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华成教授:热爱,永不消逝
日期:2015-03-19来源:复旦管院

  二月末的一天,一个衣着普通的老人,走进了管理学院校友中心的办公室,手里拿着15000元现金,说是来捐款的。原来,这位老人在美国时,看到了学院设立的“印记永恒行动”的捐款项目,和老伴、儿子商量后决定参与捐赠,回国后就立即来院了。

  这位老人其貌不扬,却是管院荣休的老师,是我院进入中国20世纪知名科学家概览管理卷的两位教授之一。他不仅教学科研做出了许多成绩,指导了近百名的博士研究生,还很风趣,竟然写了一本以其经历为背景的自传式的小说《一路走来—从无名灾童到信息先锋》。这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决定采访他。

  眼前的薛华成老师笑容可亲,谈起复旦管院来更是滔滔不绝,眼神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位已经退休的长者身上曾经有过耀眼的光环:他是中国信息管理系统奠基人;第一位提出信息革命概念的中国学者;还曾入选《中国20世纪知名科学家·管理学卷》……如今,薛老师更愿意褪下这些荣誉,静静地回忆人生,把值得传承的体会告诉后人,他一直不曾放下的,是对学院的关注和默默的支持。

绝对励志的人生经历

  薛老师在他的个人自传体小说中回顾了自己波澜壮阔、充满故事性的学术之路,表现了一个战争难童如何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通过个人奋斗创造出非凡的学术成就和美满的人生。曲折坎坷经历过、人生巅峰也攀登过,现在的薛老师早已能够淡然面对。以至于他原本打算用笔名来出版这本小说,“笔名我都想好了,叫雪娃。”

  在薛老师看来,现代年轻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因素捆绑了自己的梦想,这是把信仰放在第一位的他们那代人难以想象的。“我就想写一个励志的,但又绝对真实的成长故事。”

       1985年,时年49岁的薛华成教授带着已有雏形的信息系统课题,以及他的夫人与儿子从清华园搬入了复旦第十宿舍楼。不到70平方米的宿舍里,住了一家四口人,这比他们在清华的居住条件差了不少。但在薛老师的印象里,物质条件比清华没有改善,事业却得到更多支持,这更让他充满了感恩之心。他说:“复旦很重视人才,当时我们管院院长还住在第四宿舍楼,最新的宿舍楼都安排给和我一样新来的老师。”80年代的北京正是官僚做派盛行,初到上海的薛老师感受到了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复旦学术氛围,深深为之触动。在此之后,薛老师所在的研究组又争取到了上海市国家教委的信息系统项目,这更是让他激动不已,频频感叹“树挪死、人挪活”。也正是这套信息系统让薛教授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由此成为管理学界唯一一位获得科技奖项的学者。

 

念念不忘的复旦热土

       上世纪90年代,薛华成老师又被挑选作为交流学者前往美国。去程容易,回程难,在当时的情况下,人才外流成为了交流项目最严重的问题。由于当时经济差距太大,留学不归的现象频发,薛教授清楚地记得自己出国之前的工资是80元/月,而在美国的院校同期的收入是800美元/月,再考虑到汇率的因素,收入差高达64倍——交流学者的流失似乎成为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当薛老师如期回国的时候,管院上下都无比兴奋。

       多年以后,当人们问及薛老师当初回国的原因,他总是这样表示:学院曾经不惜支付巨额费用,将他作为人才从清华园引入复旦,自己又怎能失信于这样的院长?

       即便如今已经退休多年,小儿子薛岭也已经接过他的衣钵,在美国继续研究信息管理,也做信息管理的教授,但是薛老师还是对复旦这块学术沃土念念不忘。在2015年羊年春节期间,与远在美国与家人共度节日的薛老师在邮件中看到了来自复旦管院有“印记永恒行动”的捐赠项目,他和同为管院教授的夫人和从管院毕业的小儿子一起,以联名信的方式确认了募捐;并在回国后第一时间亲赴管院完成捐款。

      

  岁月流逝,薛教授一直默默参与管院各个项目的捐赠,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学院的发展。在他心里,学院就好像自己的家,学院的未来始终是他最为关注的事情。“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让同学学习管理学的目的是什么?复旦管院能传授给大家的商道又是什么?”他还常常带着这个问题徘徊于复旦校园里,和教授们一起讨论。有时还拿着他“难为”一下院长或教授。最后,薛老师自己得出了答案:“是诚信!”他还特别引用《资治通鉴》第2卷中的话语:“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在薛教授看来,如今的商业社会崇尚商技,但却轻视商道,这既违背了商业逻辑,也将最终反噬商业价值。

 

       “以信为本、独树一帜”,这正是薛华成老师在复旦管院30周年院庆之际给予学院师生最诚挚的期望。

校友中心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