悲观的,下次讨论就是五年以后再讨论,很有可能就是出现一些更大的贬值压力,今年人民币的波动比较大,但是不会是非常的趋势性的大幅贬值,所以今年做人民币的策略,我觉得应该升不过6.1元,贬不过6.4元,如何进行投资策略的配制呢?当贬到6.4元的时候做多,升到6.1元的时候做空。
  股市,中国股市凭良心讲是不贵的,我们现在看到上证综指PE市盈率在16倍,和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是17.5倍,美国更高,美国标普18倍,纳斯达克41倍,德国DAX是17倍,中国新兴市场是12倍左右,我觉得中国的股市行业之间的分化非常的严重,有的行业很便宜,银行、地产就是很便宜,现在只有6倍多到8倍多,这也是最近这半年涨了以后达到的水平,之前是3、5倍,有的行业是40多倍,要涨的话肯定是这些估值比较低的行业在股市上涨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比较大的潜力,所以最近这半年我们看到,基本上是这些大盘蓝筹在上涨,虽然房价在下跌,房地产交易量也很不景气,但是房地产股这半年来是上升的,涨到今天这个样子,接下来怎么看,本轮股市上涨是有很多因素的,主要还是大家对未来改革的预期很强烈,觉得新政府上来以后扎实做了不少事情,会把注意力放在改革上面,一旦推动了改革,改革红利释放出来,有很多行业都会有一个资产重估的效应,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资金链的推动,尤其是借钱炒股盛行,一天可供流通的交易量有四分之一是用借来的钱买的,用杠杆炒的,涨跌都很迅猛,跌到一定程度就被强制平仓了,这跟06、07年或者更早以前的上涨不一样,那时候大叔大妈们被套牢了,这个没办法了,本来想投机一把,不小心变投资了,怎么办呢?扛住吧,七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现在问题是被人强制平仓了,一百年以后也不是好汉,敬老院没排上,股票也没了。所以这个是一个风险,这个25%到底是高还是低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这里看一下,台湾在泡沫破灭以前是世界最高的,曾经达到28.2%。
  刚才说的是一天的增量里面来看,我们如果从存量来看,用融资的账户里面的存量,现在据说已经超过1.1万亿,存量来看占每天的交易量的比重是10%,这个是已经高于台湾、美国历史上的峰值,IT泡沫之前台湾曾经是达到最高点,那个时候的存量是达到7.8%,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曾经达到3.4,中国现在10%,所以我觉得中国的A股应该说短期上看还是有上涨的机会和空间的,但是值得警觉的是,一个是基本面现在没有明显的改善,出来的这些数据好像都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大家期盼,数据差的话更要涨了,数据差一点政府就要推刺激政策,所以我们看到,这几个月来,中国的A股与国际市场的股票价格好像是与世隔绝的,相关性越来越小,这个红颜色的线显示的是中国A股的变化,价格的变化,蓝颜色的线,我算了,用滚动样本来算的A股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股价相关度,以两年为窗口,24个月为窗口来算,原来是正相关的,现在是零相关,出来好消息当然涨了,出来坏消息更涨,与基本面脱节比较严重,到后来,要么你基本面真的改善,不然的话脱节总要用一种形式获得统一的,我觉得大家投A股还是要小心谨慎。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我们常常说要对投资做一个非常准确的预测很难,谁也不知道到底会怎么样,影响因素很多,至少我们通过哈博士的演讲我们对大致方向有了一个了解,他还是给了我们很多投资方向的决策,大家仔细听的话,人民币会怎么样,市场会怎么样,大家已经心里有数,刚才听到哈博士演讲的时候收到很多提问卡,三个问题请您给我们回答一下。我们今天讲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大家对整体走势还是很关注的。
  第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有哪些是短期因素的影响?哪些是长期因素的影响?如果有长期和短期因素影响的话,我们现在的下滑最主要的是长期因素的影响?还是短期因素的影响?   

哈继铭: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更为专业的提法是结构性还是周期性的因素在背后影响着中国经济目前的下滑,有一些人是少数,影响力是很大的,认为是周期性因素,因为美国经集不行,欧洲经济也不行,只要它们经济好了,中国马上就起来了,我们的内需可能前段时期增长的太快了,很快就消化掉了,我们有城镇化、后发优势等,很快这些问题就会消除。我认为,可能结构性因素占更大的比重,很明显,首先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个拐点的到来,我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可不可以,改变计划生育政策马上房地产需求会不会起来,除非一下能生出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来,不然的话不可能,而且你现在让人家生,人家都没兴趣生,夫妻两个人,一个孩子在上海这个地方买房子,很多成本都很高的,生活成本很高,一个孩子都搞不定,两个孩子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我觉得这个好像也是不太可能。另外像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我觉得它们的经济增长也很难恢复到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增速,尤其是欧洲还有日本,它们也面临老龄化的挑战,还有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的问题,日本的妇女是不是能够充分解放出来工作,欧洲的工会力量是不是可以削弱来降低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这些都是打问号的,所以我觉得中国自己以及国际环境可能都会使得我们这种靠刺激政策,货币、财政,这种都是反周期政策,它的效果都是很明显的,而且搞的不好,效果可能比过去还要弱,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人民币总是升值的时候,货币政策不用太大的刺激力度,自然有很多资金流入会推高我们的货币供应,但是将来一旦出现贬值预期,资金开始往外面流了,这时候你发现央行对外资产不够,开始对内资产,这样钱更多,进入恶性循环,放出去的水一大部分流到外面去,再放贬值更厉害,流出去的更多,货币的功效也会打折的。中国真的需要改革,三中全会提过很多次的改革,很多次市场起主导性的作用,包括汇率、利率、土地各种要素,都让市场决定,我们自己很多金融变量还没有完全让市场决定,但是瑞士央行率先贯彻了我们的三中全会精神,不再干预自己的汇率,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多做一点工作。

主持人:改革永远是最重要的,哈博士演讲当中讲到,07年、08年的时候最好调整期的  窗口我们可能有点错过,对于我们来讲改革永远不算晚。
说到改革,2014年国资国企的改革非常受到大家关注,是混改大幕揭开的一年。您对目前国资国企改革的看法?是不是真的能够改善我们的经济效率?

哈继铭:国企改革是块硬骨头,但是又是不得不啃的,要看怎么改?90年代的国企改革大家民间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因为把整个原来不让民企做的事情都让民企去做的,民企在这些企业当中有绝对的话语权,现在国企改革更多是鼓励或者邀请民企来参与,这个和过去切下一块让民企去做不一样,现在是让你来参与,参与的话民企就会考虑,投资是投了,但是里面话语权到底有多少,当然在这种改革推出的初期可能人们也愿意尝试一下,但是最终这种方式能不能推而广之,就要看,最终民企是不是从中觉得它得到了实惠,得到了企业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这种途径现在看来还在尝试的阶段,是不是能够成功目前还很难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就跟刚才说的,基础设施投资,希望通过PPP这种形式来做,看到有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PPP做的并不是很成功的,比如说像菲律宾,印尼,也有成功的,英国就做的还不错,所以我们拭目以待吧。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还是跟股市有关,我们都讲,一个国家的股市是一个经济体的晴雨表,沪深股市的整体表现和经济的表现已经不是正相关,甚至零相关了,甚至这段时间是负相关,我们感觉经济向下股市向上,想问一下,经济向下股市向上会不会也是一个新常态呢?

哈继铭:这个不是新常态,这是变态,我们有时候政策是一直变来变去的,一段时期非常鼓励股市,又觉得涨的太厉害了,是不是融资融券要管一管,一管跌8%,马上网上说不要着急,不要误解,我觉得经济已经新常态了,监管层面政策没有必要是常新态,常新态股市就变成很变态,应当要有一定的定力,所以我觉得政策在里面应当起到一个应该起的作用,在股市大涨的时候,需求增长很快的时候,这时候的供应是不是应该也大力的推出来,与之相适应的推出来,不能差的太远,差的太远就麻烦了,猛涨不行,然后推出一下下来,怎么样增强需求与供应的同步性,比如说我们注册制,是不是能够极早的推出来,来迎合资本市场上的强烈需求,另外舆论的导向也是需要比较平衡的,你不能说有一些分析师说中国股市经济有一定的风险,马上就说人家不讲政治,唱空中国,完了自己在官方媒体上发很多文章说股市上涨,带来财富效应,次级消费,股市上涨怎么会刺激消费呢?等大家都套现想去消费的时候不就掉下来了吗,股市上涨一定要和基本面相结合,有更多的分红,因为企业有更多的利润,这样才能够说带来真正的财富效应。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真正的新常态,今年看到的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它是猴市,是上窜下跳式的市场,波动非常大。

主持人:再次感谢哈继铭博士的精彩演讲。谢谢。

  大家真的是都害怕了,前面给你一个杀手锏,后面再给你打一遍强心针,不管是股市还是整个的经济政策,保持它的连续性平稳的向下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们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说到平稳,关于我们的速度,大家应该这两天非常关注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的一个演讲,他的语言很风趣,大家都记得,他用滑雪的三要素讲中国经济的关系,就是我们的速度、平衡和勇气,他是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要保持一个中高速的增长,同时要平衡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勇气就是我们中国的信心很重要的,信心对于我们做任何事情来讲都是一个内在的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经济这两年的发展感觉是一个从奇迹到新常态的转变阶段,所以中国经济一直都在进行再平衡,世界在定义中国经济,而中国经济也是在重新定义怎么样更好的发展,现在很多的说需要靠我们的消费,靠我们的创新,靠我们的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究竟如何定义中国经济?接下来将会进入到对话2015,深度探讨新常态下实体经济与新经济发展之路的环节。在这个环节特别邀请到了四位重量级的嘉宾,他们是: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管理科学博士钱世政先生;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高级研究员梁春晓先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复旦管院校友姜文国先生;
  上海天地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复旦管院校友徐水波先生;
  首先请各位跟我们分享一下。第一位与我们进行分享的嘉宾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高级研究员梁春晓。他是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专注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和信息社会等热点话题。

梁春晓:今天我们在这个时代谈经济,不是谈一年两年,不是谈十年八年,也不是谈几十年的周期,我们理解中国经济未来变化的时候,特别是未来新常态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判断,刚才哈博士跟我们谈到了经济未来的走势,我们在谈新常态,我们也看到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的因素,已经开始衰退了,前段时间有篇文章,说原来驱动传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有的已经开始熄火,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以传统的因素开始下行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上行的因素?两个加在一起可能才有一个新常态,是这样的概念。
  作为互联网经济也好,电子商务也好,这些年突出的感受,在整个信息经济的推动下,在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动力的推动之下,崛起了信息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基础设施层面的变化,包括今天大家手上举的手机,包括我们上网的设备等等,都是信息设备的变化,还有越来越多的商业价值不是来自于劳动,不是来自于资本,而更多是来自于数据,我们看到一些数据,美国Facebook收购了一家公司,这个公司的价值高达190亿美金,平均每个员工的价值超过3亿美金,来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一个数据,包括我们商学院在教育过程当中都没有重视的数据。还有整个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我们原来从分工强调共享,越来越多以共享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在出现,上海去年5月份也发布了如何促进上海市平台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从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在信息生产力的推动之下,我们经济形态开始发生的变化。
  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因素,移动互联网,谈到互联网的时候,2014年、2015年一个重大的感受,互联网的性质改了,移动互联网,2015年开始我们会看到整个互联网上的流量包括交易额有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来自于移动互联网,这个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还有就是云计算,很多朋友还以为离我太远,但是你要知道,如果没有云计算,去年双十一的500多亿是不可想像的,是不可能有的,没有云计算那么大的交易量是不可能完成的,没有云集散余额宝也不可能完成,你们熟悉的服务背后都是云计算支撑的,这已经跟我们生活产生了密切关系,不是离我们很远。数据的影响,我们刚刚看到一点点,比冰山上的一角还要小,还没有释放出来,这一块我相信,无论对经济,甚至包括我们的商学院的教学,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不仅仅是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通过改善我们的资本来提升我们的价值,如何从数据来进一步的释放整个商业的价值。还有就是社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所构建的社区,社群相较于传统的经济心态这是一个崭新的东西。还有一块是新人类,我们说的90后,95后,甚至现在的00后,好几年前谈90后,现在谈90后我们大学老师天天都在跟他们打交道,这是一个全新的群体。
  我们原来看到的都是一些数量有限的大块头,但是未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海量的微小的商业主体的存在,比如说淘宝上面超过800万个卖家,阿里巴巴B2B平台上有超过3000万个注册的用户,余额宝那都是数以亿计的用户,整个商业形态和商业组织的构建和原来是完全不同的,未来会越来越多的人以自由职业存在,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这种状态会越来越多,未来商业主体的呈现会遇到完全不同的形式。
  低边际成本的出现,这个首先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互联网出现了,我们看到同样一个平台,要增加100万的用户,200万的用户,没有什么问题,同样一种信息产品,把它复制成100万个或者1000万个,边际成本增加不了多少,同样如此,我们创新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说一种商业模式的尝试可能是100个企业在尝试十种,现在我们看到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主体同时尝试1000个模式,而且这些模式相互之间还在交流,所以你可以看到,为什么互联网领域里面创新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因为这是一个海量微小的主体在做低边际成本条件下的海量的集体尝试,而且还交流。前几天参加了一个网上俱乐部,差不多有700、800个会员,每个会员都是在互联网上从事商业活动的,年销售额都在1000万以上,每个月都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就是这种交流使得整个商业创新的速度完全超出想像,创新的来源本身都在发生变化。
  再往下的话,我们看到就是碎片化多样化的存在,就是经常我们说淘宝,淘宝太神奇了,什么东西淘宝上都能买到,淘宝上有超过10亿件商品,你能想到的商品在上面都有,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我们理解淘宝市场多元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是一个巨市场,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专业化分工水平是跟市场规模成正比的,我们看到线下的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个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淘宝这样的市场拥有比高出两个数量级的店铺的数量,同样有高出两个数量级的消费者的数量,是数以亿计的,在这样巨大的市场下,哪怕很奇葩的商品,都有足够的消费者,这就是我们看到这样市场上多元化的程度,完全超出我们的想像。
  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知识量超出上一辈,农业时代知识增长速度很慢的时候,老年人天然比年轻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工业时代知识增长速度开始增长,老年人和年轻人差不多,大家相互学习,现在到了什么程度?经济增长是这样的增长,我们现在必须面对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要向年轻人学习,因为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多的知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会导致很多东西有巨大的变化,原来社会权力结构是基于知识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权力会不会发生变化,父母和孩子之前原来是我懂的天然比你多,你要听我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感受到孩子懂的比你还多,教育会收到巨大的挑战。如果说大家对这个还有疑问的话,看看这个调查。这是去年8月份英国的一个调查,英国统计似乎回答一个问题,哪一个年龄段的人群对数字技术了解的最多?14到15岁,最高为113,比它低的和比它高的,大家对照一下你的年龄在哪个位置,这是英国的情况,我这段时间鼓动中国相关机构,你们做个中国的调查,估计会有差别,但不会太大,看看你们家3、5岁的孩子如何熟练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就知道了,可能还会小,我猜想可能是这样的。这个很厉害,市场上经常跟大家交流,90后、95后的崛起将会在三个方面对各位提出挑战,他们作为新的员工会对你们提出挑战,我们现在已经有70后、80后的经理的总监感觉90后的员工对他们带来挑战,作为新的消费群体会提出新的挑战,作为创业者会提出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全新的东西,未来我们对技术层面的思考,归根到底这个世界是由人推出的改变。你可以喜欢他,也可以不喜欢他,他们就是未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那帮孙子的,所以你要学会适应他们,没有什么错误和正确,他们就是未来。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看到整个经济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有几个方面是值得大家重视的,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增长,还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往前走,我很同意一些专家的判断,可能未来十年还会出现一些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真正影响人类未来的技术可能还没出现,十年以后会怎么样,我基本不知道了,为什么说这段话呢?如果不信的话,我们把时光倒回到十年,05年你听说过云计算吗?没有,大数据呢?也没有,移动互联网?听说一点,但是现在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05年的时候我们对今天影响中国互联网和新经济的重要几个技术,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如果考虑到未来十年的速度会比过去十年更快,所以就是对未来的十年我们就可以抱非常大的期望,一定会出现很多让我们感到很惊奇的事情,技术的发展在美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了,我们还在谈IT的时候,人家在谈后人类的时代,人家谈的是2045年的时候人类进入起点时代,谈的是第一台人工智能的设备智力开始超过人类,这种技术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我们想像。这个不多说了。
  基础设施的变化,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引起我们所有的从事经济活动人重视的事情,我们看到我们原来所熟知的铁路、公路、机场这种传统设施,正在被云计算、互联网和终端所叠加上去,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终端包括大家手里面使用的每一台手机,每一个能联网的设备,包括手环等等,都在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为什么?因为它无时无刻都在产生数据,对大家做贡献。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以前讲基础设施是公共投资,现在基础设施是来自于每一个人,就是你手上的每一台东西,以前我想了解上海市的流量,会投入大量的力量监测交通数据的流量,现在我们手机就是数据,可以关注我们手机了解上海市的交通流量,你们都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当你要知道哪一个路好走不好走的时候,是成千上万人帮你做贡献,是基于这样的数据判断整个交通情况的,但是这个刚刚开始,这样的终端刚刚开始,这样的终端未来十年有专家估计会以百亿数量计,每个人身上会戴很多东西,这样的基础设施会以叠加的形式出现,在原来农业、工业基础设施上我们会叠加互联平台和基础生态,构造出一个越来越高效率和能共享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们看到的新的途径,这个非常重要在哪里呢?我经常谈的,我们理解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时候,我们不能停留在四年前我们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也不能认为它是一个渠道,要当成基础设施,这是一个根基发生的变化,前一段时间参加上海会展业的一个论坛,谈到会展业如何转型的问题,这个时候真正需要看到的,不仅仅是把会展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看到你的受众已经生活在互联网上,当他生活在互联网上他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商业信息的时候,你在这种情况下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是需要这么一个广大的思考,同样如此,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大学的教材修订也是如此,我说现在一个巨大的变化,十年前一个学生,90%的专业知识都是来自于这本教材,或者是课堂,但是现在的学生是生活在互联网上,你这本教材能够给他提供的专业知识,只占他整个知识来源的10%,你需要挑战竞争的不是另外的专业教材,而是互联网,你这本教材提供的知识是不是比互联网更快、更全、更新,这是需要考虑的事情,当你竞争不过这个的时候这个教材毫无价值,这是我们考虑这个时代的基本思路,我们考虑传统的东西,不是简单的搬到网上就行了,你要考虑到消费者、客户是生活在互联网上的,你要跟互联网的信息能力相竞争。
  平台经济主宰新的商业生态,平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比如说淘宝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淘宝网就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生活了一个消费者、店铺,各种各样的服务商,软件服务商,运营服务商,包括物流,也包括支付等等,构成这么一个商业生态,买家卖家服务商,都是一个生态,这跟我们传统所熟知的商业生态已经开始不一样了,这是个高度简化的,实际上在淘宝上,淘宝天猫上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做的很出色的那些网上可以同时做十几家二十几家服务商,然后整合。大数据的潜力,这个不多说了。
  大众创新不断涌现,创新的泛时代发生重大的变化,前一本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大繁荣。这个数据还是工业时代,互联时代更不一样了,整个创新的泛时代发生重大的变化,来自底层的、草根的、边缘的创新越来越成为主流,大众创新的问题。
  大规模的协作走向了主流,公司的组织形态在发生变化,我们越来越要把我的组织构建成协作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以前搞那种大而全,那种大块头的企业,整个组织形态在发生变化,这个其实是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很著名的咨询公司老总说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很多是针对MBA同学说的,他说这是一个打劫的年代,你还在考虑流程优化和管控,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你要睁开眼看世界,这个世界上因为整个基础设施和根基发生变化,原有的行业、商业模式、领域的定义都在发生变化,你要赶快攻城略地,不要优化你那个小地块,到最后你可能连地盘都没了。这个特别重要,中国移动一直在说,中国移动的竞争对手好像是中国联通,结果后来发现是腾讯,腾讯打劫来了,太多了,未来我相信,包括我们大学都会遇到很多打劫者,一切传统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而且打劫的方式不是到你门口来,是另立一个门户,你就看见好像跟你没关系,看起来好像不成样子,好想你根本看不起它,但是慢慢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它那儿人越来越多,你这儿人越来越少,然后你就没了,它不会以相同的方式跟你竞争,会以一个你完全看不起的方式跟你竞争,等你看得起它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谈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十多年前人家根本看不起的,就是这个过程,所以说颠覆,往往打架颠覆就是无视,不理你,我做我的,是这样的过程,整个组织形态最重大的变化。
  互联网经济体的崛起,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整个互联网经济体的崛起,而且这个是一个很宽的概念,至少是包括好几个层次,会包括互联网的应用,个人和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互联网,产生不同的交易额。还有服务商,还有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会做一些基础设施,最后会涉及到跟互联网相关的设备制造,从硬到软这个方面,会越来越大,未来整个经济增长会是一个核心动力,这是一个增量,增量到什么程度?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中国2014年网络零售的交易额已经超过2.7万亿了,2.7万亿是什么概念呢?已经超过了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2008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才刚刚超过1%,从1%到10%用了六年的时间,整个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在13年是13万亿,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整个互联网经济是在整个经济领域里面关起门比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再看全球最大的,目前整个零售的平台是哪一个?沃尔马,沃尔马一年是4000多亿美金,但是这个数据,最迟在2016年就会被阿里平台上的淘宝和天猫超越,会超过沃尔马全球的交易额,这是历史性的时刻,这意味着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说,从那以后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是在互联网上面,不在美国而是中国,这是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像双十一、双十二,双十一五百多亿大不大?很大,重要的不是这个数据,重要的是这个数据背后所揭示的商业基础设施的切换,你谈沃尔马的时候,谈北京的王府井,还是上海南京路的时候,你谈的是传统的商业设施,谈的是钢筋水泥的商场超市,谈的是现金刷卡,是一整套工业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但是你在谈双十一571亿谈的是什么?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网上支付,物流快递,这是一整套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完全不同的商业基础设施,很多年前有一次全国商业地产年会请我开会,我当时还不太理解,请我去开会,想在网上卖商业地产,搞了半天我明白了,原来我们是同行,都是做商业基础设施的,现在有一句话,街上没人,不等于没人逛街,是他到另外一个基础设施上逛街了,就是这样的道理。
  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么多,什么东西都忘掉的话,你就记住一个词,基础设施,这个变化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为什么说有一些我们可以提前布局,你如果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工具,这是一个小的词了,去年说互联网+,这个没问题,我们关注是你加在什么地方,加作旁边是把互联网当工具,加在前面是把互联网当渠道,建议还是加在脚底下,把互联网当做基础设施,这是对互联网+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就决定了你在未来能够走多远。
  互联网跨界渗透这已经挡不住了,这是打劫的年代,你不去打劫就会被打劫,一切都重组。
  跨境经济要重塑全球贸易的格局,以前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刚开始的时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业务领域,帮助中国企业把产品卖向全世界,现代中国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为全世界服务,你们是帮全世界的产品卖到全世界,整个这样的话,整个全球贸易格局会发生非常重要的变化。
  信息空间的主导权争夺愈演愈烈,我们以前谈竞争都是在实体业里面谈,攻城略地,现在它显的不那么重要,我们现在不搞个高楼大厦照样可以卖西,不到大街都可以买东西,整个商业空间已经从实体空间扩展到信息空间了,商业价值也从资本扰动向数据转换,农业时代为什么打仗呢?到处抢夺,很简单,那时候有土地有人就能创造价值,就能生产粮食,但是工业时代你说美国那么强大的实力为什么不多占据土地呢?因为控制资本就行了,资本才是重要的商业价值来源,未来的数据将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当我们今天谈GDP的时候,要想起一百多年前,1840年,中国的GDP是求第一,你发现全球第一被全球第二给打败了,为什么呢?你那个GDP的含量是粮食,人家那个是钢铁,这个时候当我们GDP含量是钢铁的时候要想一想,人家会不会是数据,这个是未来争夺,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和全新的空间,这对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来讲都是如此。
  这个时代谈商业谈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这是百年不遇的时期,我们要用这样的视野看待经济的演变。整个过程刚刚才开始,不要看今天规模多大。今天信息科技的基础设施正在构造出信息时代的整个新的经济体系,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有巨大的机会在等待着我们。谢谢。

主持人:当大家前两年还讲互联网经济离我们很远的时候,今天你开口闭口不讲云和大数据,你就已经OUT了,没有几年,但是变化非常快,信息经济,或者新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引擎,一个推动力,其实刚才梁先生让我印象很深的,已经很直白的去讲,你要做一个掠夺者,记得去年在这个论坛的现象,我们当时还在讨论跨界的问题,大家还挺含蓄的谈跨界,我们今天已经直白的讲,要去掠夺了,说到这种跨界和掠夺,阿里巴巴绝对是非常强悍的企业,大家对于它跨界的种种已经非常了解了,已经跨界到金融领域了,不知道对下一位的讲者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第二位分享的嘉宾是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复旦管院校友姜文国。他曾任光大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项目经理,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上海总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兴业证券总裁助理,具有丰富的投资银行业务工作经验。

姜文国:感谢大家,来参加管理学院的论坛使我非常激动,我在这个院学习工作、生活了十二年的时间,在管理学院读了七年书,正好我第一个公司的注册是在这个院子里,一直到98年从事投行的工作离开这个院子,时间非常久,这次回来很激动。同时很有压力,我一直从事投行工作,国内的投行工作相对还比较低等一点,主要是看看财务报表,看财务报表,干法律文件,做这些工作,跟哈博士包括梁总不太一样,讲的也是比较少,所以压力很大。还有一个压力,跟我这个职业有关系,我是做投行,总是在推荐很多股票上市,我们这个资本市场上很多的投资者都在亏钱,熊市的时候亏钱,推了这么多烂企业上市,亏了钱,好不容易等到了牛市,从去年11月20几号到昨天上证指数涨了40%左右的水平,据统计有90%的投资者还在亏钱,有朋友在说,这两年好不容易在熊市赚了一点钱,在牛市全部亏近期了,所以压力很大,我们如何安慰这些投资者?只能说,你忍一忍吧,等着这个牛市过去就会好了。
  很多的朋友还有投资者都非常关心,2015年整个股市到底怎么走,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股市到底怎么走,很多人问我,我想知道,也真不知道,这个股市能不能走得好,资本市场能不能健康发展,是跟股票发行体制有关,为什么提出来2015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就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自从有了资本市场,这二十多年以来,我们发行体制一直在改,从原来的额度制到后来的核准制,到核准制以后,后来十年又搞了里面保荐制,这个保荐制这十年名气也是非常大,因为保荐制使得我们一个普通的寒门学子,通过一次考试就可以成为年薪几百万的高富帅,在市场上影响很大,也引起很多诟病,市场发行体制的改革也反反复复的改,一直在改,改来改去没有离开一个核心的东西,行政审批,我们一直没有把这个行政审批给去掉,也就是说,一直做的包办婚姻,你结婚,我们投资者要买什么股票,不是投资者自己说了算,而是证监会说了算,这是这二十多年来发行体制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审批,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就出了很多问题。
  一、大家一直在讲发行的股票有三高的现象,发行股价高,为什么高呢?因为是审核体制,审核体制必然会造成股票的供应量非常少,供应量少了以后物以罕为贵,所以这个发行价格就会非常高,既然以非常高的价格发出来以后,投资者买了以后想再赚钱,这是非常难的,这是一个实在的问题,发行体制的问题。
  二、过度包装,或者叫虚假上市,这种情况非常多,为什么多呢?原来的审核,其实我们一直在讲,我们这个审核像选美,不是说你及格就可以上市,而是大家要选一选,谁长的漂亮就能让谁上,因为毕竟是一个审批,有一段时间,记得08、09年的时候,我们所有报的企业,你看它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成长性每年都在30%以上,因为可能证监会当时就有人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成长性没有30%这算是一个好企业吗?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基本都是30%以上的,这种企业才可以报到会里面去,可以被批准,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连续多年有30%的增长,尤其是这种比较成熟的企业,非常难,所以这也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去做一些东西,包括通过一些关连交易,包括把一些业务包进来的方式,把业绩做出来,这也是大家讲的比较多的虚假上市,很多企业第一年营,第二年平,第三年亏,出现很多这种情况,这跟发行体制是有关系的。
  三、资本市场无法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去年大家讲的比较多的,为什么BAT都不能在中国上市,包括阿里巴巴去年在美国上市以后,媒体的抨击也是非常多,有一位主管的副主席就说了,按照我们发行审核体制,包括发行审核条件,阿里巴巴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来上市可以被枪毙一百次,它可以由上百个问题,因为上百个问题而被我们否掉,所以这就使得我们整个的资本市场全部都是支持规规矩矩的制造型的企业比较多。记得2000年初的时候,那时候讲中国股票市场上基本上是钢花四溅,酒气冲天,那时候上市都是国企,后来民营企业开始上市,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制造型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我们看得懂,审核机构、监管机构也看得懂,这个企业有多少厂房、产能、投资,有多少产量、收入,甚至每一个产品的毛利率都可以算得出来,我认证你是个真的企业,可以上市,所以我们整个的审核机制就没法支持我们新兴产业来发展,没法支持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来发展,这也是中央包括国务院比较关注的问题。
  2013年11月份的时候,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的决定里面就讲到,要推进注册制的改革,去年11月19号的时候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的时候提到尽快推进发行体制的改革,这倒逼证监会尽快推出注册制的改革,据现在的估计,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时间保守一点的估计是今年肯定要实施,更加激进一点的说法,到8月份彻底的实施股票发行的注册制,股票发行注册制实施以后有几个问题,可能我们也需要去关注,2012年的时候那时候证监会的主席还是郭树清,提出一个问题,IPO审核还要不要,其实注册制也不是说不审,只是不再用硬性的条件把里否掉这几年,它要求的是,你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是注册制的核心,全世界的股票上市没有不审的,像梁总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也需要交易所来审,也会不停的问它的问题,需要让它披露更多的问题,注册制审肯定是要审的。股票高的时候IPO数量增加了,会把股市热度降下来,大家都认为IPO的发行会压制股票的上涨,或者最造成股市的下跌,其实我这十几年以来一直在谈论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股市一直是这样的,当它跌的时候,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股价非常便宜,那时候发行股票价格非常低的时候,我们就把所有的IPO发行停掉,因为大家都在叫,为什么跌?就是因为你发了股票,把我们的钱抽走了,把钱圈走了,但是有很多的股评家,包括有很多的学者也在讲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可以认真的看一下,IPO发行数量对股市影响的事情纯粹是心理或者情绪上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可以看去年,去年总共发了125个IPO,融资总量是669亿,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去年的再融资,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通国定向增发、配股、债,再融资的钱是8800亿,也就是说125个IPO上市,我们再乘上4倍、5倍,600多个IPO上市,拿走的钱只有3000多亿,还不如我们已经上市公司从市场上抽走的钱,所以即使是今年把600家IPO企业全部抛到了市场上来,它拿走的钱也到不了再融资的一半,而且今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今年因为随着股市的上涨,很多的大型的央企和国企都会融资,像工商银行这样的企业,一个融资顶得上,我们现在在会里的600个企业里的100个或者是200个企业,IPO融资会导致股市的下跌,这纯粹是伪命题,但是确确实实有很多媒体或者股评家都在跟股民讲,既然大家都这么讲,就会出现,比如我们今年会发600家,确确实实会让股市下跌,这一块,包括说我们作为复旦的同学,我们复旦的这些学者,可以去做一下这方面的时政研究,看一看IPO数据会抽走我们股市多少钱,对我们股市价格应享有多大。
  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注册制实施了以后,到底注册制真的是一个万能的灵药吗?注册制实施了就不会有企业造假了吗?我们买股票都会赚钱了吗?这也是不可能的,我记得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投资家跟我说过一句话,想靠买股票赚钱是不可能的,要赚钱要靠卖股票,要赚钱就像梁总这样,像阿里巴巴这样,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让阿里巴巴上市,上市的时候你就可以赚得到钱,同样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也是这样,如果做一个企业把它卖到市场上去,你是肯定可以赚钱的,如果我们靠着在市场上不停买卖股票赚钱,这是非常艰苦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的分享,谢谢。

主持人:谢谢姜先生,因为大家对于股市这些年的影响,所以把大家很多心态都搞坏了,投资者有这样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的确希望注册制的推出能够让大家的心态好一些,因为感觉股票上市以后好不好大家说不上算,我们知道讲注册制一票否决,重要的是加强事前的审查还有事中事后的监管,这是我们2014年讨论的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块,资本市场当中这也是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步。
  第三位分享的嘉宾是上海天地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徐水波。作为TNT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的CEO,他曾获“2009年度中国物流十大杰出人物”、连续获得两个年度“中国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大奖等一系列荣誉。

徐水波:非常高兴,每年都会回学校几次,前面两位做了很好的趋势分析,可以把接下来的议题理解为梁博士的模式在物流业的应用。中国物流史上有两个人对物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是温家宝,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呼吁把物流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一个是电商经济催生了物流瓶颈,坦率来讲就是阿里为代表的电商系,对物流的促进,应该来讲,物流这两块得到行业如此大的帮助,得到资本如此大的帮助,这是前所未有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等一下会跟大家分享。
  现在热到什么份上?除了阿里融了资号称要在全国大肆投资以外,目前进入物流领域的投资资金,境内和境外现在达万亿人民币之多,马明哲是平安的董事长,去年成立了一个不动产事业部,不动产事业部的老总是我的朋友一,很战战兢兢,给他的指示,三年内这1300亿钱花不出去就地免职,非常热。
  双十一的狂欢实际上对我们搞物流的人来说是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的电商,我们的淘宝、天猫系将取代线下的,这是非常牛的事情,双十一狂欢看看背后,实际到你手上拿到东西前面的环节,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物流,由于电商的热,所以造成对物流的认知是极度错位的,现在所有人听说我是搞物流的,都认为我是右下角的美女,拿着美金不知道往哪里去花,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就是一个犀利哥,拿着一块牌到各地要货。大家历史上会知道杜月笙这一类在上海的大人物,物流业在古代,水运就是槽帮,公路就是镖局,我们这个行业比较彪悍,实际上中国现代物流,在2006、2007年几乎是一个分水岭,这个时间的分水岭外资大举进入物流行业,前一个阶段做物流很简单,只要胆子大就行,据不公开统计,实际上目前在行业里排前几位的老板学历都不高,最高的学历,天地华人,全公司1.4万人,学历最高的加起来具有大专的,就是复旦学子可能不太看得起的五大生算在里面,电大什么的算在里面,4个人,但是他们有你们做不到的事情,他们敢拿着大砍刀几百号人抢市场,这个行业在06、07年之前真实的就是如此,也造成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实际上是不符合,包括我们电商经济在内发展的需求,接下来可以来看一下。
  在这里有两张图片,一张是日本,一张是德国,德国和日本的物流基础设施都是国家规划的,我们国家除了喜欢造高速公路,其他的几乎不做什么事情。下面是日本平和岛的物流园区,大家可以看到,跟刚才的图片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这样的物流能够支撑马云电商的十万亿的帝国,我是不认同的,也是不可能的,电商再好,最终还是把东西要放在你的手上,这是你绕不过去的线下的网点,所以我们国家的发展在物流上跟国际的差距是很大的,至少三十年,占比也是很大,我们占GDP的比例是18%,欧美差不多8到9个点,所以我们物流成本是非常高的。我跟马云、刘强东都有过交流,刘强东做物流战略的时候,我跟他有过一次深入交流,物流占制造业成本平均在15%左右,有哪个行业制造业能够挤出1、2点的利润,从生产环节去弄很难,流通环节上,效率提升一点就出来了,所以刘强东宣布物流战略,物流社会化的战略,取得了一些优势。
  这个简单看一下我们物流行业的现状,中国现在公路在起步刚刚过来的这个阶段,我们看一下市场,在美国前五家的物流企业,像UPS这种,控制了行业60%的市场,仅仅五家企业,欧洲由于国家比较多比较分散,前五家企业控制了28%的市场,前十家企业控制了39%的市场,中国前二十家企业控制了1.2%的市场,物流是典型依赖网络的行业,没有网络根本做不了,中国从业人有多少呢?78,9万家物流企业,整个欧洲500家,所以给创业带来了很好的机会,对中国公路行业来讲,这是大行业小企业,也是现在创业非常集中的,大佬比较关注的,13年市场上就有1.6万亿市场开放给除了大家伙以外,国有企业很多都是自建物流,也就是1.75万亿拿掉以后都是在这个市场上,这个数字看起来没什么,我跟大家讲一下房地产,整个房地产加上相关产业占中国GDP仅有13%,而物流是18%,所以在这个行业机会是非常多的,这两年有一个趋势,一开始就讲到,电商物流,电商快递借电商的力,电商的嘴巴都是比较大的,电商先说再干,电商实际上并不像它影响的那么大,电商物流在整个物流体系里面占比非常低,12年首先过1000亿,13年只有1300亿,2014年最新的数据是1824亿,占比是非常小的,另外一块就是传统的公路快递,公路快递在欧美是标准服务,占比也是比较低的,队服务和体系要求比较高,也可以理解成现代物流,这是现在行业的情况,罗兰贝格做了一个数据,对中国公路市场做了一个分析,其中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也就是一个,到2020年,外包市场跟现在总市场的份额是很大,增长比例维持了9.4%的这么意义环比增速,其中有两个市场特别引起关注,2020年将达到6000亿的电商快递,1.3万亿的公路快运,B2C为主,B2B的份量更大一些,分解起来就是,20年左右,总共有近4万亿的市场是公路市场,这是大家纷纷抢的蛋糕,其中快运物流和电商物流潜力无穷,目前在物流行业里面两大主流创新领域都是在快运跟电商,电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电商的物流主体已经被通达系和顺风控。电商快递占比将达到8.3%,公路快递占比17%,几乎能够维持,我们估计至少能够维持近10年34%这样的增长比例。
  包括哈博士也好,包括我们几位都讲到,经济新常态,我作为一个实业家也提出我们的看法,我们物流在国际上是被称之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我们中国实体经济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比所谓的经济学家感觉更明显,非常直接,一看互联网就知道了,中国经济我们理解的新常态,中国正式从原来的稀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这个以前只要你胆大能做,总归能找到消费者,而现在你做了往往卖不出去,我小的时候读政治的时候,把资本主义骂的狗血喷头,其中倒牛奶是一个案例,但是最近我们全国都在倒牛奶,所以这是一个本质,我们避开意识形态不讲,其实本质上就是稀缺经济转化为过剩经济,过剩经济意味着竞争尤为关键,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本质是企业,包括个人,你要塑造你的比较优势,跑的全球你最快不一定,碰到老虎的时候,你比你的搭档跑的快老虎就不吃你,就这么简单,这是我们对经济常态的理解,两大主流的经济趋势,也是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一些顾问成员经常会被邀请到参加实体经济的会议,现在中国制造业非常发达,构筑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的奇迹,本质上是制造业,但是我们利用我们的人口红利带来的优势,这个目前已经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我们人口红利几乎被吃干净了,上海几乎没有人口红利了,几乎是负红利了。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供应链管理这个词以前只在大学的课堂里出现,今后将成为新常态,也就是说,你不仅要考虑销售的环节,考虑从采购、库存、制造,整个供应链条的系统,才能打造你的优势,否则实业就不行,不管互联网怎么做,互联网+也好,+互联网也好,社会还是有实体的东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只是经济的形式不一样,所以本质上要从供应链整体观念来讲解决这个诉求,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做的非常长,我们是上游压下游,下游压下下游,包括电商在内,我们看到很多人通过电商赚钱,也看到很多人被电商压力喘不上气,我们生意是弱肉强食的生意,以后的生意一定是生态圈的生意,日本做的是非常好的,相信以后也会出现,因为没有人愿意被你一家所控制。
  消费驱动和体验经济,国民经济以前一直靠政府投资驱动,现在国家下大力气促进,消费的本质在中国就是屌丝消费,屌丝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很可能包括在座的各位,我希望服务特别的好,我最好是免费,也就是说,他们对体验经济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服务的价格不愿意,这里在快递领域非常鲜明,以前通达系顺风每一个平均单价30块钱,现在只有10块钱左右,EMS又推出一个5块钱的,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仓库,以后一段时间内也会成为物流的新常态,这非常正常,消费驱动和体验经济,将使得物流原来B2B为主朝向B2B和B2C相辅相成的方向发展,而电商对体验就显的非常关键,这些经济趋势对物流来说,就促使它加速变革,对物流的组织方式、服务标准,包括管理就提出了科学管理的要求,而不是靠胆量去划地盘做的事情,这一点目前来说也看到了,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是整个行业,乃至于国际性的普遍难题,作为一个专业的物流人来讲,我们看到国内很多方向都是不对的,甚至今天当着姜博士的面讲,菜鸟的方式也是不对的,从我们搞物流的人来讲,这个方式走下去是有问题的。
  这张图帮助大家简单的来理解一下物流的基本区分,70公斤以上,这是极度分散的市场,70公斤以下是包裹和快递领域,基本处于半垄断状态,在这里来讲,这是中国公路物流基本市场的情况,主要产业链的规模可以看一下,物流园区2000家,物流企业78.9万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中国司机70%到80%都是个体司机,夫妻老婆店开出来,这类人永远没有机会见到货主,这就促使了这个行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线上的交易就会带来很多机会,我们这个行业也有很多内部的问题,就不一一说了。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这个机会,我们画了一张中国公路物流产业链的微笑曲线,我们天地汇就是做全球物流园区的事情,这是我在08年受当时的交通部部长的委托,因为当时他挨骂,建设这么多高速公路,为什么物流成本还是这么高,当时我们有个讨论,我就说,在国际上要产生一个大的,像我老东家这样的物流企业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时间必须对现有市场存量用整合的方式解决,整合的方向很简单,就是这些企业做强做大,缺什么资源就补什么资源,当时我提出了四点判断,我当时有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平台模式将会是物流行业最重要的模式,12年温家宝总理考察我的企业开始,物流平台这两年可以说是所有物流平台几乎都拿到国际的融资,非常热,在座各位要相信这个行业是非常有机会,我说句大话,原来有一个记者问我,你原来年薪几百万美金,为什么做这个企业,去创业,我说原来这个企业我有可能做出跟它一样大的企业,原来我是打工者,现在我可能会成为这个企业的所有者,大家要积极的看待这个行业和机会。
  最后一张图大家看一下,整个产业链,从货主、运营企业、运力、收费者、消费者,构成了整个行业的集成,我们做的是中间交易环节,也是可以集成的,但是商业模式全部在这里面,而菜鸟做的仓配一体化是在这个环节,物流在最后一公里消费者这样的环节,利用线上和线下,想打的是线下这个环节,所以这个大家有兴趣,供应链老师有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一席,今天我的交流大概就是这样。其实的就不多讲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徐先生非常彪悍的分享,传统行业要用非常彪悍的方式争取发展空间,大家肯定对物流行业自我认知的图片印象非常深刻,堆积如山的快递,其实认识这样不好的用户体验,越是更多的痛点,其实就给了大家更多的创新空间,我们创业要从解决痛点开始。
  压轴出场的分享嘉宾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钱世政。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EMBA课程教授,兼任复旦大学沪港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国龙工股份、中联重科和耀皮股份等公司独立董事。钱教授曾任香港上实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香港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与香港上实城开股份公司的执行董事等职。钱世政教授在沪港两地资本市场及 EMBA会计学和财务学教学领域均拥有丰富的经验。

钱世政:各位校友,听了四个报告产生三个问题。
  一、经济学家的预测你信吗?
  二、经济学家跟风水先生区别何在?
  三、为什么业界和学界的见地有差异?
  马云说经济学家的预测你不能信,自从说出这句话来,我每次站在讲台上,我觉得我干的是偷生的勾当,满嘴凯恩斯,没人信你,你活的多萎缩?为什么人家不信呢?不妨我们今天来看四个杰出校友所展现出来的智慧。
  从技术层面上说他们彼此选择变量的方法不同,哈博牛气冲天,首席经济学家,他判断人民币今年会继续贬值,人民币会不会贬值?实际上背后是国家主权问题,可是他用PPP领域,就是最通俗的汉堡包购买力评价,通过每个国家的人均GDP测算我们汉堡包指数实际上已经高过了回归线,所以他说应该跌回来,可是在座的各位,你们觉得汉堡包贵吗?在上海可能不贵,你到了甘肃就觉得贵了,为什么?因为上海人均GDP是1.45万,甘肃是4500,从甘肃人来说我请你吃汉堡包那是请客,在这儿吃汉堡包就是垫个肚子,由此可见,千万不要把经济学家的简单平均数不分青红皂白拿来就用。
  超越技术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各位,业界和学界生存在两个空间,学界是个放飞灵魂学术自由的翱翔地,由此所有的学者都是理想主义者,举出个例子,今天我找到梁总,我请教了几个问题,我说梁总阿里巴巴是做B2B发家的,为什么咱就没见过美国有B2B呢?梁总答,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了数百年,它不是跟着马克思的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计划经济,最后演绎成滑稽经济了,是用市场配制资源的,所以早就配好了。
  而阿里作为搅局者,把这个混凝土打破了,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的网购占零售总额只不过10%,到顶了吗?没有,梁总告诉我们,他现在要把电商作为基础设施往下沉,沉到哪去?乡村镇,城镇化不再是让农民住楼房,而是农民不用到南京路来逛大街,由此我们看到,产业制度、产业环境感觉不同,我们学者、学界和业界产生了差异。
  听了梁总的报告,你们发现没有,他后面加了个词,互联网最终的贡献将制造的产品是新人类,这是什么产品?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有一种动物,唯一的一个动物,不是为了食物而生存的,那就是人。举例,腾讯的微信是免费的,它怎么赚钱呢?最终的收入是游戏的收入,哈博说过,游戏干嘛呢?飞机上外国人都在看书,我们都是游戏,我们就是游戏人生,人生就是游戏,全世界没有信仰的人都在中国,因为咱们制造了十多亿无神论者,你说无神咱也信神,烧香拜佛都是信,但是告诉各位,这是什么信仰?世俗信仰,那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是信仰。
  总结以上经验我们来看,经济学家和风水先生区别何在呢?经济学家讲的是逻辑,由于人的自由逻辑不能控制,所以建模之时很多变量会失准,但是不能由此否定经济学理论是假的,风水先生是什么呢?是玄学,你信就得了,你不信那就是赤脚先生,走进管院我们不是听传奇的,我们是来探索规律的,四个杰出校友给我们奉献了一个来自于不同产业不同背景的,但是无独有偶,有两个跨界的杰出校友,梁总复旦物理系毕业,之后读硕士,他搞电商门当户对,他的演讲十大趋势不是大嘴巴,逻辑极其严密。徐水波,本科浙江大学学物理的,硕士复旦管院,今天他搞物流跟梁总对接,我们再次看到了,管理学不是培养专业技术的职业学校,MBA不是一个纯学术学位,我们的论坛不是学生论坛,面临着多变的世界,用梁总的话来说,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由此,我赞美这四位校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跨界的思维,跨业的思维,让我们懂得了,读懂时代才能拥有未来。谢谢四位杰出的校友。

主持人:谢谢钱教授,大家从钱教授的演讲当中能够再次感受到复旦管院各位教授的风采,语言幽默观点犀利,他说经济学家,是讲逻辑的,是从逻辑的角度,有时候讲的稍微有点不接地气,复旦管院就是很好的地方,既让你学理论,同时又跟实物相接。接下来我们有更接地气的环节,请四位嘉宾来台上,在座的各位今天还是有很多很细节的问题想做沟通的,我们给他们留一点时间,有请。
  看到已经有听众在举问题纸了,在我们收集问题纸的过程当中,我先抛砖引玉,先请教各位几个问题,今天三位嘉宾是来自于不同行业的,钱教授作为管理学的教授,企业如何在新经济发展环节中前行,通过平常的教学,跟学员们有一些沟通。几位如何看待现在在新经济的转型过程当中,或者具体到2015年,时间段短一点,长时间不可控的因素非常多,在2015年,大家觉得各自所在的行业的转型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姜文国:我知道梁博士为什么要让我先说,因为他们不用转型,他们就是方向。我是证券公司,也就是金融服务业,我们目前也确确实实是面临着行业的转型,国金证券是一家证券公司,正好是跟哈博的高盛是相反,他们是高富帅,我们公司是屌丝性质的,我们去年做了一件事情,在证券公司资本市场上引起了轰动,阿里搞了一个余额宝,我们搞了一个佣金宝,用非常低的佣金吸引客户,也就是聚集人气,聚集人气以后再通过咨询业务收费等等模式进行服务,这是我们传统的经济业务这一块。投行也面临着转型,刚才讲到的,我们的注册制实施以后,其实我们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原来招的员工,投行员工有将近400个人,基本上都是会计学的硕士、博士,法律的硕士、博士,因为他们要做文件,要让这些文件得到证监会的许可,所以我们那时候的服务对象其实主要是证监会,注册制实施以后,我们要把东西卖出去,这才是我们的本事,所以我们后面要服务于投资者,这也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转型,而且这个转型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同事跟不上,这个也是我们工作过程当中非常焦急的一个事情,怎么能够让这些同事跟着这个时代转型,这是使我们压力非常大的。

主持人:有什么建议?

姜文国:首先还是要学习,原来靠着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就能吃饱饭,后面一步,其实我们这些的员工要真正的深入到行业中间去,比如说你做新能源的,即使是传统行业,你做钢铁的,要熟悉这个行业,要真正的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投资银行家,这样投资者才会相信你,才会来买你推荐的股票。谢谢。

徐水波:我们这个行业来讲,现在的确整个行业处在转型期,因为上下游压力非常大,上游价格上去,下游服务的成本不停的提升,但是据我们天地汇而言倒不是,我们过去一两年来,我们一直是非常坚决的做我们的商业模式,今年对我们天地汇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从我们内部来讲就是保二增一,去年做了23个亿,今年希望做到80个亿,如果做到80个亿的话,我们在细分市场里面,乃至整个市场里面,我们至少能够保证第二,突破100亿就能冲到第一,是这样的想法,今年对我们来说,就是攻城略地,要把全国的网络夯实,它们是往乡镇走,我们是把干线连起来,因为物流是非常依赖干线的,所以最后一公里对我们来讲其实都是个伪命题,我们要解决干线集约化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的主要侧重点,目前来看,这个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但是做五六十亿是没有问题,能不能冲八十到一百亿,如果冲过去了我会来跟校友分享。

主持人:我您这个翻番的幅度非常惊人。问一下梁总,刚才说您是方向,不需要转型,互联网经济也是不断的发展的。

梁春晓:没有人不需要转型,其实也是这样的,对阿里巴巴来说,最近这两年特别大的行业变化,可能在2014年、2013年之前,互联网的事情是互联网圈里自己的事情,现在互联网的事情成了整个经济、各个领域所有的事情,同样如此,作为互联网企业来说,它所关注的超出了互联网圈了,对阿里巴巴来说未来几年我们的重点有三个,一个是融资,这是很重要的一块,包括农村淘宝,我们把整个电子商务网络沉到1000个县10万个村,要沉下去。还有一个是云计算大数据化,各个方面都会跟它有关系。再有就是把整个商业基础设施向国外扩展,进行全球化的发展,其他国家可以用天猫国际,往国外销售,以及把国外的东西买回来,这是我们的三个重点。

主持人:阿里的转型不单是走到农村,而且要走到国外,现在很多电商企业都把重点转向农村,大家关注互联网前一阵子有一个比较,要问刷墙哪家强,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在都在各个农村刷自己的标语。钱教授怎么看这些企业2015年的转型发展方向?

钱世政:有了互联网还要到教室上课吗?所以去年纽约时报登了一篇报道,商学院必然要被颠覆,因为找个名牌教授说几个段子就可以了吧,我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刷一下帖就刷到MBA课程了,会不会有这一天呢?由此哈佛商业产生了一个争论,创新学家史蒂文说,请关注,如果只沉溺于颠覆,请小心,颠覆是有陷井的,别小心把自己埋了。而另外一个创新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技术是创新的载体,技术怎么不能颠覆呢?两个人炒的很热,后来哈佛商学院妥协了,说颠覆请不要把传统颠覆了,颠覆不是简单的做一个,我们认为开天辟地的颠覆。梁总是学电又学商的,他在十多年前就有一句话,电商万万变不离其中,要以商为本,把技术为本就走偏了,除了烧钱你赚不到钱。由此哈佛商学院取得妥协说,百年前哈佛商学院靠什么能够崛起?用的就是两个方法,现场研究和案例讨论,而这一种互动的方式可以使我们不同背景不同人产生碰撞,这个在网上阿里一下子还做不到,由此哈佛商学院现在做的这件事,500块钱读一门网上MBA课程,但是这个课程是不能拿学位的,你看,结果它的上线没有轻吞原有的市场,相反把市场往前移了,就像阿里到农村去赚钱了,现在在大二菜鸟中间发展MBA学生了,500块就听完教授的课,听完了没学分,多好,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渗透和颠覆我们都要思考。

主持人:到底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从我们商学院的发展来讲,各位来我们商学院读书的时候,钱教授您是老师,我们各位是学员,但是当您做一些调查研究,我们这些学员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当中,再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颠覆的,这是商学院教学很重要的,如何把理论和实务相结合。接下来看一看大家所提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是问梁总的,他在问大数据的趋势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我们知道,阿里已经在进军医药行业了。

梁春晓:这是好问题,我们可能未来,像阿里的健康,阿里健康前一段时间刚刚正式推出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以后包括各种药品,各种医疗数据都会构建在这个大数据上,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案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方式很短时间就追溯到了药品,用了一两天的时间,以前这样的工作可能需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我觉得现在你来预测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很难说,这个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念,跟我们十多年前一直相信信息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改进,其实是有最根本性的,现在大数据我相信,我们现在对于大数据的理解,恐怕相当于十多年前我们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理解,还非常的初级,但是我相信,谢谢。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是提给徐总的,他是想问,公路运输物流平台如何做好金融交易的环节?怎样用互联网的技术去打破市场的潜规则?

徐水波:这个非常好,非常专业的问题,现在物流行业创业绕不过去一个坎,信用的问题,买家和卖家的信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一方是真的想买,就是怕买到假货,一方真的是想卖,就怕收不到钱,双方的意愿是非常一致的,物流领域因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不高的,而且司机也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游击队,有车,作战起来非常方便,所以这个行业的信用是目前做物流的人都无法绕过去的坎,这个坎的问题上,不瞒大家讲,我先后经过三次探索、三次试验,历时五年多,我们才找到比较成熟的解决信用的方法,所以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在这里边,实际上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思维对这个行业的整合,平台整合就非常有价值,讲白了,物流行业,现在谁都知道,如果大家查一下,最热的创业模式是车货匹配,因为司机找不到货,货主没有运力找不到车,车货匹配是物流行业最热的模式,但是绕不开新的问题,曾经有人提出来,我可不可以用支付宝的方式,实践证明,包括逻辑都不通,因为为什么?在阿里的领域,双方交易其实就是一个环节,就是买家跟卖家,而物流交易不是,物流是货主到总包方,到分包方,到专线,到运力,到下沉的最后一公里的运车工,就是整个的链条都在不断的发生交易,而这里面几乎没有资金的流动,货主基本上是非常强势的,不付钱,物流企业要颠资,司机最霸气,不给现金不跑,这个行业资金链打通非常关键,用支付宝的方式根本打不通,用什么方式比较好呢?一些细节今天不展开,实际上我们目前业界内做这个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司机手上什么工具都没有,手机一定有,他要接货,而现在的移动互联的技术已经足够可以做到基本上无时延,用3G就可以做到,非常方便,如果在信用问题上加以把控就好解决了,互联网是针对货主、业主在办公室里面,这边用互联网,这边用移动互联对接,应该来说这个模式机会就非常大,从现在情况来看,我们现在业内最有名的三个平台企业,新锐的三家企业,现在都是两三年,一两年就过了二十亿大关,我们是最快的,非常快,所以这里面就要找到关键就可以,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创新,与其说我们是物流企业,不如说我们是移动互联企业,移动互联对我们这个模式非常关键,讲白了,所有的体验所有的设计跟移动互联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曾经看过我的师兄,浙大的,他是IBM全球研发中心的副总裁,他给我看一个东西,我一看,我说你这个东西是个垃圾,把他给气疯掉了,他说你不要动不动就说我们垃圾,我说这个东西我能看懂,但是司机看不懂,司机看不懂的东西我都认为是垃圾。因为移动互联使用者是司机,你让司机多按几个按钮就疯掉了,越傻瓜越好,你这个本科生才能接触,现在公路上跑的主体,司机基本上是75年以前的,75以后甚至80后根本看不上这个行业。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物流业这一块的转型有很重要的问题,如何用新经济的手段,让那些并不是新兴人类的人们接受这样的新的手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想问姜总的,最近大家都在看大智慧要进军互联网券商,对于互联网券商姜总怎么看。

姜文国:互联网电商肯定是对现在有关的传统电商业务模式是一个冲击,互联网电商有两种,要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比较热的是互联网思维,怎么把自己的公司做成平台,使得那些优秀的人才,以创业的模式加入到你这个公司来,这也是一种互联网券商的做法,还有一种互联网的券商,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这个也确确实实是迫在眉睫,原来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曾经说过,可能基金的销售是最早可以互联网化的,因为它是标准产品,所以阿里也做了余额宝,非常成功,再后面,我们排了一下序,最后排到最后说投行是最后一个,刚说完这句话,有一个股票发行,是野外露营探险摄像的这个产品,就在它的群里面,在喜欢野外活动的群里面发行的,完全把它的投资者定位在这儿,发行的非常好,完全避开了券商,投行的冲击,众筹的模式对投资的冲击都非常大,这块的影响大家都在探索,这块的模式确实也都在探索,但是确确实实,第一步,我们思维方式,所谓的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平台化的方式肯定要坚持的。

主持人:永远别想着说,我可能会很晚才轮着被跨界,或者被抢夺地盘,说不定什么时候很快就轮到你头上,钱教授,刚才姜总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的转型到底是拥有一个互联网的思维更重要,还是说去更多的用互联网的技术重要,到底是技术重要还是思维重要?

钱世政:这个不用答吧?技术服务于所有的产业,但是思维引领所有技术,两者不对立。

主持人:这现在有很多企业,当说拥抱互联网的时候,更多注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把那些该有的互联网的设备,或者相关的一些东西,先拥抱互联网了,实际上它离互联网还有很远

钱世政:开个网站,搭个平台,没人来,烧钱烧的死光光,这我们发现把它抽象化了,两种为什么是真的的电商,不是因为学了电自以为我是专家,一直立足于商,如果最后不能成为商者,那就是我这个电毫无用途,技术是为战略服务的,思维是战略的选择。其中有一段话,梁总给我很大的启发,走到商学院最牛的一门课就是战略管理,先生说的美妙的故事,战略何等重要,阿里的战略哪来的?是不断的淘宝自己淘出来的,梁总说了很好的一句话,战略是发现出来的,不是制定出来的,也不是找别的公司帮你画饼画出来的。共享梁总的智慧。

梁春晓:钱教授说的非常好,补充一下刚才说的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重要性,其实不是说希望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去做这样的基础设施,这是两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我们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想我们可以把它替代原有的电话、传真、会议这样的东西,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工具,这时候我们不去考虑它原有业务流程,我们假定原有的业务流程是可以不动的,一切搬到互联网上就OK了,这个当然有价值,互联网本身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其实这是很不够的,当一个新的技术新的工具出现之后,必定会带来一个新的流程再造,你会发现,在业务流程的再造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会产生一种新的流程,但是你如果再往下走,你发现会带来整个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说我们可以会有一种,原来一个一个的代理商,现在会变成一种直接交易,原有的中间商会变成新的服务商,刚才跟大家看淘宝图一样,这是崭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再往下走你会发现,商业模式在规则层面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是一层一层的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根本就在于技术设施发生了变化,当你意识到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你就想着,不仅仅是信息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流程、模式或者是规则。举个例子,十多年前类似于像网络零售淘宝出来的时候,那时候大家最担心的一点,信用评判,我怎么知道这个商家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脑袋里面想到的关于信用评价的规则是1.0的,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知道,好多年前工商局每年都会评审各个企业,给你发个牌子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这是一种1.0的模式,承认你有一个权威,这个权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评价你的信用等级,给你发一个牌子,挂到网站上、家里、公司里,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它们就会想了,当我的信用体系受这样的规则,同时在互联网上又是这样成千上万卖家的时候,他会觉得,干不了,没有办法能够确定每一个商家的信用,于是我就做出一个判断,你这个商业模式走不通,电子商务没有前途,网络零售没有前途,规则像圣经一样的东西,不能动的,实际上我们发现是什么概念?当你的商业模式,像淘宝网2.0的时候,已经创新了新的信用规则,不是由权威打分,是由消费者打分,这是2.0的形态,当你看到商业模式2.0也创造出相应的规则,我们经常考虑问题的时候,可能只是想这一层在变化,实际上它会影响着很多层在变化,这是十多年来电子商务演进的过程。

主持人:刚才几位跟我们分享了对于新经济所处的行业都会有怎样的发展机会,和他们今后要转型的方向,毕竟在学校有很多学生在听,最后的问题是学生要问钱教授的。他现在是商学院的硕士,他想继续读博,他问博士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离企业更近一些?能够提一些建议吗?

钱世政:澄清几个事项,博士并不博,博士是钻牛角尖的,博士分两类,科学博士学位,PHD,你学完了就成哲人了,你不是常人了,你以后要不食人间烟火,你熬得住吗?商科是个边缘学科,你要创新,难,原因何在?你学自然科学的人可以反复在实验室证明这个定理是实际的,但是商学谁信呢?商学就是贱,自己多说几次叫见识,几个人引用就是理论了。你要走学术,请把你的人生规划找到了,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没有想好不要图虚名,人力资源部门看这个学位是晕的。有一个学位可以考虑,非常具有功名的工商管理学博士,这个是专业学位,迄今为止中国教育部还没颁布国内的证书,如果要拿得去境外买洋货内销,由此这个学位在国内的认证度有待认证,总而言之,您是否成才,我认为,靠的是终身自觉,尤其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崭新的学习汉景,你只要愿意学,你从电梯间走到厕所间可以分分秒秒不同的学。

主持人:谢谢钱教授,给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睿智的观点。谢谢各位。

2015年是中国经济的新纪元,相信在座各位都能够感觉到这一新纪元开端的涌动。“蓝墨水新年论坛”自2009年创立伊始,就一直秉承着“汇聚专家智慧,各界精英分享”的理念,立志于将更能够代表中国经济管理领域的顶级智慧分享给各位职场精英,开阔职场精英的视野,以更大、更清晰的视角洞察经济现象的本质,成就更美好的职场未来。
2014年已经成为过去,2015年正在拉开序幕,愿每一位与会者都能够在2015年拥有更为美好的未来,蓝墨水新年论坛与您相约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