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MBA项目

Fudan International MBA Program

 

白宗义:欲致千里,先积跬步

两年前他还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公司的战斗机雷达通信系统工程师,每天呆在实验室里与项目为伴,从事高精尖的通信系统设计工作。而现在他却每年需要拜访上百个分属不同行业的优质企业,同时接触以色列发达的创新技术,这样的风险投资生活既充满挑战,又让他感到多姿多彩。
白宗义,复旦大学2009级IMBA学生,现就职于以色列顶尖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英飞尼迪投资集团,从事风险投资工作。短短的2年时间,他是如何从能从航天行业成功转型金融行业呢?
 
早规划、早执行、多用心
“私募工作基本就是看公司、接触项目、对项目进行考察、投资成长中期的企业。”白宗义所在的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是一家以色列的私募投资机构,除了投资企业,他们还会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用以色列的高科技技术为投资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白宗义经常要关注经济发展中的潮流、趋势性行业,每年接触上百家高新技术公司,和公司的管理层交流,这样多彩而有挑战性的私募投资工作让他得以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增值。对于他而言,现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判断力、专业投资知识,和他在复旦IMBA项目读书时建立起来的知识框架是分不开的:“在复旦管院学到的投资、财务、管理等知识,为我搭起了一个基本的金融认识框架。读完IMBA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学会整合自己的资源,并由此发现了自己的新方向。”
刚进入项目的时候,白宗义发现很多MBA学生的都想从事金融行业。“何谓金融?我自己的自身优势是什么?金融行业的详细分类?如何将自身优势与金融行业的结合?” 在一番自我分析之后,他认为高科技行业的实业背景与资本运作相结合,即“风险投资”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这样既可以结合以前工作背景,了解企业的专业背景,又可用运用金融知识对企业进行评估。” 确立好方向之后,白宗义开始找相关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白天在学校上课,没课的时候就去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而第一份的实习机会是他海投40、50份简历后得来的:“我的简历被我回来改过70多次,每次投简历我都会根据公司特点和职业特点,突出自己长处,尽量规避劣势。” 
经过第一学期寒假的实习后,2010年3月白宗义得到了更好的实习机会:高盛高华投行部、英飞尼迪投资集团等8家公司向他发出了面试通知。在白宗义看来,明确金融体系的架构和细分,循序渐进的知识与实践积累,积极乐观的求职态度,豁达自信的性格等要素对成功转换行业而言都非常重要。
 
创立MBA金融俱乐部
通过几次在金融机构的实习,白宗义发现金融行业的人脉圈对想转行进入到金融行业的发展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金融行业的工作大多是通过猎头来寻找的,而人脉圈的积累也是日后的发展利器。2010年9月,白宗义便和吕斌,董进等同学一起创立了复旦大学MBA金融俱乐部。俱乐部充分利用学校校友资源,邀请金融行业的教授、专家、校友来校开展讲座、交流会,让他们为大家分析金融行业中的投资银行、PE/VE、保险等细分行业的机会和实务;再通过线下活动,组织俱乐部同学之间、俱乐部与俱乐部之外的同学之间相互分享投资、理财经验。
俱乐部的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募新,由于俱乐部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受到很多同学的积极响应,这也让白宗义和几个同学很受鼓舞。但同时,对每一位申请者,白宗义和俱乐部成员都会对申请者进行了耐心的面谈,了解其背景及其未来规划。通过运作金融MBA俱乐部,白宗义不仅充分了解了金融行业的分支,也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组织俱乐部的活动也让他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更有50%的成员获得了风险投资,、证券研究、投行部等行业的实习及工作机会。“金融俱乐部已经为复旦MBA们了解金融行业的有效平台。”白宗义自豪地说。
聪明、勤奋、早规划、早执行,这些特质和举动帮助白宗义一步步走上了自己希望的道路。在复旦IMBA的高端平台之上,他得以有效整合知识框架,进一步提升了综合能力。通过建立复旦MBA金融俱乐部,他又积累了良好的人脉资源。从第一份金融实习,到现在的以色列顶尖投资机构,白宗义的点滴金融进阶路正可谓“欲致千里,先积跬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