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体验之酷3:最严谨的国度, 却有冰与火的青春

2016年05月10日

徐辉 2014 级复旦在职MBA学生

德国WHU交换生

 

2015年8月,徐辉飞往德国,正式开始在WHU-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 为期三个月的交换生活。三个月时间,他第一次亲手装修了自己的学生宿舍,第一次经历了德语教授的全英文授课,第一次在多特蒙德的球场感受挥汗如雨的激情,第一次当上了外国朋友的“和事佬”…… 太多的第一次,共同的特征是“青春”。

 

 

严谨之下,热情之上

 

作为一个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到了一个说德语的地方,还没下飞机,徐辉就已经感受到了不少压力。一下飞机, 没想到让他倍感压力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装修宿舍!

徐辉住的宿舍楼并不是一般的学生宿舍,因为这幢楼 是由学长们整租下来,继而设立条件筛选出特定的新生入 住的一个地方。在这幢楼里每周都会举行唱诗、唱歌或者 开 Party,从中收取一定的入场费从而支持宿舍楼的良性运 转。因此,在每个学期开学前,新入住的学生都要自己动 手清理并装修房间。

“20 多岁的小朋友们为了能赶时间完工也是够拼的, 放弃任何休息娱乐时间,凌晨一两点还在努力,不得不佩 服他们追求完美的认真精神。”徐辉由衷地为这股认真劲点 赞。小朋友们有的装橱柜,有的做电焊,有的刷墙壁,遇 到不懂的环节还会搜索 YouTube 学习视频,认真揣摩后付 诸实践。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认真执行,一丝不苟地完 成了整个装修。“装修过程虽然有点辛苦,但也让我学到了 德国人身上的协作能力与严谨态度。”

然而,更让徐辉惊叹的是德国人对待足球的热情似火。 在德国那几个月,徐辉辗转了十多个城市,去了意大利、 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最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是多 特蒙德的那场球赛。

下午三点的球赛,徐辉早早地换上黄色球衣赶到比赛 现场,只见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穿着黄色秋衣的球迷,往 常周末不开门的超市商场也如期营业。看台上座无虚席, 戴着黄色头巾的球迷们不论年龄,都一起喊着口号,唱着 队歌,满场金黄色的海洋掀起层层波澜,场面蔚为壮观。“多特蒙德球迷就像是一个步调一致、永远高昂的团队,是一 群真正懂球的人。置身其中,才真正体会到足球的疯狂与 激情。”作为资深球迷的徐辉,回想那场比赛,依然觉得热 情澎湃。

 

 

做老外的“和事佬”

 

还没上课,徐辉就被选课给“堵”在了门口。由于交 换生没有专场选课说明会,在习惯了投点选课的徐辉自然 在先到先得的选课机制上败下阵来,他不无遗憾地说 :“自 己很感兴趣的诸如奢侈品管理之类的课程都没有选上。交 换学校,一定要先了解选课规则,这是我这个过来人的经 验之谈。”

第一次在国外经历全英文上课,一开始徐辉就使出了 全身解数,却还是踩不准老师的上课节奏。“一节课一般有 四到六个小时,中间只休息十分钟,像我这样的老人根本 坐不住。”徐辉开玩笑地说。因为他的班上基本上都是本科 毕业刚刚读研的学生,自然比他小了很多。但是,正因为 比同学们多几年工作经验,多几年人生阅历,他无意中被 同学们当成了“大哥”,备受尊重。

“德国人的个性非常鲜明,他们会誓死捍卫自己的理论 观点,并且想尽办法说服对方。”唇枪舌剑的场景经常出现 在小组讨论上。尤其在“健康经济学”这门课上,课程内 容主要探讨欧洲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对欧洲 的福利和社保制度不甚了解。而德国的同学却经常因为一 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这时,徐辉的作用就是一个“和事佬”——用自己的 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对欧洲经济的了解, 阐述观点,并对双方进行客观评价,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最终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一边在老师和同学口中学习欧 洲经济的发展知识,一边还在同学之中树立起良好的威信, 徐辉说 :“这个和事佬当得值!”

 

        

 

不能提前交卷的考试

 

英语教学不适应,专业名词不熟,这一度让徐辉打算 偃旗息鼓,“大不了回国补考嘛”。但内心作为复旦人的骄 傲还是在不停地提醒他 :出国了代表的就是复旦管院,代 表了中国学生,不能为复旦和中国丢脸。于是,带着这样 的信念,徐辉开始了执着的求学之路。

德国的学业并不轻松,课堂内容丰富,课外作业不少。 “每一次小组作业,德国的同学都能在一个小时内从不同渠 道整合信息,做出一份完美的 ppt。”徐辉对这些德国同学 心生敬佩。不甘落后的他,在这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如沐春风。 尤其在考试前,每天早上八点,到凌晨一点,连续 20 多天 这样的学习生活,让徐辉一下子瘦了十斤。

“国外考试与国内考试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人能提 前交卷。”回想考试时拼命书写的场景,徐辉不无感慨。70 分钟的考试时间,由于考试题量和难度的设定,四门课程 的考试都让徐辉感到时间紧迫,忐忑不安。“这里的学生都 朝着四大投行、四大咨询公司的目标迈进,学校也在通过 不同方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竞争观念。”

四门课程,两个月修完,通过不懈努力,徐辉圆满地 完成了出国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

除了学业,当然少不了与同学们吃烤肠、喝黑啤的场 景。WHU 管理学院每周二都会举办不同国家不同主题的 美食分享派对。“我也参加了几次中国美食的 Party,不过 我的厨艺并不好。”徐辉不好意思地说。厨艺不好,协调能 力可不错。他便充当指挥官,给每位同学安排好各自专长 的事情。有人弹琴,有人拍照,有人做甜品,有人烧土豆丝, 三十多人的 Party 其乐融融,引得不少外国朋友流连忘返。

就像人们评价德国足球那样,德国就像是一个双层巴 士,上面一层从不缺乏仰首星空、严谨治学的人,而下一 层也充满了踏实能干、激情做事的人。在德国,徐辉感受 到了严谨而不乏创造力,严肃又不失活泼的文化内涵。他 也带着这些所听所学所感回到中国,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