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年底全面开放,中国准备好了吗?
—— 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商学院副院长连大祥博士携手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李小加先生做客管理前沿论坛

弹指一挥间,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已经有五年了。按照WTO规定,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渡时间将于2006年12月11日期满,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28年后最后一个未开放市场——金融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中国准备好了么?中国的企业将如何规避种种风险?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意义何在?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股票资本市场的运作态势如何?三大中资银行的成功引资融资最终在香港上市的意义何在?今天,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商学院副院长连大祥博士携手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李小加先生做客复旦管理前沿论,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
 
连教授对风险、投资、管理风险以及风险规避和管理的基本概念作了阐述,并对传统金融观念和现代金融观念对于风险的不同规定做出解释,他说投资和避险的界限其实并不明确。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境外资本纷纷涌入,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一部分外向型企业,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的企业必须对风险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买保险并不是为了要生病,而是因为怕生病;风险管理也是如此,其目的不在于对风险的渴求,而在于藉此更好的规避风险,以求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李小加先生首先对中国股票市场2006年的发展状况作了回顾,他指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为股票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时,大规模境外资本的涌入也成为股票市场持续走高的主要驱动因素。回顾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的运作,其主要呈现三大特点:消费一类股票呈几何增长趋势;大盘股表现极为突出;与人民币升值相关的个股大幅上涨。
 
李小加先生说,2006年是银行年,是银行业改革,银行上市的大年,而中国的银行正在扮演着引资融资“代言人”的角色。随着稀缺性的与日俱增和国际市场对中资银行的日益看好,中资银行战略引资的条款越来越有利;而中资银行在网络、资产、关系以及品牌上的优势决定了中国银行的控制力在短期内不可能被外资银行打破。
 
面对今年年底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大趋势,李先生强调,我们不应该盲目悲观,正如近年来面对中国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的态势,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一样。
 
连教授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后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大学,现任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商学院副院长,主管国际事务。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金融学、经济学以及统计学,在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建树颇高。
 
李小加先生是一位备受业内尊敬的资深银行家。他于2003年加入摩根大通,总体负责摩根大通在华业务。李先生拥有逾十五年的企业融资及顾问经验,曾经主持牵头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讯鞥重大海外上市与发行。摩根大通是全球顶级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同时也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公司之一。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一银行以后,成为仅次于花旗集团的全美第二大银行。
   
此次管理前沿论坛是“为你我喝彩”2007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的系列活动之一。除了邀请到连大祥博士和李小加先生做客管理前沿论坛以外,本次年会还邀请到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张汝京博士做客万事达卡管理大师论坛,并将组织人文复旦系列讲座以及一系列的校园课堂体验活动。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06年12月18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