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王志勇:始于初心,终于复始
王志勇
2005级复旦-港大IMBA校友,班级联络人
艺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王志勇所求似乎不止有始有终,更看重的是由始自终、终而复始的探索与追寻。一名企业VP,如何以个人的不断成长引领公司的蒸蒸日上?王志勇坦承自己给不了标准答案,但他选择复旦管院来提升自我已足够说明:他始终走在完善自我答卷的路上。
源于管理,高于管理
每一位管理人才的初心都或多或少与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有关,王志勇也不例外。正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更高期待推动他来到复旦管院。当他满载而归时,乐于与人分享的收获不只于那些经营之道,还有他时常提及的“大格局”,以及做人的简单道理。
班级情深,服务情真
谈及自己班级联络人的身份,王志勇露出愉快的笑容,他将这个角色定义为“快乐的服务者”。在管院学习期间,课堂内外的团队合作将班级同窗间磨合得不分彼此,更是把奉献自我、服务团队的意识烙进每位同学的脑海,让王志勇为极富凝聚力的班级骄傲、也为自己“工作之外的工作”倍感自豪。
心怀感恩,终于复始
王志勇在复旦管院的学习已暂告段落,但他仍以校友的身份陪伴、支持着学院的发展:担任校友导师、捐赠、以多种形式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些奉献的背后,我们看见了一种服务精神,一颗感恩的心,更有王志勇乃至全体管院人不懈追求的愿景——通过每个人的努力,用十年时间打造世界一流的商学院。
Q & A
Q:是什么原因驱使您选择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我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拥有了七八年工作经历后,愈发觉察到自己内心对知识有着极大需求;另一方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优质资源吸引了我,特别是复旦-港大IMBA项目与香港大学的强强联手,让我对该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充满信心,其口碑和影响力不容置疑。
Q:复旦-港大IMBA项目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让我拥有了一种大格局。通过IMBA项目,我对商业管理知识有了系统化的学习,对每一个管理模块的内容都有了一定了解。比如,一个人的工作是销售,如果TA能够接触到一些财务、信息管理、供后链等方面的知识,势必对TA未来的工作决策、整体思考、战略眼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Q:出于何种原因,您承担起联络人的工作?有什么心得可以与其他联络人分享吗?
A:实际上,做校友工作确实很累、很劳神。但幸运的是,我所在的班级一直以来都有很强的向心力,联络人的背后有许许多多同学的支持,这份温暖人心的同学情谊是我作为联络人最大的收获与动力,能够一直做到现在,于我来说,实属幸事。
Q:您对目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校友工作有何评价?
A:我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校友工作非常满意。如果要打分的话,满分10分,我打9.5分。9.5分是对校友工作的肯定,还有0.5分的保留源于管院人一向提倡的“终身学习”。学院的校友工作为校友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纽带,给予每位管院人学习的动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可能。
Q:能否分享一下您担任校友导师的心路历程?
A:简单说,就是“珍惜”二字。珍惜学院提供给我的“终身学习”的平台,珍惜给予过我莫大帮助的良师益友,珍惜当下能够把握住的每一次回馈母校的机会……做校友导师是一份难得的体验,与优秀学弟学妹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在为他们答疑解惑的同时,他们又何尝不是给了我答案。
Q:值此复旦大学开创商科教育100周年之际,您有什么话想对学院说?
A:前不久,我在洛杉矶拜访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禁让我想起了母校。祈愿,十年后,当人们提及哈佛商学院,能自然而然地说——在中国,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校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