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28岁跻身《福布斯》排行榜,余佳校友的“开挂”秘诀
2017年7月11日,职前教育领跑者职优你UniCareer在北京举行B轮融资发布会暨职前教育未来发展论坛。本轮融资由新东方与昆仲资本联合领投,融资金额达5000万人民币。就在2016年,UniCareer完成潇湘资本领投,Yi Shi foundations for Innovation以及云毅资本跟投的3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2017年4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7 Forbes 30 under 30 Asia(福布斯亚洲地区30岁以下30位精英)”榜单。UniCareer创始人、CEO余佳成为“Enterprise Technology(消费者科技)”领域的入选者。其评选标准包括青年领袖需在各自领域拥有杰出表现、具备企业家精神,具有在未来50年改变世界的潜力等。
温柔、乐观、活力、朝气,是余佳校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金融工程硕士)给人的第一眼感觉。这样一位自诩集“女神与女神经”体质于一身、完全没有偶像包袱的姑娘其实才华横溢,自带光环效应:复旦普林学霸、女篮前锋、校园十大歌手、DOTA世界冠军、钢琴八级……2013年她又进军商界,成为在线教育平台UniCareer的创始人,并成为“2017福布斯亚洲地区30岁以下30位精英榜单之消费者科技领域的入选者。这样十项全能的余佳校友,人生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她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
校园达人的时间管理之道
广泛的兴趣爱好很容易杂而不精,余佳却能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像有魔力一般把数枚奖项收入囊中,成为明明有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的校园达人。她的秘诀在于良好的时间管理。
余佳说,她会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合理分配,达到最高效率。“在校时,我唯一的优点是善于总结、发现规律。”良好的时间管理需要时刻进行总结,梳理出做事的最佳时机、最佳策略,如此方可达到提升效率的结果。就拿打DOTA来说,余佳发现游戏可以总结性地去打,对方怎么打到我、打完之后有多少时间间隔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寻求规律的。总结出规律后,她会进行练习。“比如打游戏到三点多,睡3-4个小时,再起来去上课。这样既可练习打游戏,又可保证休息时间。”她甚至还研究过复旦北区食堂什么时候去打菜吃饭最省时间。
就这样,余佳凭借强大的逻辑思维把事情条分缕析,总能在有效的时间里面挖掘出最优解,如此掌控时间,自然做到“能者多劳”。最后打着打着,就打到了世界冠军,用余佳的话说,这算给了自己一个“圆满的交代”。这一套余佳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被应用到她的学习、生活、业余兴趣中,她之所以能成为学霸、将爱好玩儿到专业级水准,与对时间的精准把握是分不开的。
瞅准知识付费的风口
善于总结规律的人,当然也是善于思考的人。余佳就是这样一个常常会反思自己,也敢于尝试、敢于闯荡的人。她曾经在GE、谷歌、花旗、摩根史坦利等世界500强企业任职,但并没有在坚实的避风港中停留太久。“我在500强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经验是,它会告诉你做事情的方法和规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待得越久,机会成本越高。”在余佳看来,虽然在世界名企工作“很有面子”,但无法接触到行业的本质,与她最初的想法并不一样,所以她想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情。
一直以来,余佳都特别关注教育领域,一直有改变教育现状的意愿。在湖南读过初高中的她,常常会思考为什么湖南这一个教育大省,一些具有非常好资质的学生最后并没有得到相应好的发展。“这应该是大学在课程设置、产教结合、职业发展等方面与社会出现了脱节,甚至中国不少一二线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她想用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多地改变这样的状况,这是她选择职前教育领域进行创业的初衷。
对大环境有敏锐洞察力的余佳,感觉到有一波为知识付费的浪潮即将到来,更意识到这会是一个为知识付费的风口,用户正在逐渐地被教育和开化,他们越发明白职业道路选择、毕业后续发展对于一个名校毕业生的重要性。
当时市面上没有在线职前教育相关类型的产品,作为一个擅长系统化、体系化做产品的人,余佳瞅准这个市场的空白就大刀阔斧地去做了。“当时我也没做多少市场调研,只是进行过十几个用户的访谈,把产品做了个雏形,网站也是自己搭建的,大概觉得这个东西能做。”谈起创业初期,余佳仿佛并没有太多“苦水”,她坦言自己没太想过关于运营、拓展、产业链如何与B端合作等事,平台建设的很多想法都是慢慢产生的。她的团队不断地求新、求变、求发展,这些想法也就慢慢地被打磨、迭代出来,于是UniCareer(职优你)在线职前教育平台就产生了。
UniCareer自北美起家,现正回国争取市场,它打通了院校合作的产业链,即上游的学生、中游的学校、下游的公司。相较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大型求职网站,UniCareer拥有更强大的用户肖像或用户数据。将信息给到B端即企业时,UniCareer会给出比其他任何一家求职网站更为精准、匹配度更高的信息,而不是只把一堆简历砸给公司。“我们通过和企业建立的纽带,让更多学生意识到,只要学生愿意加入会员,他们就会收到就业内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根本不对外开放。”余佳强调,这正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管院求学的经历描绘了创业的雏形
余佳本科曾就读于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保研时她想着把编程技能与金融结合在一起,于是就选择了复旦管院的金融工程硕士项目,一圆心头的“复旦梦”。
在管院就读的两年,是余佳创业想法逐步生成的阶段。保研面试时,当被问及是否有修读关于财务会计相关的知识时,余佳完全不明白自己为啥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直到毕业,当所有的课程全部结束,我从一个更大的宏观层面去理解,才明白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学某门看上去不相关的课。”而这,正是UniCareer产品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即学生要能站在一个比较大的层次去理解课程对自己有怎样的帮助,哪些课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确定某个职业方向,将技能匹配到职业选择中去。
就业时,余佳受到同学进金融圈的影响,一心只想去摩根、高盛等投行,孰不知,这其实只是金融很小的一部分。在管院求学时,她遇到一个工作五六年之后回炉重造的同学,“当我们还在考虑去哪家投行时,他可能已经深入考虑某家投行在国内的业务量如何”,这让余佳深有感触。“我们最初只想去光环笼罩的摩根等企业,却不知道外资企业在国内的业务量是很少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我们就业的错误方向。”这也是余佳创立的UniCareer现在在做的事,就是信息分享,即告诉学员,可以对工作、职场有更多的思考,去探索更多,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方向、一个选择。
在复旦管院的学习经历不仅为余佳校友的创业描绘了雏形,也为她提供了非常优质的人脉资源,给她后期的创业增加了广泛拓展的机会。余佳身处美国时曾参加纽约的校友聚会,这让她接触到了不少商务拓展的机会,UniCareer也会去赞助这些活动。另一方面,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也让余佳受益匪浅。“他们就像是我的得力助攻,给我的创业带来很多帮助。”余佳笑言。
“无论身在何方,你都有机会和学院一起成长。”这是管理学院校友工作的理念,也是余佳非常看重的一点。面向未来,余佳校友真诚的希望可以与母校有更多的合作,为学弟学妹提供更广阔的就业之路。
管院校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