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俊杰:向世界展示中国
滕俊杰
2004级复旦EMBA(传媒班)校友
2010年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年度校友
国家一级导演,现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巍峨壮观的八达岭长城上首唱并海内外直播抗战歌曲《长城谣》、在波涛汹涌的壶口瀑布礁石上弹奏经典钢琴曲《黄河》、在悉尼——上海进行跨越南北地球的经典盛演卫星双向传送、在万众瞩目、全球关注的上海世博会上执导隆重的开闭幕式、在主流的世界3D电影界,荣获最高奖“金·卢米艾尔”奖,滕俊杰作为驰骋中国荧屏30余载的影视导演,正是他的不断创新,将荧屏七彩激情发挥,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影视界多个“第一”的经典之作。
一 跨越在全球
滕俊杰很喜欢作家爱默生的一句名言,“人一但有追求,世界亦会让路”。他追求人文情怀、宏大的艺术梦想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他力求完美、追求极致,不会轻易放过每个影响成功的细节。这在一个功利与急躁流行的现代社会中,无疑是通向成功最为宝贵的品格。
2001年滕俊杰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成功完成《上海—巴黎卫星双向传送经典盛演》,用荧屏七色彩虹连接起了上海与巴黎两大美丽都市,连接起了中法两国跨越亚欧大陆的灿烂文化,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即走进主流场所、主流人群、主流媒体)的成功案例。
滕俊杰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京剧讲座
滕俊杰“向世界展示中国”这一梦想最初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中风靡一时的东方电视台名牌综艺节目《飞越太平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档“以自己的眼光看美国”的连续多年的系列栏目。整整四年,作为制片人兼导演的滕俊杰为此精心制作,通宵达旦无数,同时,也由此打开了国际化的视野,他的艺术想象也展开了翅膀。渐渐地,富有创意、善于学习的他强烈地感悟到要把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上海完整地传播到西方的主流社会,于是他系统地关注、钻研起了电视卫星双向、多向传送、直播等技术,便有了这一系列上海与悉尼、巴黎、多伦多、东京、温哥华、大阪、新加坡等城市卫星双向传送的大型节目。他由此成了中国率先运用卫星高科技手段,在经典剧院、主流标志性场景地进行大型文艺晚会越洋跨海卫星双向传送的电视文艺先行者。还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由他策划和参与执导的《中秋夜、两岸情——上海台北卫星双向传送》大型文艺晚会,更是历史性地打破了海峡两岸数十年来的文化隔阂,直接数小时的同唱共演、荧屏互动直播,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两岸“三通”,获得了年度对台十大文化项目的榜首奖。
二 巴黎留“创举”
对于滕俊杰来说,2000年首先跨国试水的上海与悉尼卫星双向传送大型文艺晚会是留下遗憾的。最初,作为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同行听了滕俊杰的设想后大为惊讶,悉尼几家电视台都被他的跨国方案“吓”住了,并以“从来没有做过”为由婉言谢绝。但在滕俊杰等一再坚持下,最终决定,上海大剧院、悉尼歌剧院的两边所有操作均由上海电视团队担纲,而澳大利亚几家电视台各派“观察员”跟着学习。在美仑美奂的悉尼歌剧院,滕俊杰一边忙于电视直播的导演画面切换,一边又用话筒指挥着远隔7000公里外的上海大剧院的电视画面接点处理。如此“以我为主”虽然很爽,堪称奇迹,并被不少媒体誉为中国电视人“了不起的创举”,但滕俊杰却不满意,深感遗憾,因这台精彩节目没有澳洲电视机构参与,也无法直播进入澳洲主流媒体直播,虽然事后在悉尼录播了,但影响无疑递减不少。
一年后,弥补这一遗憾是在法国首都巴黎。在考察了巴黎多家著名剧院后,滕俊杰把视线锁定了塞纳河畔的香榭丽舍大剧院,河对岸的埃菲尔铁塔高高耸立,这是巴黎典型的文化地标,与上海大剧院真可谓是“门当户对”。从场地的确定、到当地电视台的接洽,一波多折,滕俊杰沉着冷静地应对了一个个难关。
这台《上海—巴黎卫星双向传送经典盛演》定在5月27日上海解放日举行有另一层含义,即昔日旧上海到今天新上海,这也是一个历史的巨大跨越。这台盛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时任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说:“今天是令人激动的。今天的演出是这几年来巴黎最有创意、最有影响的一次中法文化交流活动。”
三 倒逼出奇迹
对于能在荧屏上创下一系列奇迹,滕俊杰始终谦言而不敢居功:“电视靠团队协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和上海都在高速发展,幸运的是我们生逢其时,参与其中;幸运的还有广播电视是传播最广泛的大众传媒,我们只是力争让这种幸运“深度相遇”在荧屏上,以求一次次的辉煌”。
作为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滕俊杰面对国家赋予的重任,他当时的念头是:真正的大考来了!这不是光鲜的荣誉,而是天大的责任。他用艾青的诗句意境来形容对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的期待,即渴望出发时“起锚所激起的第一片洁白浪花”和到达时“抛锚所发出的第一阵铁链的喧哗。”他给自己团队定下了创新突破的高标准,即精彩、精准、精致,标准是“不容平庸、不易复制”。
2008年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使已启动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筹备工作全面停止,最初以黄浦江水面为主舞台的“生命岛”方案也接到通知就此搁置。队伍解散,人去楼空,只剩下他这位领军人物满腔的惆怅感。滕俊杰决定,只要世博会还在上海举办,他的准备就不能停息。
一年后,世博会开幕式筹备重启,但此时离开幕只剩短短5个月,并有8支中外竞标团队再次激烈比拼。由于开幕式对场地有了新要求,选定了新落成的世博文化中心,这使原先黄浦江“生命岛”方案无法再用。他率领以上海电视台为主的主创团队只能另起炉灶,紧急应战,并最终在竞标中以最高分胜出。2009年12月5日,滕俊杰再度出任总导演,他对组委会庄严承诺,开幕式力争精彩难忘,确保“零差错”。有人劝他没必要把话说绝,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他答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立下军令状,倒逼自己,不留后路。”
滕俊杰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工作现场
为了让开幕式富有美感和新意,滕俊杰别出心裁地摒弃欢腾与喧闹,启用了700名上海在校的女大学生开场,以她们清澈典雅的无伴奏清唱方式,犹如仙女般的天籁之声静谧而又幽远,充满诗情画意。结尾时,在现场出乎意料地营造出了一个全球走入互联网时代,唯携手同心才有明天的巨型立体视听画卷。在闭幕式上,他萌发了“流动世博园”的创意,精选150位中外模特儿头戴造型各异世博会的模型花冠款款走来……选择每个节目,必须精准,富有创意。如他认定的日本国宝级歌唱家谷村新司和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都是“不可替代”的最佳人选,前者、后者分别是上届和下届世博会的形象大使,他们的演唱不仅体现世界一流水准,更有承上启下的涵义。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心手相连
创新很难,风险很大。2007年世界特奥会闭幕式,总导演滕俊杰也是突发奇想,他要让60位智障孩子和一群志愿者在硕大的江湾体育场中央、在现场数万人直接注视和全球电视直播状态下,用4分钟搭建起一座1500平方米的巨大舞台并集体参与演出。这群智障孩子毕竟不是健全者,万一他们在世界性的直播现场出错,严重后果只能由总导演来承担,有关部门也希望他取消这个创意,以求安全。但世界特奥会的主题就是“你行,我也行!”让一群智障孩子在闭幕式上真正参与,显出自信,这将在世界上产生独到而广泛的意义。勇于担当的滕俊杰再次立下军令状:创意坚决不改,排练务必到位,出了问题,我总导演负全责,决不推诿,全球直播一定确保万无一失。最终,这一幕成了闭幕式上最耀眼的亮点,也成了创新的经典案例。对此,滕俊杰感叹道,艺术贵在创新,绝不能这里少一点,那里丢一点,否则会变成“一地鸡毛”。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获得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赛泰斯先生的赞誉
四 创新有突破
滕俊杰始终认为:所谓创新,就是把你的想法带到别人想去而最终没去成,或者眼下根本没想到要去的好地方。为此,他动足了脑筋,用尽了全力。其中,滕俊杰提出要“实现艺术与科技突破性融合、创新”,由此,在担当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期间,他带着导演们常常在大学、科研所里转,向科技要创新、要效果。全世界观众看到的开闭幕式上精彩的一幕幕,包括大型小球矩阵的变幻、立体心手相连、互联网意境的立体展示、磁悬浮编钟的魔力、悬空演奏琵琶的神奇,V型天梯的震撼以及“场馆模型”的精美……无不出自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闭幕式场景之一:庆典·成功
滕俊杰说,“天下之大容得下无数新的创意,前人再伟大也写不尽人间所有的故事。社会在进步,缝隙总会有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发现。而我们如果没有这种执着的创新作为,那便是在闲逛,是在浪费机会”。
五 梦圆大银幕
滕俊杰还有个电影梦,这是他上世纪80年代借调在《大众电影》杂志社当摄影记者时就拥有的梦想。那5年中,他采访了无数摄制组,结识了无数电影人,也留下了众多难忘的电影剧照。2013年3月,他正式接到国家“京剧电影工程”的重任,要他出任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的导演,这使他终于有了决战大银幕的难得机遇。
滕俊杰反复研读有关资料,从梅兰芳先生拍摄的《霸王别姬》片段,上溯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滕俊杰似乎听到了一种“远方呼唤”,他感悟到,在中国,电影和京剧天生有缘。虽然今天的观众有所减少,但我们有责任把他们请回到大银幕前。仅管面对的是小成本预算,他还是决定用当今最新的3D全程实拍技术和全球刚发明一年多的全景声音响效果来拍摄一部经典的京剧电影。这是一种自找苦吃的创新,具有首创性、独特性,虽困难重重,难度倍增,极具风险,他却执意前行。他说:“我必须蹄疾步稳,力求京剧为本、电影为用,力求以电影逻辑准确放大京剧的张力”。这部创新性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国内首映时,在格瓦拉和豆瓣连续占据观众评分排名第一长达三周,豆瓣评分高达9.0分。2014年,这部《霸王别姬》在洛杉矶有600多位全球评委投票中,荣获了世界3D电影最高奖“金·卢米艾尔”奖,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此主流电影领域获此殊荣,使之成了一部被全球电影界认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电影。
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霸王别姬》电影海报
杜比剧院内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首映现场
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获世界3D电影最高奖:“金·卢米埃尔”奖
滕俊杰说,在国际上,京剧被称作为“北京歌剧”。意大利歌剧可以风靡世界,我们中国京剧应该有信心同样能够红火,只要你表现得足够精致精彩,西方观众同样会入戏入迷。《霸王别姬》在美首映引起了很大轰动,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五所著名高校在洛杉矶举行隆重仪式,收藏电影拷贝和海报。这部《霸王别姬》还先后受邀赴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马来西亚、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上映,成了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走进去”的又一成功案例。
《霸王别姬》2015年获得了法国巴黎电影节最佳艺术电影奖;由他导演的另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2016年获得中美国际电影节最佳戏剧电影“金天使”奖、2017年获得蒙特利尔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今年,滕俊杰又执导了由尚长荣、言兴朋主演的经典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他在开机仪式上说:“执导这样的经典是荣幸的。我对京剧电影的创作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导演稿酬继续全数捐给剧组,我只想用这样的方式为国剧的不断繁荣出点力。”之前,他把《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两部京剧电影的导演稿费,也一分不留全都捐给了剧组。近年来,由于成功执导了数部在海内外具有影响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这使电视导演出身的滕俊杰在电影界赢得了声誉,去年,已被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正式吸纳为会员。
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获第二届中国加拿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获第10届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的外国影片”奖
今年四月,滕俊杰应中国国家大剧院之邀,率上海广播电视台团队赴京拍摄了根据前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改编的4K全景声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大银幕上重现了反法西斯战争中五位女兵在白桦林中的悲壮故事。而此前,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拍摄均由德国、意大利团队负责。
8K(4k)全景声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海报
虽然与目前普遍流行的2K电影相比,4K全景声电影已是国内首创,但他依然继续马不停蹄地研究、创新,同时率领团队升格拍摄了中国第一部8K电影,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影院能放映8K电影,但他孜孜以求技术上的先行一步。滕俊杰说:这将带来综合效应;对最新科技的敏感及掌握;团队共识的凝聚加压;日新月异的竞争中始终占得先机。因为他知道,日本已宣布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将使用8K方式进行拍摄、转播,新的视觉震撼已悄悄来临。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必须要有紧迫感和优质的超前举动。而这还不足以代表他创新劲头的全部,在本次创作中,滕俊杰带领团队又首次用VR技术拍摄了10分钟的段落,为观众创造 720°浸入式观影效果体验,让卓越的京剧艺术通过科技手段得到高品质的传播。对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滕导说:“我深知真正好的电影,不完全靠技术取胜,但是好的技术一定能为讲好故事服务,能让电影带来更加自然逼真的场面,展现更多的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
除了对科技的敏感和潜心学习、系统掌握之外,滕俊杰最注重的当然还是内容的本身,电影开拍前,他对全体合唱团员提出了电影与午台表演的异同,对六位主演一一讲述了镜头逻辑与表达要求,最后,他对这几位主要演员一气呵成说了四句话:
"所有的伟大,来自于激情;所有的动人,来自于声音和眼神;所有的精彩,来自于精彩细节的叠加;所有的成功,来自于燃烧的灵魂"。此番话,充满着鼓动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在剧组不胫而走,传为佳话,拍摄圆满杀青。当初在《大众电影》当摄影记者时拥有的电影梦想,如今渐渐如愿以偿,变成了美好的进行时。
滕俊杰给主演们提出电影拍摄要求
滕俊杰给摄影师讲述拍摄内容
滕俊杰与VR摄影机在一起
六 最真切答案
滕俊杰的创新,贵在多少年如一日、持续不断、毫不停歇。一路攀登,成果累累,声名远播。他导演并主创了数百台大型文艺晚会,曾三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18次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一等奖,2次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最佳导演奖”。但在这辉煌业绩和诸多殊荣背后,其实有着巨大的牺牲和付出。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前一个月,身为总导演的他在通宵达旦的排练过程中,不慎在刚刷了层涂料的地板上滑倒,导致严重肾伤,面对“飞来横祸”,滕俊杰忍痛坚持排练,当夜,他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当即开出了“立即住院,否则后果难以控制”的病重通知,他仍不顾个人安危,咬牙返回排练现场斜躺在椅子上坚持审查节目,详细布置工作直至凌晨。第二天送进医院后,医生告诉他至少要住院1个月,最好静养3个月。由于他病重一时无法出院,为了保证进度,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有关领导同志甚至集体在他的病房里开会商量。导演组也每天把排练录像送至病房中,让他面对监视器提出一条条修改意见,履行总导演职责。那一阵,他的病房就成了世博会的会议室,导演组的工作房。他忍痛躺在病床上用荧屏进行全方位指挥。滕俊杰身在病房心在现场,为了工作,焦急万分的他在短暂住院9天后,就不顾医生告诫匆匆离院,身上缠着厚厚的腰托,忍着疼痛赶回了紧张的世博会排练现场。此刻,他虽带伤上阵,心中却有一种踏实感。别人劝他回医院,他却说:“来小恙,迎大吉,世博会开幕式一定要成功。”在那些天里,腰伤严重的他睡得很少,血压渐渐升高,眼睛布满血丝。由于压力太大,他常常在梦中惊醒。因为,全世界的眼睛,都在关注着上海。为了交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重任在肩的滕俊杰一天当两天用,全力以赴。他说:“祖国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一定要还祖国一个奇迹!”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滕俊杰率队在中国馆成功举办了连续12场的“中国日”“上海周”盛况演出。飞回上海当晚,就直接拉着行李箱赶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排练现场。由于连日劳累,血压升高,第二天他病倒了,身体再次向他敲响警钟。他在担任《中华一家·全球华人过春节》总导演时,曾有过连续60多个小时没睡觉,靠20多杯咖啡和无数面点提神充饥的极限经历,但作为总导演,他说重任在肩,即便让你睡觉也根本无法入眠。高血压就是这么拼、这么熬出来的。
成绩卓著,并不是命运给了滕俊杰以特殊眷顾,而是他珍惜每次机会,全力拼搏、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的成果。
2009年9月,为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滕俊杰又策划导演了东方卫视7小时直播大型歌会,由于中华民族对母亲河具有一种深切的情感,这一创意不仅引起黄河流域各地热烈反响,连海内外歌队都纷纷响应,影响一下超越了上海,超越了国界……上海联手黄河流域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大省区进行跨地域直播和演唱,这一大手笔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不仅创下了中国演唱史上数万人跨越十地同时演唱、全球直播的纪录,也变成了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激昂的歌声,使人们沉浸在爱国主义的激情之中。对于这一盛举,总导演滕俊杰说:“策划时我们坚持三大创新标准。一要成为有益的热点话题;二要在业内首创、独创;三尽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复制。”
201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滕俊杰作为总导演思考良久,决意加入中国元素,提出要有中国节目和主持人,但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首席执行官闻言后却一口拒绝,理由为:这是国际顶级品牌,把包括主办国主持人等元素参与其中,是这一颁奖活动自2000年开创至今没有过的先例。但滕俊杰认为:没有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可以。他有理有节、但不依不绕,决不放弃。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拒绝。为了说服对方,他甚至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会议上与对方拉锯了两天,这里的海滨非常漂亮,但他却毫无心思,只为坚持努力说服对方……也许胜在创意理念、也许胜在文化自信、也许举例到位,滕俊杰最后如愿以偿,使廖昌永与刘翔演唱《泳动》、双语主持人陈辰与男主持人、世界著名影星卷福共同主持,以及邓亚萍与卷福打乒乓等中国元素,全部出现在了全球有90多个国家直播、录播的劳伦斯颁奖典礼上,堪称又一范例。
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2018中文日开幕式启动仪式
2018年5月7日,《新时代·新上海: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文化影视盛典走进联合国》在联合国维也纳中央大厅隆重开幕,滕俊杰在致辞中再次充满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作为最新创作项目,他率SMG团队等带去了上海的十大文化内容,以“组合出击,重大项目一个不少,创新内容处处呈现,在世界的中心舞台展出,尽显新上海文化标识度”为特征,在有100多个国家大使,4000多名外交官聚集的联合国维也纳总部,产生轰动性影响,持续五天的系列活动,被誉为“联合国中文日有史以来策划最缜密,创意最丰富,内容最出彩的一次;也是维也纳联合国总部有史以来最有规模和效应的文化类活动”,同时,还是“各主流媒体、新媒体报道量最大的一次”,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也正式发了公众号。此次盛典以上海文化的精彩,展现了中国和上海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及无穷魅力。
滕俊杰陪同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大使史忠俊等参观“魅力上海”摄影展
谁持彩练当空舞?正是滕俊杰率领团队持之以恒的不断创新,最终造就了这一系列的文化成就和品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影视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