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卢婷婷:我的戈壁之路
今年5月,为期四天的“工商大道”第四届中国经营者戈壁远征(以下简称征四)正式落下了帷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挑战队不仅全员安全完赛,更获得了团队冠军和多项奖牌(所有12名正式队员3天共斩获36枚金牌)!近期,我们将为您推送校友征途感言,与您分享戈壁的故事。
今天为您推出的是征四队员——上海三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总监,2013级复旦MBA秋9:卢婷婷。
一、缘起
与其说是我走向命运,不如说是命运走向我。
17年下旬18年初,接近来上海的第三个年头,度过了最初的动荡,我给自己定了新的主题——伸展。然而17年国庆刚过,工作上本以为能全力推进的项目戛然而止,我对时间的焦虑感无处安放。一天晚上百无聊赖刷微信,大鱼队长朋友圈一条戈壁挑战赛招募启示跃入我的眼帘,机会就在此时探出了头。
依稀记得第一次集训,大家围坐在复旦南操的小角落,聆听几位征3队员的分享。虽然灯光昏暗,但他们身姿矫健、自带光芒,没有打鸡血没有灌鸡汤,所有的娓娓道来里都充满了坚定;从小就远远躲着体育老师的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闪闪发光的金牌教头,杨教的声音既威严又亲切。那晚的一切都透着股正气和淳朴劲儿。
回去后我心里默默盘算,三年前参加过一次50公里徒步、走了12个小时,出差时候爬过张家界的野山、上下六七个小时,这些都是长距离和毅力的证明啊!(此处感谢梁静茹,给了我无知无畏的勇气……)行业会议时候,还听过行知探索的主题演讲,也算是垂直领域的知名企业。
在分析了所谓的大逻辑、小逻辑和可行性之后,我的内心,就这么笃定了。我要把犹豫和摇摆的时间节省下来,积极投入训练,勤能补拙。
二、积累与改变
体育训练是枯燥和艰苦的,但因为有了乐跑和征4的伙伴们而快乐,每次跑完拍照是最开心的时刻,镜头里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和改变。
记得有一次训练,我跟着队伍跑到6公里的时候要崩了,杨教在身后推着我,不停给我讲动作、加油鼓劲,其中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跑下来就能瘦20公斤(冒死说说,当时这位体育老师的数学让我颤抖了)。那次,我坚持下来了,内心充满感激,但更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切实把能力提高上去。为了调节饮食我开始做饭,拒绝了30多年的事,就在某天平静的接受了;为了舒缓跑步的疲劳、平衡左右力量,我鼓起勇气开始学游泳,还在某天勇敢丢掉了背漂。
每月一次的拉练,是训练成果的检验,也是平淡生活中的期盼,日子好像过得特别快。崇明集训——第一次风雪泥泞中奔跑;常州舜过山——第一次30公里带爬升的越野;无锡马拉松——第一个21.0975公里。事实证明,每一次训练和积累的经验,都在戈壁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在应对寒冷的气候、多样的地形、长距离跋涉时不会手足无措。
大部分人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但总有些人,愿意先去“相信”,相信那个遥远苍茫的“戈壁”世界,会给予我们指引和能量,这群人冥冥中聚集到了一起,彼此见证点点滴滴的成长和改变,共同铺就一条通往理想的路。
三、坚持与拼搏
半年倏忽而过,我们期盼已久的“大日子”终于来了。没有想象中的兴奋,我心里更多的是紧张和冷静,出发前只想把准备做的更充分,无论结局如何,都将是一场“圆满”,该来的总要来。
来到戈壁的每天都是崭新和未知的,无论地形、气候还是身体状况,总有那么多的“万万没想到”;每天是简单而忙碌的,起床收帐篷、跑步、拉伸、午睡、搭帐篷、吃饭、睡觉,如此循环;每天却又充满着故事,至今历历在目。
竞赛日第一天,就是我最艰难的一天。
出发不久摔跟头、手表没电等等,一切都是不好的预兆,果然,在最后7、8公里,积累的坏运气爆发了。由于之前没有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经验,我跑到28公里处出现了体能的极限。
过了涵洞上公路后,我们女队的整体时间都已非常紧张,这时卢队在对讲机里吼:把你们的体能都爆出来!我的心在挣扎:天呐,我哪来的体能,我快死了,真的快死了。
面对那么宝贵的一段公路,真的是有心无力,跑不动也走不快,心急如焚。大风中,卢队上来拽我,一向温文尔雅的他说了重话:“来戈壁不拿金牌,你会后悔的!”“我不想后悔,可是还来得及么?我觉得我做不到了啊”!挡风镜后面,我闭着眼睛,任由大风吹、任由卢队拖,时不时睁眼看下前面的队友,她们小小的身影正在拼尽全力奔跑,就这么半梦半醒中,我挪动着腿,用最快的速度往前移动。
过了4公里打卡点,总算进入了土路,时间还剩40分钟不到吧。这时候我的情况略有稳定,卢队要去后面接彦漪,我特别怕他走后又垮掉,他好像能看出我的担忧,离开前对我说:婷婷,我相信你可以的。嗯!摒住真气唯一的办法就是放空、集中精力,我脑子里一遍遍想,可以的,可以的!不一会儿任老师上来了,她接棒扶着我,从呼吸中能明显感到她的劳累,但她什么也没说,带着“这次来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所有人夺金”的嘱托陪我走。由于前面那段半梦半醒、不管不顾的赶路,居然为我们抢回了些时间,金牌有希望了,提前两分多钟,我冲线了!紧接着,彦漪也冲线了,太棒了!
最后7公里,我拼尽全力,此生难忘。惊心动魄的第一天,结束了。
就像卢队说的,我们能得全金,是因为一刻也没想过银牌,只要有那么一刻的犹豫,也就做不到了。
无论来戈壁前做了多少准备、设想过多少可能性、脑补过多少画面,真正经历的时候,才是真实的。男队轮流发烧感冒,女队轮流生理期,人人都进过医疗帐篷,还冷不丁发生戈壁马蜂扎人这种事件。大家都在忍耐着、坚持着、拼搏着。优秀不易,但要做到超越优秀的卓越,参与其间的每个人所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成倍增加。
四、爱与信任
时间倒回无锡马拉松,我的首马,也是第一次开始相信复旦征之队的口号“一起出发、一起到达”的承诺不是空话。平时只有16公里训练水平的我,并未超水平发挥,到18公里的时候垮了,为了不拖累全队,我要求放弃队伍,当时只想自己随便走完最后3公里算了,但姜队居然停下脚步,陪着我一起跑到20公里。还是那次,一直跟女生差不多训练量的老戴和老徐,人生首马就跟着男生队伍集体完成了42.195公里的全马,看着他们携手冲线的画面,觉得大家都太帅了!
爱是宽容、陪伴和鼓励。信任是放心把自己的软弱交出来,心里笃定的知道总有人会撑。
就在我精疲力竭跑完竞赛日第一天后,绍兵把我扶进帐篷,给我脱鞋套;旭东喂我藿香正气水,给我做拉伸;老徐给我拿冰块,喂我吃果冻;尔汗帮我挑喜欢的果冻;老戴帮我倒热水拿冰块;海广讲了好多笑话;燕琳帮我脱头巾和袜子……当时借着股“累惨”的劲儿,真是体会了一次“卢三岁”的感觉,要啥有啥,居然连果冻口味都是可以挑的!
经过了第一天的磨合,大家的默契指数蹭蹭上升。竞赛日第二、三天,我们女队在叶队的带领下寻找到了合适的策略,我也逐渐适应了戈壁的气候,找回了熟悉的节奏,再遇到体能极限的时候,症状已经轻了很多。第二天25-28公里的时候刚巧遇上风车阵,任老师已经非常能把握我体力下降时的脸色和步态,及时在关键时刻搀扶我;第三天,我左小腿后侧韧带有问题,15公里不到的样子坚持不住了,叶队居然掏出了比云南白药还神的神药,简直就是神兵天降。路上为了配合我速度,有一段我压队,影琦开玩笑说:走在我前面的感觉爽吧!其实,比爽更难得的是,有你在身后觉得好安心。
五、新的开始
在我心里,从参加乐跑训练那一刻,“戈壁”之旅就开始了。一路走来,我愈发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欢喜,就是带着好奇心去经历一个愿望从萌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戈壁之路,给了我更多的信心,分辨理想和妄念;给了我更多的毅力,克服懒惰和嗔怒;给了我更多爱和关怀,去相信团队的力量。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遍遍去经历、去圆满、去重新开始,去探索更真实的自己。
我们上戈壁,戈壁在那里;我们回来了,生活也依然在这里。之后的日子会有不一样的精彩吧?是的!我们拥有了更大的能量和能力,去跟高山、大海、沙漠和天空对话,不断拓展自己身体和心灵的边界。
会有一样的迷惘、平淡和烦恼吧?别怕!记住前方的目标,看清脚下的路,默念自己的节奏,保持队形,坚毅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