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强

2021年度卓越领袖奖入围奖获得者
2003级复旦-港大IMBA
雀巢集团执行副总裁
雀巢大中华大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22年对于张西强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全新开端。从2022年1月1日起,雀巢大中华区从亚大非大区独立,成为雀巢全球五个大区之一,张西强出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成为雀巢集团执行董事会15人成员中的首张中国面孔。
张西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四十余年,已经拥有了一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可以在世界舞台上与外籍同行齐肩并进。

从”小会计”到杰出CEO之路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用在张西强身上,便成为了“不想当 CEO 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学习财务的张西强2000年进入惠氏中国时,还是一名会计,但CFO并不是他的职业理想,他想做的是 CEO。也正是因此,2003年他选择前往复旦管院,就读复旦-港大IMBA,“当时就是希望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一个对于商业的系统思考模式,而不是独立的财务视角。”

张西强认为,财务经理们习惯于保护公司的资产安全,行事相对保守。但经过 IMBA 课程的学习后,思考模式和分析商业问题的逻辑能力会大大提高,学会将自己放在一个真正的商业环境而非简单的财务环境里思考问题。

从复旦管院毕业后,张西强虽然还是做财务,但三年后便升为惠氏中国区的CFO。但他始终觉得 CFO只是其职业生涯的一个中点,而非终点,他的终点直指CEO,不过从 CFO到 CEO 的路还需要经历多一点的磨练。

2009年,随着惠氏被辉瑞收购,张西强被归入了辉瑞的管理层,仍担任中国区的CFO。但一年后,张西强回到了惠氏,开始涉足其他的业务板块,从 CFO 变成了运营总监。2012年,惠氏再次被雀巢收购,张西强从后端的运营,走到了前端,成为了中国区的销售总监。

自此,张西强已经积累了财务、运营、销售三大领域的经验,CEO 的职业素养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但他还没有成为CEO。现在,张西强喜欢对年轻人说,“不要以为读了书就马上可以做总裁。读完书,你们还要等很多年才能当总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不要急,该来的总会来。

带领太太乐冲刺百亿营收

机会总是会有的。2017年,当雀巢全资收购太太乐后,张西强终于在众多候选人中被任命为太太乐总裁,成为了一名 CEO。

起初,人们对于张西强带着雀巢的背景空降太太乐并不乐观。太太乐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没有在外企之外工作过的张西强要带领太太乐融入雀巢实现增长,难度很大。

但在张西强执掌期间,太太乐创造了多个辉煌: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在品牌定位、物流及新品开发方面做革命性创新;推出“太太乐原味鲜” 固态以及液体酱油调味料、菜谱式调料、鲍汁蚝油等新品。

在张西强执掌太太乐两年之后,太太乐的年销售规模业绩就突破50亿元,并在新冠疫情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再创新高,距离2023年成为一家“百亿企业”的目标只有咫尺。

2020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年度报告中,太太乐以158.3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500强的第363位,成为调味品企业的领头羊。张西强本人也获得了“上海十大商业行业杰出人物”、“第五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诚信自律功勋企业家”等多个奖项。太太乐的成功也为他日后成为雀巢中国CEO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民企同一起跑线
百年雀巢将更本土化

基于张西强在太太乐的成功经验,人们对雀巢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张西强认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唯有改变才能生存。“像雀巢这样的跨国企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人才众多、产品成熟、自带光环,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它一不小心就会墨守陈规,过去高举高打的方式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行不通了。”

张西强坦言,中国本土品牌的兴起,大大削减了外资品牌在中国的竞争优势。“以往可能外企和民企的优势比例是80比20,现在基本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可能还剩下比民企多那么一点点的技术优势,也就是51比50。”外企在中国需要更接地气、更加创新,“我最近在公司内部宣传’三个唯一’的理念,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创新是增长的唯一的驱动力,消费者和客户是我们创新的唯一的关注点。”

为了更加贴近消费者,在太太乐任职期间,张西强多次在不同平台直播带货,与消费者互动。“我不仅要告诉大家路在哪里,让大家看到路,并且要带领大家一起走,也就是know the way,show the way,lead the way。”张西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的理想一起奋斗,“用真心做真事,结果不会太差。”

关于企业的创新,张西强认为人们常常看到的是产品创新,但他觉得,相比之下,业务模式创新尤为重要。“产品创新已经有一套固定模式,消费者可以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但模式和理念的创新并没有成功经验,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色,你必须基于自身的条件进行创新。”至于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只能是不断尝试,“不要怕失败,但也要计算风险可以承担。我不会冒进,但是我绝对不会止步不前。”

今天的企业家
更需要全人类视野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张西强觉得持续学习、不断思考是他可以不断前行的能量所在,除了系统的课堂学习、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他最为看重的是“在失败中学习”。“喜欢总结,习惯记笔记,每月、每年我都会认真总结一下,那些做过的事情如果让我重做,我会做得比上次更好吗?”在张西强看来,这是成长最快速的方法,“你在书本上看到都是别人的经验,可能环境不一样,运作也不一样。”

时至今日,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中国已经培养了大批可用之才。“我们的本地人才现在已经非常优秀了。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他关注的是你的能力和潜力而非国籍,谁能将业绩做大品牌做强,那就由谁来管理企业。”

在张西强看来,工作中善于沟通,主动争取机会展现自己,对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张西强曾经被外派美国三年,但一年半后他就要求回到中国,“我还是觉得这里更适合我。”他会主动跟上司沟通自己的想法。在过往,他先后经历了十多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上司,但他们都沟通良好,其中重要的秘诀就是换位思考、以人为本。

当中国高管走向世界舞台时,又将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总部执行董事会的成员,我必须代表中国市场参与讨论发表我的意见,总部希望听到中国的声音。譬如雀巢全球的咖啡负责人会来跟我讨论中国咖啡市场的运作,以及我对全球咖啡市场的意见,这在过去中国高管从来不会参与的讨论。”

张西强认为未来不仅跨国企业有更多中国高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会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作为企业家就更需要跨越国界,具备全球视野,拥有更开阔的格局,不仅要考虑中国市场,更要考虑对全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