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袁嘉伟:唯与时俱进者,可以兴
袁嘉伟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董事长
2011级复旦EMBA校友
很多人把经济全球化比作一次“大震荡”。悲观的论调扬言再无企业可以安稳度日,而袁嘉伟则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变动中暗藏的机遇。日新月异间,企业要想发展,务必突破瓶颈、跨入新阶段;相应地,企业的领导者们肩负着立足前沿、不断学习的职责,为企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和想法。正如袁嘉伟所感、所行,也如复旦管理学院所践、所倡:个人的学习是一条与生命等长的路;变革、兴业、乃至兴邦,则是随时代向前、永无止息的伟大征程。
一波三折,乱中求变
每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波折,缘于企业内外形势的变化与随之产生的情况。重提那段艰涩旧事,袁嘉伟却颇有几分“风吹浪打,信步闲庭”的淡泊,仅用一个“瓶颈”概括当时的窘境。然而可想而知,浩浩变局中,一家发展受阻、前途未卜的企业是多么如临漩涡。所幸,作为董事长,袁嘉伟富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转而从时代的波涛中抽身、来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寻求自我与企业发展的转折。
变也我当,兴业我往
“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缺乏变革的动力,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中获取动力。”袁嘉伟铿锵的陈词极具当仁不让的风采。在一个强调变革的时代与社会,无论个人还是企业,要想成功,都必须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规划。怀揣兴业之思的袁嘉伟,通过在管理学院EDP、EMBA项目的淬炼,眼界上升到了更高格局:“不仅为人、还是管理,我对家人、朋友都这么说——谁在变革上取得了领先,谁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大气浑成的观点,透射出袁嘉伟的学思已从立身、立业向立足时代的奥义开拔。
以身作则,变中沉淀
为变革摇旗呐喊的袁嘉伟,也是管院后辈们的学长。他深知,一个变动的社会势必会引诱象牙塔中的学子自乱阵脚。结合自我体悟,他语重心长又不失幽默地告诫道:“外面的世界,套路很深!”在进入社会之前,最应当做的就是沉淀,抓住大学时光夯实基础,才能见招拆招、破解重重套路,随波逐流只有在无为中消亡。
Q&A
Q: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您选择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如果有人了解江湾校区的建设过程,他们会感受到陆院长带领管院全体师生的齐心协力,非常令人感动。这就是吸引我来到复旦管院的原因。
Q:复旦管院的学习经历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我到管院来学习,是因为企业经过长久发展后,很难突破瓶颈,亟需变革。管院给我带来的最大帮助莫过于教会我以不断的思考应对不断的变革。
Q: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A:管院之所以成为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原因之一就是校友工作做得非常好。校友中心的老师都很尽力,正是他们推动着校友工作向前。校友毕业越久,彼此之间的纽带越松散,但管院的校友工作让校友们充满了参与感、归属感。感谢这些老师!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所以工作再忙,我还是愿意承担起联络人的工作,同有才华者共同求变、求上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国各地的校友分会都办得非常好,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希望校友中心能组织越来越多的活动。总而言之,过去做得好,未来力求更好。
Q: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A: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外面的世界套路也非常深,要多读书。真正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阶段就是在学校的阶段,珍惜好这段时光对一生大有裨益。当走向社会时,你的责任大小取决于你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在校园里要好好培养。
Q:值此复旦大学创立商科教育100周年之际,对学院的祝福
A:不仅要祝福复旦管院越来越好,更要祝福管院全体师生都能与时俱进、越来越好!
管理学院校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