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项目介绍新闻名师与奖项学术研究培养与课程学生活动合作院校管理文件 管院首页
 
马国良:《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Split-share Structure Reform》
2016-06-07

在感悟中成长——复旦大学曦源项目结题感受

从去年5月份申请曦源课题以来,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曦源项目的感召下,在敬爱的朱振梅导师的悉心关怀指导下,我较为完整的经历了会计研究从提出问题、阅读文献、整理数据、计量回归到结果分析的一整套过程。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就研究的整体流程而言,我确实地感受到了曦源项目带给我的学术认知和改变。

一、我的曦源课题开展过程

虽然正式提交申请是去年5月份的事,但实际上从我选修朱老师的《会计专题研究》,就已经对会计研究的相关课题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学习研究兴趣,遂大胆地向朱老师进行初步学习和研究提出了申请;课程以论文的形式考核,而我所选择的题目,正是曦源项目的课题——会计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关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曦源项目是对我的《会计专题研究》专题课程的增补和进益。

导师朱老师对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论从开题报告的形式上,还是后期数据处理、结论分析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尽心尽力的辅导和提示。

开题报告的写作和提交并相对轻松,这主要得益于《会计专题研究》课程学习的良好基础,和课程中学到的会计研究的相关领域、基本方法都是进行研究之必须。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用来阅读文献和搭建框架,在当时看来,将文献的结论加以整理,结合中国的特定情况,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

坦白说,开题后的一段时间,我是比较放松的,并没有像开题时全神贯注地扑在项目上,一是因为课程比较繁重,分身乏术,二是当时计量方法的掌握并不扎实,甚至不能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快弥补了我计量方法运用上的不足和需要,而曦源项目课题研究,恰逢其时地给我提供了将统计分析的方法和会计研究课题进行结合的有益学习机会,这对我来说是相当宝贵的。

第二阶段的“攻坚”和中期报告联系紧密,朱老师和我都希望中期报告至少要提交基本结论,而不应继续停留在文献和模型建立及分析阶段。因此相当一段时间,我是在整理数据和做回归分析的,SAS程序前后重写了三遍,每一遍都和前面的版本大有不同,在次第精进的过程中终于提出成了比较宝贵的课题程序。其间,朱老师给我的研究提供给的先进工具支持包括代码支持,winsorize宏,分组回归,stata控制异方差等等,使我受益匪浅,视野开阔。

中期答辩期间,评委徐老师有针对指出了我的模型搭建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这为我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期之后的一段时间,我进行了反思,把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总结,在结项时进行解决并加以完备。我的曦源项目课题在6月初结项。

二、曦源带给我的感悟和成长

曦源项目是我较为正式地接触学术的第一步,不论结果如何,我都十分珍惜。它带给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值得我用心感悟和记录。

按照项目开展的过程,一步步来看。最初的感受来自于文献的学习和认知,刚开始读文献的方法相对简单,就看摘要和引言,有时会阅读文献综述,最多再加上结论。当时的目的只是为了知道一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至于怎么得出的结论,存在什么问题,则没有经行深入探究。这和当时我的计量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模型都看不懂,方法也不知道,必然导致文献阅读出现障碍。现在反思,文献阅读实际上是学术研究中极重要的部分,没有文献的支撑,就不知道学术界研究的情况,就没法跟研究者对话,甚至连研究话题也想不出来。而阅读文献更不能泛泛而读,至少要选出几篇关键文献精读。这是我在项目进行到数据分析的时候才到的感知和体会到,开题时的泛读使我不得不重新返回文献,重新整理方法和模型,学而时习之的用功,终是我的研究事倍功半。

模型的搭建是要解决的第二个棘手的问题,直接套用现有模型会使研究失去意义,做重复工作;必须创新思维,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会计专业短相对来说有短板板。但别无他法,进行专业需要的恶补,因为没有会计理论的支撑,框架很容易就遭到了评委的质疑。

数据处理方面我的感悟也非常多,得益于自己对所学专业的执着精研(自认为如此),我前后三遍修改代码,把最初条理不清的代码整理到后来结构分明,不仅让我对数据处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让我理解了学术研究中数据和方法的相辅相承关系。

最后,我的课题研究结论的得出,细致到对关键变量符号、大小、显著性的讨论,让我感受到学术研究对严谨的极高要求;另外,写作上,从我最初完成初稿,到朱老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修改,更让我见识到了学者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论是格式、措辞还是行文,无不要求规范严谨、精当妥帖。

三、致谢

综述以上,在亲身参与复旦大学曦源项目的开展研究过程中,是朱老师第一次把我带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让我发现了自己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朱老师更是严格要求、细致入微地指导我进行项目研究,甚至在自己最忙碌的时候,也抽出时间来帮我指导项目;在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朱老师更是对我耐心指导,我十分庆幸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她对我的帮助我将感铭于心。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每当我的学习研究遇到挫折时总是能给我最坚强的支持和关心鼓励,让我坚定的走下去做好要做的每一步。

最后,必须再次感谢曦源项目本身,正是复旦大学提供的曦源项目课题本身,让我发现了我原来也有学术研究的兴趣,这足以改变我的人生规划。

 

CONTACT US | LOCATIONS | LEGAL | PRIVACY | SITEMAP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4 复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2463号-1 沪公网安备11010602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