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二字从未出现在马俊杰的人生词典中。从高科技行业到投资领域,从外企高管、国企投资总监到创业者,马俊杰在其不过39 年的岁月里,不断转换着自己的人生故事。自2014年10月创立“小马创业村”起,马俊杰便凭着一股子不畏艰辛、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着眼“孵化+投资”模式,开创了上海市虹口区首家政企合作形式的非营利性创业服务平台,以傲人的姿态在行业内拔得头筹。
翻看其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创业仅4年,由“小马创业村”累计孵化投资的企业中登陆创业板的1家,估值过100亿人民币的2家,估值过10亿元人民币的超过10家——不难发现,这位“马村长”是用实力阐述着“守正出奇”这个经营理念,即守着正道,出奇招。“成就感固然重要,但不忘初心,才是正道。”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数年的马俊杰,只愿做一名纯粹简单的“马村长”。
跳出安逸圈
因为创立了“小马创业村”,马俊杰被外界亲切地唤为“马村长”。作为一村之长的马俊杰顶着众多头衔,比如“民建上海风险投资中心主任”、“上海市工商联执委”、“上海市创业英才”、“虹口区政协委员”等等。马俊杰所做的如同伯乐,识人、察人、助人,挖掘创业者潜能并助其企业走入正轨。但他却道:“‘伯乐’这个称谓言过其实,我们更像是‘弼马温’,帮助小马驹尽快成长为千里马。”
选择这个行业不仅是因为马俊杰从事投资行业多年,更因为他自己便是顶着创业者的身份一步步走到今天。他当然明白创业是条不归路,唯有坚持才能走过这条独木桥。而马俊杰的坚持便源于他那份“不安于现状”的冲劲。
我们把时针拨回到故事的起点。
2001年,马俊杰从江苏大学毕业。彼时半导体芯片行业是个颇有发展前景的领域,马俊杰虽就读工业工程专业,但仍一头扎进了芯片行业,并最终成为了一家跨国半导体企业最年轻的亚太地区销售总监,年薪逾百万,此时的马俊杰无疑是人生赢家。可他却觉得职业走到头,再无成就感。
有些人贪图闲适安稳,有些人热衷挑战拼搏,马俊杰显然属于后者。“性格使然,我不愿意长期呆在一个舒适地带,喜欢挑战自我。”此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恰好为马俊杰提供了一个出国交换的机会——作为复旦管院MBA年级第四名的马俊杰,将以交换生的身份赴伦敦商学院继续深造。回忆起在复旦管院就读的时光,马俊杰表示,“在复旦管院的学习机会是我日后转行并成为投资人的契机。刚入学时,我就与其他几位同学组队参加了学校创业大赛,荣获了亚军及最受欢迎团队奖,因此同年被选为代表,与另两位队友组队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案例大赛,最终为复旦管院斩获了首个国际赛场上的冠军荣誉。”马俊杰的眼界逐渐被拓宽了。
是故,当马俊杰面临或继续过手握高薪大权、安枕无忧的舒适生活,或辞职留学、开启人生新篇章的两难选题时,他毅然选择了辞职转行。“就读LBS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未来将往投资方向专业发展,所以当时报的课程全是有关私募股权。一共5门课程,我最终获得了4A1B的好成绩。”
可是,2008年那场殃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打了踌躇满志的马俊杰一个措手不及。作为这场危机的近距离亲历者,马俊杰原本希望留在伦敦工作几年攒经验的计划落空了。他被迫回国,待业在家整整2个月。
但气馁不属于马俊杰,其后,他加入央企招商局集团,从最基础的投资经理做起,开始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实现了其转行规划的第一步。
此时,中国即将迎来第三波创业浪潮,而作为创业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众创空间应运而生。“但其实当时创业型小微企业实际成功率却并不高,创业前三年内死亡率达98%左右,因此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更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持、资源对接以降低失败率。”回顾创业目的,马俊杰这样说道,“所以我萌生了创建‘孵化+投资’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设想。”2014年十月,由马俊杰担任合伙人的铂泉资本与虹口人社局及就业促进中心合作共建了“小马创业村”,成为虹口区首家政企合作的非盈利性创业服务平台。
当简单人 办纯粹事
2015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同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层面上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马俊杰的设想可谓赶上了好时机。
2015年,“小马创业村”成为了上海市首批认定的新型孵化器,第二年又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的审核,成为了上海市首批的国家级众创空间,被纳入了中国最高等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2017年初,“小马创业村”还一举拿下上海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一重要资质,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拥有所有重要资质的孵化器。截至目前,共孵化及投资企业近50家,孵化及投资的企业带动了上千名高素质人才就业,为虹口区每年创造税收1亿元以上。
“天时地利人和”加速了“小马创业村”的发展脚步,但其创新型创业服务模式才是其立足之本。不同于其他常沦为“二房东”的众创空间,“小马创业村”为创业者们就核心业务及非核心业务等均提供了完备的创业服务,比如提供创业咨询、工商注册、知识产权咨询和代理、人事法务、IT技术、营销推广、管理咨询等一站式外包服务。同时,还提供资源对接、梳理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业支持。
“目前落户‘小马创业村’的创业者分为两大类,即已接受我们投资的创业者和待观察的创业者,一般这个周期为3-6个月。”马俊杰介绍道,“未来,我们将围绕产业链垂直展开,聚焦包括新能源及环保、智能制造、科技金融(区块链+应用场景)等热点产业领域,开展深度投资。其中,智能制造领域投资将专攻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和国产替代进口。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考虑到我国对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的重视,于我而言有一种使命感,我希望能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除此之外,马俊杰还在规划着一种全新的孵化设想——投资国外项目,本土化,产业化,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孵化器合作,辅助项目从0到1,再将其技术引入上海,扶持其从1至10,并最终在上海搭建本土团队,实现在长三角范围内从10至100的产业化。
作为投资人,马俊杰常年与金钱打交道,但其初衷从未被磨灭,他坦言这条路上充满着各种诱惑,“但挣钱不是目的,坚守理想才能拓宽人生道路。当简单人,办纯粹事。”“马村长”这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