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与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顾建忠一行莅临复旦管院政立院区交流。复旦管院党委书记陆雄文、副院长郑明等学院各系教授代表及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团队热情接待。三方围绕“科创赋能,共话未来”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分享各自在科创领域的实践探索和成果,并就推进嵌入式生态融合、共建科创服务新范式达成共识。
陆雄文:以管理赋能科创,构建原创科创教育生态
陆雄文回顾了复旦管院在商科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并重点介绍了学院近年来面向科创的战略转型。他强调了2020年提出“无科创 无未来”理念的时代背景,复旦管院作为全球一流商学院,以管理赋能科创是历史必然使命。陆雄文指出传统商学教育已难以满足科创企业的成长需求,科创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他们面临特殊的痛点:科创企业创始人大多是科学家创业,对管理认知甚少;他们需要巨大的研发资金,不符合目前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他们对于产品市场化缺乏系统性认知等等。
陆雄文指出:“所以这些东西我们不去研究,不去做调研,不去把它变成课程内容,就没法去帮助科学家去认识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当时一个重要的转变,我们要为未来企业培养优秀的科创领导人才。”
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主任岑岺介绍了复旦管院5年来在科创教育领域的探索成果,她提到:“科创企业成功的概率比传统企业更小,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以自身的专业性和角色定位帮助科创企业提高创业成功率。我们以科创企业需求为核心,科创加速中心作为超节点,通过“四位一体”的科创赋能加速机制,同频共振、链接催化,最终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科创生态。过去5年,复旦管院已培养辅导过1400多位科技创业者,赋能1000多家科创企业,逐步形成了科创管理人才高地。”
袁国华:打造科创投资五大矩阵,推动嵌入式合作新范式
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结合国有资本战略使命,分享了公司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面的实践。他表示,上海国投构建了与创新链、产业链相匹配的特色基金矩阵,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上海国资母基金为主干,重点产业赛道子基金、CVC基金、并购基金等为分支的特色基金矩阵。通过科创策源、投后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覆盖项目发现、投资培育、产业导入的全链条生态,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
袁国华表示,复旦管院与上海国投公司共同以繁荣科创生态为使命,应深化协同,联合开展基金经理科创认知课程,提升团队专业能力、使命感;共同开发企业成长性测评模型,为企业提供“全科诊断+专科解决方案”;推动三方资源链接,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希望与复旦管院、上海银行实现“生态型嵌入式合作”,共同提升上海科创生态能级。
顾建忠:从金融支持到生态协同,共建投贷学联动机制
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顾建忠分享了上海银行在科创金融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复旦管院“无科创 无未来”的理念高度契合,上海银行较早布局科创金融,致力于打造以“早、小、硬”为特色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并通过“股债联动”产品的创新,弱化传统抵质押的担保方式,切实支持早期科创企业发展。
顾建忠建议,三方未来可在“投贷学”深化协同,探索“学联贷”创新模式,重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友科创项目孵化。同时联合开展企业家沙龙、产学研对接等轻量化高频活动,推动资源精准匹配。他表示,上海银行愿成为复旦管院科创生态中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者”,共同助力科创企业跨越“死亡谷”。
共创未来:迈向“产学研投贷”一体化新范式
2020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科创战略。五年来,秉持“原创、专注、务实”的教育情怀与科创理念,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开展科创企业管理研究,以管理赋能科创,打造全链式“复旦科创企业领导人才系列项目”,从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共性需求出发,搭建科研、投融、产业及企业服务科创赋能生态,帮助科技带头人成为优秀企业家,从而成就科创企业。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三方合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未来,复旦管院、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银行将围绕共建企业测评模型、定制化课程体系、联合产业研究、投后服务赋能等方面展开具体合作,共同构建“在一起,创未来”的科创服务新范式,为中国科创事业发展和上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