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益辉

2001级复旦-港大IMBA校友

他是管院校友心目中有口皆碑的“牛爸”,担任“复二代”俱乐部常务理事,用心推动“复二代”俱乐部发展壮大,积极凝聚各界校友为母校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无私分享育儿经验和资讯、发起组织“复二代”主题活动,还是牵头发动校友们参与政立院区“印记永恒”捐赠项目,共计捐赠近50字。他以学院为先,以校友为上,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反哺母校,薪火相传”的奉献与服务精神。

詹益辉:用心陪伴,为“复二代”更新“成长修炼手册”

詹益辉是不少管院人心目中有口皆碑的“牛爸”。近年来,他投入了大量心力用于推动“复二代”俱乐部的发展壮大,为学院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复二代”俱乐部常务理事,詹益辉总是无私分享育儿经验,为校友们提供帮助和建议;同时牵头策划了暑假“复二代”俱乐部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公益辅导,让孩子们在享受求知快乐的同时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更是积极鼓励校友们参与学院捐赠项目,为未来教育和学院发展出一份力。他以学院为先,以校友为上,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反哺母校,薪火相传”的奉献与服务精神。

奉献源于认可,成人即是达己

詹益辉的分享和服务之旅始于2020年。在女儿获得多项国际级科创荣誉后,不断有校友来向他“取经”。为了更好地答疑解惑,他自发创建了“詹益辉学习交流”微信群,不定期地在群里分享各类有关中小学竞赛和课外活动的信息,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其他家长提供支持。

在应复旦管院校友中心的邀请加入“复二代”俱乐部微信群后,詹益辉成为群内最活跃且最具影响力的家长校友之一,在促成校友、学院互动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詹益辉表示,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复二代”俱乐部汇聚了许多优秀的校友家长,与这些有着独特且先进育儿理念的校友们进行交流,时常令他收获满满。“服务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我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大家的认可,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感激励我不断前进。”

在詹益辉的众多“贡献”中,最被校友和“复二代”们称道的要数2022年和2023年暑假期间举办的暑期古诗文公益辅导系列活动,以及近一学年每周一至周五晚开办的“数学思维”课。

在古诗文公益辅导活动中,他开创性地将“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古诗文教学中。通过了解古诗文背后的真实故事和历史背景,“复二代”们不仅提高了对中华经典诗词歌赋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不少人还在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

詹益辉强调,发现孩子的兴趣、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是亲子辅导的关键所在。知识和学习方法是“鱼和渔”的关系,“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感叹道,“每次课程结束后,有的孩子恋恋不舍,不想结束;有的孩子把饼干、糖果等零食和饮料放在我的讲台上。他们愿意把我当成朋友相处,是我的荣幸。”

反哺情深,薪火相传

詹益辉与复旦管院的缘分始于二十多年前。回忆起报到日的情景,他历历在目。去李达三楼报到的时候,我理解错楼名,跑错了地方,却了解到李达三校友的慈善贡献和捐赠事迹。校友对学院的慷慨支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015年,李达三伉俪在复旦管院恢复建院30周年时,捐赠1.1亿元人民币设立“李达三叶耀珍管理教育基金会”。两年后,两人于学校商科教育创立百年之际,再次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这些善举,像是一颗颗种子,在詹益辉的心里生根发芽。

詹益辉认为,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慈善无论金额大小,只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捐赠,都是在反哺母校,为其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鉴于此,他牵头发动“复二代”俱乐部成员们参与学院政立院区“印记永恒”捐赠项目,并将“复二代俱乐部”六个大字永久地留在了纪念墙上。经过詹益辉的不懈努力,微信群里越来越多的校友自告奋勇地捐赠,将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传递下去。

校友与学院:紧密联系,互相成就

“当我收到2023‘年度学院服务奖’的提名通知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代表了学院对‘复二代’俱乐部的认可,也意味着接下来我们可以深入推进现有工作,与更多的校友分享优质资源。”

作为复旦管院的忠实拥趸,詹益辉认为,校友与母校之间最理想的关系莫过于“紧密联系,互相成就”。

“‘校友圈’的力量对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表示,无论是在职场打拼,还是自主创业,有了母校的链接,个人能够借助集体的智慧和资源,走得更稳、行得更远。詹益辉欣喜地看到,与20多年前相比,学院对校友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上有显著的提升。“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层出不穷。校友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一次次归来中得到强化。”

对于“复二代”俱乐部未来的发展,詹益辉怀有一张美好的蓝图。得益于学院的国际化平台和的支持,他希望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为“复二代”们打造更多专属“通学路”和“成长修炼手册”,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