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左,梦想在右——“朝阳行动”活动纪实(二)
2014-09-04

初秋的清晨,霍邱县清冷安静。伴着一丝丝凉意,刚刚结束军训的2013级复旦管院本科生,前往临淮岗中心学校。

在这里,复旦管院的师生与当地学校师生共同举行了“201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安徽霍邱教育实践基地成立暨共建仪式”。复旦管院吕长江副院长介绍了朝阳行动的意义和价值,“从今年开始,管院的学生和霍邱县的学生们将共同学习、发展、成长。朝阳行动,是一次具有生命力、影响力、对未来有贡献力的行动。”

吕长江副院长还代表复旦管院向临淮岗中心学校为代表的四所中小学颁发了“教育实践基地”牌匾,并捐赠了15台电脑和2000套由复旦管院校友提供的晨光文具。

仪式结束之后,各个支教队的成员分赴临淮岗中心学校、临淮初中、双门小学和莫店小学开展紧锣密鼓的扶贫支教活动。

破冰活动开始,同学们通过集体游戏迅速熟络起来。一起做手工,一起拼图,两颗紧紧凑在一块儿的头,两个越来越熟悉的人,一个越来越熟悉的集体,靠得越来越近的心……管院学生邀请一对一结对子小朋友共进午餐。下午时分,还旁听结对同学上课,更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另一边,实践导师与所在支教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召开了座谈会,四所支教学校校长为实践导师们介绍了当地教育的现状和困境,复旦管院的教授们与他们一起交流了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经过第一天的相处,管院的同学们感触满满:

“他们上课时大多都很专注认真,偶尔回头对我们会心一笑,让我心里顿时一暖,然后也给他们报以笑容……”

“孩子们都好可爱,争着把座位让给我们,很活跃,不过一到上课发言的时候,就怎么都放不开。”

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发现的问题,也和导师一起构想如何有效地帮助当地的孩子。

晚餐后,已在霍邱县支教10天的硕博学生和本科生分享了他们的支教心得。学长学姐们表示,如果能帮助当地学生培养一些如记笔记之类的学习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另外,帮助开拓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更有希望,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分享会后,各个小组总结了当天活动,并对次日的梦想课程和融合方案进行了讨论和修改。

今天是一个开始,同学们虽然疲累却都记住了小学墙上的标语——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明天又是充实的一天。

李可:开营仪式上,吕院长谈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我开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好,作为一名青年人,应该有担当。

史晓东:今天是到霍邱的第二天,见到了我的结对的小伙伴,挺内向的一个孩子,有着属于这个年龄的对未来的迷茫。或许我在这几天并不能使他的成绩提高多少,但我希望在他心里埋下一颗梦想种子。

汪颖颖: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唤醒孩子们心中的梦想、自信和勇气,让他们可以更加坚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曹润青:今天是第一次与结对子同学见面,他们的纯真与活泼让我很感动,但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这些孩子需要关爱。如果他们一直对学习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将来可能失去选择生活的权利。短期支教,也许无法改变什么,但是,我会努力,尽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