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行动”特辑:远方的妈妈,我爱你
2015-05-12
2015年5月10日母亲节,我院33位参加“朝阳行动”的2013级硕博生在霍邱县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向远方打工的妈妈们说:“妈妈,我爱你”。

霍邱县临淮岗乡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一年只见到妈妈一两次的不在少数,“每年过年的时候,妈妈会带着礼物来看我。”他们最想说的话就是,“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很想你。”


在大兴小学的美术课上,黄艳艳老师教孩子们画康乃馨,做明信片,小小的卡片上载满了五颜六色的感情和对妈妈满满的爱:“妈妈,今年暑假一定要回来看我呀,我会很乖的……”,“妈妈,虽然您陪我的时间不多,但我还是很爱你”,这样的句子很多很多……
在临淮中心学校,支教队员们为学生介绍了母亲节的由来,小朋友们都积极回忆了与母亲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和瞬间,回忆了自己为母亲做过的一件件暖心的小事。美术老师徐欣晗在周六的“融合活动”中教孩子们折纸,一朵朵康乃馨盛开在教室里,承载着对妈妈浓浓的思念和甜蜜的祝福。



在临淮初中,支教队员们为七年级2班的学生准备了有关母亲节的沙画视频,随着《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音乐声响起,同学们慢慢沉静下来,认真观看视频,有几位 同学更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随后,在感动而温馨的氛围中,大家纷纷拿起画笔给妈妈送上最诚挚的祝福,连平时活泼好动的男孩子都静下心来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对妈妈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也为自己平时不懂事让妈妈生气而感到后悔自责。
七年级2班张志媛的画中,在夕阳、晚霞和草地的映衬下,相携归家的母女成为了最美的风景,只要有妈妈的陪伴,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




在周日的家访活动中,硕博生们来到了临淮初中七年级1班邢维芊的家。邢维芊是一个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她妈妈敞开心扉和我们聊了很多关于邢维芊的事情,她说,“往年我们都是在外地打工的,今年由于家里要盖房子才会暂时待在家里。”说到这里,她感概万千,深情地说:“邢维芊总是说她是留守儿童,每次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她都大哭舍不得我们走,其实我们也不愿离开家里啊,只是为了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好地物质条件,希望可以让她上到更好的学校。”大家都被这深沉的母爱打动了,把邢维芊在美术课作的画给妈妈看,妈妈眼睛里含满了泪珠,她还说起有一次邢维芊画了一幅画给她,她一直把那幅画留在身边,想女儿的时候就会把画拿出来看看。千里之外的恩情,无不让人动容。


时光飞逝,跟孩子们相处已逾一周,城市的喧嚣似乎是很久远的事了。每天面对学生们朴实纯真的笑脸,硕博生们似乎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代。他们在课间的时候,跟学生们一起放声唱歌,在台上蹦蹦跳跳教他们跳喜羊羊,上课时读课文读到自己潸然泪下,另一个不熟悉的热情肆然的自己在悄悄觉醒。那些年没想到的、没来得及做的、不敢做的,在这里,这个讲台上都找到了圆满。



第二届“朝阳行动”已日程过半,同学们从一开始上课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坦然自若,都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柏进:支教生活充满着新鲜感,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冲散了身体的劳累感。关于上课过程中的一点感想是,我们要学会置身于小朋友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揣摩他们的心理。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道理、浅显易见的知识,可能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并不那么容易。做一名优秀的育人者,需要有很多的耐心和换位思考吧。
张悦:走进教室站上简陋的讲台的第一瞬间,笑眯眯的小女孩抓着鲜花一朵一朵插到你们手里,没有一点点防备,既被这直接的热情打动,又好想像老师一样告诉她路边的野花不可以乱采。

饶婷:今天给班里的孩子们讲了母亲节,发现这里的小学生都特别懂事,他们会给家里做好多的家务,第一次被他们感动到了,但是在感动的同时也会觉得心酸,这就是所谓的“穷苦的小孩早当家”吧!
刘雅琛:在看到学生一点点的进步时那份喜悦和欣慰都让我想到我的老师,他们是否也曾为了我的成绩而骄傲着,是否也曾为我的调皮而烦恼着。回忆往昔成长路上陪伴扶持我们的老师,真诚地说一声:老师们,谢谢!

朝阳行动简介
“朝阳行动”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的本硕博扶贫支教活动,是本硕博培养方案中必修的实践学分要求。从2013级学生开始,所有本科生在大二、硕博生在研二必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扶贫支教活动,藉此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朝阳行动”名称源于“旦余沐於清源兮,晞余发於朝阳”,寓意该活动是充满爱心、希望、令人温暖的活动,愿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前景璀璨。
朝阳行动网站:http://www.fdsm.fudan.edu.cn/young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