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军

2018年度卓越领袖奖入围奖获得者
2006级复旦MBA
2015级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DBA
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他带领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新创小厂到被央视作为中国智能制造企业标杆而进行报道的明星企业,从创立到成功上市只用了短短8年时间。在光伏产业的低潮期,他离开贸易领域转向实体经济;在中国制造还纠结于效率成本之时,他已率先整合产学研资源全身投入智能制造。在追逐资本热潮中,他却对投资人避而不见,深耕自身企业经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涨53.57%。

2019年1月8日,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罗博特科“)成功登陆创业板。这家立志成为工业智能制造技术驱动者的民营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新创小厂到被央视作为中国智能制造企业标杆而进行报道的明星企业,从创立到成功上市只用了短短8年时间。

罗博特科的创始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戴军是罗博特科高速发展的推动者。在光伏产业的低潮期,他离开贸易领域转向实体经济;在中国制造还纠结于效率成本之时,他已率先整合产学研资源全身投入智能制造。在追逐资本狂热热潮中,他却对投资人避而不见,深耕自身企业经营。在他的管理下,罗博特科这家高科技企业却是一家从不打卡考勤的企业。

作为企业领袖的戴军认为:对行业及市场的高瞻远瞩,出色的团队管理及激励能力,以及卓越的风险预控能力是企业领袖三大核心素养,而罗博特科的成功正得益于戴军的“不走寻常路”。

敢为人先,布局四大领域

创业前的戴军已在外企待了多年,前途可期。2006年,原本就带着职业突破期许而入读复旦MBA项目的他,真的在复旦做出了人生破局之举——他毅然放弃十余年的职场积累,辞职创业。

创业之初,戴军租借了苏州苏信大厦的一个小办公室,与合作伙伴协力创建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公司以戴军熟悉的电子领域起步,逐步转向光伏领域。

新创公司开局顺利。很快,戴军的贸易公司就成为苏州园区的纳税大户。2011年,戴军突然厌倦了这份“坐着收钱“的营生:“这样太无聊了。”

2011年,正处于光伏行业的低迷时期,但是戴军却从中看到了光伏行业自动化设备的广阔发展前景。于是,戴军果断转而投资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戴军的“偏向虎山行”让很多人惊讶不已。

“你根本拿不到投资”、“做工厂很辛苦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和好心“规劝”,戴军依旧坚持自己选择:“多数人会觉得光伏行业不好了,企业主就不会花钱买设备。而我的想法恰恰相反。我认为只有市场有波动的时候,企业主才更有意愿来购买自动化设备。因为市场有起伏,工厂订单量有起伏,工人就不稳定。工人不稳定又会影响企业接订单。所以,这种时候恰恰是自动化设备最能打动企业主的时候。”市场的反应最终证明了戴军的“逆势”而行是正确的。

从一开始戴军就将公司业务聚焦在光伏电池,电子和半导体,汽车精密零部件和食品医疗四大产业领域。“每个行业都有起伏,但这四个行业从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前途的。”至今,他们已在光伏电池、电子和半导体、汽车精密零部件领域实现盈利,食品医疗板块的布局也逐步展开。

2019年,罗博特科成功上市。这为罗博特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戴军自信满满地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在自身熟悉的四大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预见智能制造
以技术为核心打下基础

“提出中国智造这个概念,我们比政府还要早。”早在2012年,戴军就在企业内部倡导智能制造。2014年,戴军即在光伏行业内举办研讨会,呼吁光伏行业向智能化升级。戴军的前瞻性思维源自于其丰富的职业阅历。“我多年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智能化的概念在半导体行业已实施多年。我认为光伏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半导体行业应该是一样的,都要从粗放走向智能。”

决定进军智能制造领域后,戴军充分利用罗博特科长于自动化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两大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设备及智能化工厂营建的整体解决方案。至今,罗博特科的产品线已涵盖智能自动化设备、智能检测设备、智能仓储设备、智能物料转运系统及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等领域。

他们全权设计并建成了光伏行业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工厂,并成为德国大陆、博世等巨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连续多年,戴军团队的技术人员被邀请参加在德国大陆集团全球制造大会,并在会上上就智能化工厂发表主题演讲。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拥有全球话语权的“中国智造”。

他们全权设计并建成了光伏行业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工厂,并成为德国大陆、博世等巨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连续多年,戴军团队的技术人员被邀请参加在德国大陆集团全球制造大会,并在会上上就智能化工厂发表主题演讲。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拥有全球话语权的“中国智造”。

前瞻性发展理念需要依托坚实的技术基础才能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超越源自于创新”罗博特科官网上显著地表明着这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笃信和追求。这也是戴军核心企业经营核心理念之一。罗博特科在技术研发的投入上不遗余力,不仅构建了一支稳定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还拥有高端技术的5G研发实验室。“公司目前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的25%,我们计划要将比列提升到30%。”在对技术的追求上,戴军永不止步。

“奇葩”管理之道,源于对员工的信任

谈起管理心得,戴军经常表示自己的管理之道很“奇葩”:他领导的企业也会因行业的动荡导致经营业绩的起伏。但无论公司赚钱还是亏钱,企业从未裁员减薪。“我们的工资和奖金每年还都会增长。”

更让人惊讶的是,作为一家有工厂的企业,罗博特科竟然从不要求员工打卡考勤。曾有高管对这种“奇葩”做法提出异议。这类建议听多了,戴军竟然发了火。自此,“考勤不打卡”成为企业独特优良传统之一。

事实上,“奇葩”的管理风格正源自于戴军对员工的信任和尊重。小到公司员工旅游,大到股权激励,戴军实施的是以人为本的透明管理。以员工为重,相信他们,善待他们,这是戴军核心的管理理念之一。他坚信:企业的成功不仅靠掌舵者的远见,更是团队的力量使然。

罗博特科管理上的成功也印证了戴军的“奇葩”管理思想的成功。罗博特科创立至今,始终保持低员工流失率低。企业的管理也经受住了严苛的IPO现场检查的检验。“我们是十家同期接受IPO现场检查企业里唯一通过审查的企业。”他自豪地说。

全球贸易争端的加剧,无疑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但面向未来,戴军依旧充满信心。他表示:“在贸易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智造才能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罗博特科作为一家致力于工业制造智能化的企业,势必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坚信,所以坚定。戴军将继续带领他的企业前行,在工业智能化领域书写引领更精彩的篇章创新,绽放中国智造的无限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