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项目介绍招生新闻名师介绍课程学生活动文件下载 管院首页
 

学生成长基金-海外交流报告-姚欣林-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4级博士
2017-04-19

 

       2016年3月,我获得学生成长基金的资助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在这一年当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密歇根大学悠久的历史积淀、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多元的价值理念令我受益匪浅。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切身体会了在一个陌生国度和文化语境中生活学习所带来的新鲜、紧张和冲击,也切实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对于学生成长基金以及心系管院发展的各位学长学姐们所给予的这次机会,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在此简要地汇报我在这一年中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要从出国前的准备和联系过程说起,和直接通过老师推荐去访问的同学不同,我选择了自己联系海外导师,一方面觉得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觉得能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合适的海外导师可以获得更为直接和具体的指导,未来也有机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整理了以往阅读过的领域重要文献的作者联系方式,准备好了英文简历就开始挨个联系。本以为老师的回复周期会很长,没想到有的老师第二天就有了回复,最长的也没超过一周,有的老师对我的研究问题表示很感兴趣,但表示已经没有多余的名额可以提供了;也有的老师虽然表示不能接收我去访问交流,但是给我推荐了其他的机会。这些老师亲切友好的回复让我感到和他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也增强了继续联系的信心。历时一个多月,我收到了来自密歇根大学的老师Lionel Robert的回复,愿意邀请我去访问交流一年,并和我约定通过Skype简单聊聊。当我收到这封邮件时,内心的激动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同时也感到非常幸运,我还记得当时在Skype里紧张的差点连完整的句子都说不清楚,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地进行下去了。很快我收到了正式的邀请函和相关文件,在办理签证和相关手续的同时,我也联系好了租住的公寓,直到飞机离开地面开始朝着大洋彼岸飞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的美国之行已经开始了,不过确实是没有什么实感的。

图1 我与外导正在交流讨论

 

       历经12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底特律国际机场,室友开车到机场来接我去住地,他是来自广州的访学青年教师,问我是不是和想象中的美国不大一样。看着车窗外广阔的、略带灰黄的平原,以及近处光秃的树杈,我瞬间理解了大家对于“美国是大农村”的描述。不过当我开始习惯称呼安娜堡为安村时,我明白其中是有很亲切的含义的。

       短暂地调整后,我到学校和学院完成了报道手续,并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密大的校园位于市中心,安娜堡校区共由北校、中校和南校三部分组成,其建校200  周年的历史充分体现在校园的建筑上,古典和现代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阳光明媚的时候,漫步在校园当中,红的枫叶、黄的银杏、绿的松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树荫下、长椅和台阶上随处可以看见或在专心读书、或在热烈讨论的学生,步道上不时跑过身着劲装专心运动的学生。最惹人喜爱的就是校园里的大松鼠了,它们的体型足有小猫大小,对走来走去的路人一点都不害怕,不是抱着栗子在津津有味地啃着,就是在树上跳来跳去。密大有多个图书馆,按照研究生、本科生或者学科类别等细致划分,Hatcher Graduate Library前的广场上有一个大M,传说不能踩到,否则期末会挂科(Fail)的,想必见证了无数学子们在图书馆通宵奋斗的场景。

 

图2 清晨的密歇根大学校园

       作为访问博士生,学院给我分配了办公室,和我同屋的两位都是在读的一年级博士生,一位是韩国人,一位是美国人。我很感谢学院的这项安排,让我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他们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交流当中,不会感到自己只是来短暂访问的。另外的好处就是给我创造了极佳的英语情境,让我不得不持续地说英语。从开始的紧张羞赧到可以轻松愉快地和他们交谈,这种感受是书本上所不能获得的。

图3 在校园一角进行的博士研讨课程

       每周二下午的时间是最令人期待的了,学院的博士生们组织了CommuniTEA(茶会),大家都会走出办公室一边品尝甜点一边愉快地聊天,老师们也很积极地加入这个活动。访问期间海外导师没有硬性规定我需要选修课程,我在下半学期参加了一门以理论探讨为主的博士生研讨课。研讨课以阅读经典文献然后课上讨论为主,由于规模很紧凑,总共只有8名博士生,每位同学在课上都有充分地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尽管课程的阅读量很大,我看到每位同学准备的都十分充分,在讨论中有的同学不仅对于指定的材料有充分地把握,还能旁征博引支持自己的论点或者提出质疑,令我十分佩服。课堂氛围也十分融洽,遇上好天气,教授会带领我们走出教室,在校园中找一块安静的草坪围坐起来讨论交流,真让人心旷神怡。

       回顾这一年的交流学习,真的是收获颇丰,一方面和外籍导师以及国外的同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提升了自己英文沟通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还记得刚和海外的导师以及同学接触时的紧张羞赧着实让我苦恼了一阵,但他们的热情包容让我逐渐积累了信心,在和他们不断深入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融入不同文化、了解彼此的故事来搭建理解的桥梁,培养合作的习惯。这些也都得益于管院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和理念,让我能更快地适应在美国的学习生活。除了学业,在美国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从美东到美西我饱览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在大雪纷飞中和中国留学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对自己的厨艺更是信心满满。这段美好的经历已经成为我成长的宝贵养分,更激励我去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

 

CONTACT US | LOCATIONS | LEGAL | PRIVACY | SITEMAP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4 复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2463号-1 沪公网安备11010602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