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清

2012年度社会贡献奖入围奖获得者
复旦管院高层管理教育(EE)
协和陶瓷厂(股份)公司 董事长

他自2001年起成立协和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至今服务超过1600名独居长辈,同时为弱势贫困学子提供补助。他还坚持每年在大陆建一所希望小学,至今已经建成10所。2010年,他先后荣获十大艾馨奖及台湾慈善最高奖项“好人好事八德”奖。

为什么做公益?林光清似乎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公益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他所领导的协和基金会常年为弱势群体提供切实、持续规模较大的补助他是“自然之友”环保组织“主动送上门”的捐款支持人;他所资助范围遍及大陆与台湾几十年来,林光清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却依然低调温和,保有一份谦卑的情怀 :“助人让我觉得踏实、快乐公益是不需要任何目的和理由的,有目的,就不快乐了。”

风雨闯荡,文化传承

初中毕业,林光清选择了外出闯荡,独自前往陶瓷重镇营歌打工。上世纪70 年代合湾的陶瓷业属于新兴行业,加上外贸经济的蓬勃发展,林光清抓住机会与人合伙建起了日用陶瓷厂从1973年成立小作坊到如今创立国内高档资砖第一品牌贝尔瓷砖,并承包星巴克80%以上的马克杯生产,林光清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几十年难关种种,冷暖自知。年纪渐长,林光清愈发感到文化的重要性。知天命之年,他慕名来到上海最古老的学府——复旦大学,成为管理学院海峡两岸总裁班的学生。短短一年的学习生涯让林光清受益匪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倡导的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精神,都和我的理念不谋而合;学院的老师更是以身作则传承若这些特质。”

慈善就要“做到底”

或许是家庭的影响,早在几十年前,林光清就开始了“无意识”的慈善行动:或时不时将收人节余的部分指给需要帮助的人,或加人公益团队做义工,或买车给家乡的孤儿院团体方便其出门……2001 年,林光清成立了协和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至今,基金会为独居老人提供的爱心便当已经超过了40万个,单单是基金会的社会捐资已超过1亿台币。

同年,林光清决定尽已所能,在大陆偏远山区建立希望小学在他的努力下,已有十所希望小学在大陆落成,而这些希望小学都坐落在协和陶瓷厂员工的故乡,并按照当地的不同需要辅以相应的配套设施。

渐渐地,每年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已内化成一种公司传统,“我们设了一个专门的助学评审委员会,每年由员工提出申请,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资金马上到位。”委员会每年还会对各个希望小学进行回访,和小朋友们通信、交流,及时了解当地的情况林光清的态度十分笃定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只要确定了资助对象,我们就一定会保证资助他们直到初中毕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公益为“乐”,唯善不空除了对社会弱势群体加以关注,林光清对于环保事业也颇为重视。约十五年前,台湾有一个环保基金会苦于资金不足而无法成立,林光清得知后,二话不说付了成立所需的一半资金后来林光清结识了“自然之友”环保组织的会长,并受邀参与其举办的会议。

有的企业将慈善视为“投资”,往往会在捐助时相应地推出软性广告,林光清却从未提过这一类要求。“公益就是完完全全纯义务的,我是因为认同他们们的理念、是为了快乐而捐资。做慈善带着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话,哪里还有快乐呢?”

2010年,林光清先后荣获十大艾馨奖和好人好事八德奖。代表劳、正直、善良、进取、包容“五大精神”的八德奖是合湾慈善的最高奖项,由合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亲自颁发。 林光清谈起了自己喜欢的一则小故事:穆拉尼有高薪的工作和奔华的生活。有一天他在街头看到一位可怜的兔唇小孩心中不忍,便介绍小孩去整形并担负了所有费用。看着小孩的完美笑容,他觉得从未如此快乐过。就这样,穆拉尼自发成立了纽约市慈善组织专门帮助兔唇小孩。林光清把穆拉尼的名言当作慈善的最好诠释:我所能做的最自私的事,就是帮助他人。“我希望未来可以将基金会的理念和模式复制出去一一公益是为了快乐,所有关于‘善’的一切,都让我如此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