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跑步有个约会
小编按:
Newsletter跑马日记的征集令一出,立刻在广大校友和同学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小编认真读了每一篇来稿,无论是只言片语的跑步心得,还是滔滔不绝的跑马故事,无不饱含着大家对跑步运动的热爱、对马拉松精神的坚持,对生活的乐天态度。在此特别感谢每一位来稿校友和同学的热情参与。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将在读同学的来稿编辑成专题发布在网站上,校友的来稿将刊登在下一期Newsletter中。人生路漫漫,我们一起跑!.
只言片语说跑步
蔡丽琳:爱跑步,爱健康!
2012级复旦-港大IMBA学生
从来不是个运动型的姑娘,来读书前每天只是上班,逛街,睡觉,从不运动。开学后,文体活动何其多-羽乐会,足球队,乒乓赛......在过去的一年多中我成长为一名全能的三脚猫型选手,旱鸭子如我居然学会了游泳,而跑步,亦是一项新的运动爱好。
好多民间组织的跑步团里不乏高手,能轻松跑下半马全马,我自知基础薄弱,无法参加长途比赛。然而尽管运动细胞差,协调能力不佳,晚上沿着小区跑几圈依然让我收获满满--无需跟别人比较,你要战胜的是昨天的自己!
爱跑步,爱健康!感谢复旦让我的生活如此充实,感谢小伙伴们的激情时刻督促我不忘锻炼!
李步云 :风和日丽去跑步
我会选择一个晴朗明媚的好天气,去户外风景比较优美的地方,穿着舒适的鞋和运动衣去跑步。我会设定好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在跑步时想一些给我带来好心情和正能量的事情,这样才能中和跑步的困难和艰辛过程,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整理纷乱思绪。但是更多时候我什么都不会想,彻底的放松身心,如果不想跑了,就想想自己瘦下来的样子,激励自己坚持下来。
李如春:跑步让我更自信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行政工作人员
跑步让我获得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爱上跑步,爱上一个更自信的自己~
齐兆新 :在复旦,再次跑步
2012级复旦MBA学生
跑步,对我来说,是另外一项运动的需要,因为喜欢打羽毛球,而这项运功又需要良好的体能。去健身房,太奢侈了,也没什么必要,就在家边的体育场里跑跑。对于跑步,没有什么特别的喜欢。
小时候,因为妈妈是清洁工,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去工作了。我有时也凑热闹早起,出去跑两圈,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大,路上有时会碰到工作的妈妈。她会喊,早点回去,按时上学。我听到她讲,就飞快的跑开了。
现在,早上也不跑步了,但是上班时,在小区时碰到收垃圾的车,总会想起小时候辛苦的母亲。
在管院读书,关注了很多教授的微博,他们有时会兴奋的谈起跑步的核心“减肥”。有时,课间休息时,他们也会高兴的说,昨天晚上又在操场上刷了多少圈。很多女同学也在微信,贴出他们的跑步轨迹,消耗的卡路里。能看出来,他们对跑步的热衷,对生活、对复旦的的热爱。
也许,我也会爱上跑步。
任广:在长跑中超越自己
2011级财务管理硕博连读学生
我自己就是一个长跑的爱好者,一周一定会抽出时间来进行三到四次的跑步锻炼。跑步对我而言,不仅仅能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让我能够安静的思考。在一个个宁静的夜晚,戴着耳机,一个人奔跑在郁郁葱葱的校园里,秋天的时候还会有树叶掉落在我的身上。这样的情境让我感觉非常惬意,能有机会抛开平日的世俗和纷扰,不去想学习成绩怎么样,工作中和领导同事的交往情况如何,在这个只有我的世界,能够天马行空的去想很多事情,整个人都会变得开朗和幸福起来。
跑步让我感到很有意义的另外一点在于,这是一个不断挑战和战胜自己的过程,尤其是10公里以上的长跑,到了后半段,你一直在和自己竞争,每跑一步都觉得大汗淋漓,脚步很沉重,但你要不断的克服脑海里想要放弃的欲望,努力的说服自己,每一步都是新的成功,而最终冲向终点的那一刻才是让我最骄傲和感到自豪的时刻。通过跑步,我不断磨练着自己的体力和意志,也不断的为了让我在未来走向更大的成功不懈得奔跑和努力着。
孙程:从相辉堂跑向未来
金融硕士财务管理专业
爱上跑步,是来到复旦以后的事。本科的时候懒懒散散,哪怕春光再美,天光再好,都不愿意出门动动,宁可宅在宿舍里打游戏,胖成一朵忧郁的胖子。
读研期间,开始渐渐喜欢上跑步这项运动。天气好的时候,晚上七八点钟,换上短裤,运动鞋便出门了。开始时绕着操场跑,后来绕着相辉堂跑,只是因为相辉堂前面有更多漂亮妹子。一圈又一圈,慢慢喜欢上这种脂肪在尖叫在燃烧的感觉,不知不觉已成习惯。
现在已经是研二下了,转眼又要毕业了,没有办法再在清冽的月光下绕着相辉堂前面跑步了。但我想我还会在陌生的城市继续跑下去吧,为了感谢那些复旦教会我的事。
项迪铭 :一个跑马者的充实
2012级复旦-港大IMBA学生
跑马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在一年多的系统训练后,成为一个自己都没有想到如此轻松实现的平常事……回想这一年多来,很是认同: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看似跑者是一个孤独的人,其实跑者都是感受当下的、直面自我的生活行者,这样的行者表面是孤独丈量着世界,却是用脚拉近着面对自我内心以及面对他心的距离。
当3月39日上午11点多,伙伴们分别都跑进2小时30分的苏马半马兔子目标,跨过终点时,那20多公里的每1公里都似乎感受着彼此心跳的节奏,而这种友情是用了20多公里的默契沉思所感召出来的。那一刻每一个跑者都是充实的,即使一个人冲击过终点,还会孤独吗?
我的跑步故事
段明佐:我的上马之旅
2012级法硕学生
一周前的12月1日,本着“跑不了就走,走不了就撤”的原则,去上马打了个酱油,42.195KM的距离,净用时5:44:11。确实非常慢,但完成了6小时关门时间内完赛的目标。
7点鸣枪,所以4点半就起床,进入校园就看到个哥们背着个马拉松的袋子匆匆走,到了地铁站发现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这是10号线的终点站,在终点站发现这些跑马的人还是有点点意外的,车上人陆续增多,大部分是跑马的,个别的应该是赶火车什么的吧——谁没事会赶5点半之前的第一班地铁啊……到了南京东路地铁站,已经满满当当是各地来的跑友了,恰好碰到复旦的几个,于是挥着旗子组团出战。一路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找到了存衣车,整理东西,发现悲催了,没有带放手机的臂带。口袋里已经装满了东西,实在不想握着手机去跑,只好放弃手机。6点多还是比较冷的,时间还早,老早脱了衣服就只有挨冻的份了,于是在存衣车周围耗了一二十分钟,时间差不多了,脱衣服走人。已经把要穿的穿在里面了,所以只需要脱不需要换。
且不说霸王跑的,正式通过报名的就三万五**,这么多人挤呀挤呀挤,我排在前半部分还用了将近5分钟才到起点线。一路上不停听到有人说“哇哦~复旦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个女生在后面说“哎,校友哎”“要不要打个招呼”“哇!全程!”当时为什么不打个劫,要她们把IC,IP,IQ卡统统交出来……
一路上两边总有“dama”在欢呼鼓励,人家这样,咱也不能装傻不是?于是前半程一路拍着“dama”的手过来……到了十五六公里的地方,感觉脚要起泡了,腿也有点要抽筋的节奏。——我脚很容易起泡,看到有说涂凡士林的(没买到凡士林,买了点甘油带着),贴了创可贴,从磨坊上学着脚底垫上泡沫双面胶,事实证明还是有效果的,除了黑了个趾甲之外,比上半年的半马好了很多——然后跑跑停停十几公里,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Pink妹,Pink妹上衣前面一个很大的“Pink”,她戴个大耳机,手里拿着手机,穿到小腿的袜子,停下来歇一阵,又咬牙切齿跑一阵,蛮好玩儿。Pink妹一路上与我互相超越,不过最后十几公里我完全走的,还是被超越了!也是在中间十几公里遇到了张毅(复旦跑步协会前会长),他竟然在我后面(当然了,他要去冲成绩早跑前面了)!就这样晃了十几公里,最后十几公里彻底跑不了了,脚上有泡,左脚拇指疼,腿也有要抽筋的感觉,勉强动一下腹部有些疼。从30到终点的12.195km用了2小时……
跑完之后发现其实也没那么恐怖,起码我第二天7点还是照常起床了。当然了,从来不锻炼的老宅还是不要玩儿,有报道说杭州一哥们8年不锻炼,夜跑了3km突发疾病了。虽然我也没怎么练,平时也就10km左右,8月份的10km没跑下来,两周之 前的5km,等我跑完的时候,终点都没人了。现在看来,平时还是练太少,好在不求成绩。
有人说打死也不去马拉松。我很奇怪这种想法。这种环保健康大众的活动为什么不去打个酱油呢?全程太远,半程也不近,10km,5km总可以吧?人生很大程度上是体验,什么感觉只有参加过的人才会体会。很多事情我们需要自己做主角,起码把自己当主角融入进去,而不是旁观别人的精彩。
张越 :跑道如人生,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
2013级金融硕学生
从大一开始,我爱上了跑步,那是2009年。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经历了高三一年整日埋头苦读、毫无休闲生活的日子,体质下降很快,我需要通过跑步强身健体、保持身材。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系里最优秀的跑步健将,所以我们经常在傍晚追随着追风社(跑步协会)的脚步,驰骋在广阔的校园操场上。开始的时候,四五圈就经常使我累得够呛,但是随着一天天的成长,我觉得脚下的跑道似乎不再那么长了。
大四时,我们从仙林搬到鼓楼校区,虽然好朋友专注考研,无暇常常陪我奔跑,但我的跑步梦想并没有终止。现在回忆起来,大四还是我最念的跑步时光,每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实习下班回到校园,身边青葱美丽的风景常会使我满血复活。我热爱这片神奇的净土,清新的空气、浓密的树林、还有晚风徐徐掠过脸颊的凉凉快意——我为这片土地而倾倒。也许太多的压力需要释放,对我而言跑步是放空自己的最完美的方式。
跑步时,我很少带着iPod。大自然的声音是最美妙的,我更想听听我的周围发生了什么,所以一边跑时我还会一边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看着空中漂浮的白云、自由飞翔的鸟儿,身边熙熙攘攘的学生、相濡以沫手挽着手散步的伉俪。自始至终,我喜欢提起精神,竖起耳朵。我喜欢将身边的风景甩在身后,我喜欢挑战自己的感觉。每天不同的节奏,或快或慢,都会让我兴奋。我不计较跑了多少英里,也从来不会因此纠结。我在乎的是跑步时的感觉,我喜欢聆听脉搏的跳动,喜欢感受身体的变化,喜欢能量汇聚到体内的感觉。
跑步时,有时候脑袋会是一片空白,而有时候思想仍在运转。无论如何,跑步给了我很多灵感,简简单单的过程,更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金城武说过每次失恋后去跑步,会让自己变得比较不容易流泪。暂且抛开失恋这一话题,我觉得跑步在将泪水转化成汗水的同时,也将心中的一团乱麻解开。虽然泪水和汗水99%的成分相同,但两者却赋予我们不同的心境。大多数时候,我们因痛苦而流泪,却能通过汗水赢得幸福。
而今,2014年,距离最初开始跑步已经四年多了,城市变了,周围的人也变了,我寻找到了一片新的跑步净土——相辉堂前的草坪。此刻我想说的是:尽管城市庞大、冷酷,但对于奔跑者,哪里都有沃土,哪里都适合奔跑者的梦想生根发芽。跑道如人生,我们永远是胜利者,只要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
周丽华 :跑步改变生活方式
2013级复旦EMBA学生
跑步改变生活方式,您信吗?我信了,因为跑步正在改变我的生活方式!
其实来读复旦,不仅是源于家人及很多朋友和复旦诸多的渊源,还有是我的戈壁梦!自从一次无意中看过的戈壁精神片,那漫漫沙漠,沙漠中的那群人,共同吼唱的“怒放的生命”一直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但是整整13年没有运动的我,多次办健身卡,却发现一切都是冲动,而最终冲动止于行动。我告诉自己这次我不要给自己留各种借口各种退路,于是我散布了“明年我要走戈壁”的宣言,在戈友师兄的帮助下找到了“复旦戈友”的组织,完成了我今年做的最正确的第三件事(第一件:提前一年读复旦;第二件:幸运的成为小二班的一员)!因为怕热也同时惧怕运动带来的辛苦,本计划9月1日开始成为我神圣的运动起跑日,然而吴子富师兄(连续三次戈壁)的三次鼓励锤炼-----他批评我:如果夏怕热,那么你会秋怕燥,冬怕冷,春怕潮!他鼓励我:何为戈壁精神: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只有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你可以这么棒!----终于8月22日我在戈友群里弱弱的发声签到8月24日的测试!沈湲师兄建议我可以23日提前跑一次感受下。于是中午买了2套装备(之前因为不运动没有任何的装备),晚上在一群部队老友聚会中滴酒不沾7点离席,原因是跑步训练,被骂个半死,只为了和沈牛师兄的约跑承诺!
8月23日----我的第一次“处女跑”!见到传说中的沈牛师兄,果然憨憨的脸上老黄牛般慈祥的微笑,让我轻松不少,沈牛师兄又鼓励:哎呦,一见你的身材,果然是跑A队的苗子啊!-因为不熟悉,没好意思太不见外,呵呵回应:哪里哪里,都是徒有虚表而已!心里嘀咕“忽悠,纯属忽悠,这么“虚伪”的话都说的出来!”又见了“村长”,心里嘀咕“跑步的都有点黑啊”!开跑了,沈牛他们俩左右陪跑,跑了300米我已经喘的不行了,脑袋开始燃烧,告诫自己要坚持坚持,虽然菜也不能太菜!跑了一两公里,脑袋又晕又热几乎要爆炸,口鼻齐用也来不及呼吸,身体很难受,心里活动很丰富:后悔自己为何封了退路说要明年走戈壁,还来得及反悔吧?来不及了,话都说出去了,呜呜。恨不得甩自己两耳光!明天明天测试咋办,脑袋再油锅里炸一次,额,额。。。实在跑不动了,抱树干呕,而沈牛和村长一直抱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一直耐心的陪着我这个菜鸟,相信这是他们陪跑过菜鸟中最菜级别的吧!我和沈牛/村长师兄说:您们先跑吧,我自己一个跑会,别耽误你们。其实当着他们的面我实在抹不开面子逃跑,想支开他们悄悄的溜走,但是他们好像是知道我的小心思或者是他们都是绅士,一直左右陪伴----所以有时爱面子也是好事, 才让我的第一次没有放弃!到了三四公里,我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拿出我的杀手锏“师兄,其实老实说,我有哮喘,祖传的,我实在不行了”,这时沈牛师兄如同一个包青天“我看你现在主要是心肺功能比较弱的问题,和哮喘没有关系”,他又看看我严肃的说“如果你的肚子再小点的话,可以跑的更轻盈些”----额,擦汗,心里想“拜托,我是女生,留点面子好不好”。跌跌撞撞,总算花了40分钟完成了我的第一个5公里!再此,感谢沈牛师兄一直耐心的鼓励和陪跑,感谢村长“耐着性子”默默的陪跑!
我的每月任务“120公里”!----这可全拜我们杭州分队队长周嘉恺所赐!9月份作为我的第一个月,报目标,嘉恺报“150公里,LLL”,我一想,队长报了150公里,那么我120公里---平均每天4公里,按每天5公里,还能休息几天处理应急事情。结果我9月份的目标“120公里,LLL”,以后每月目标一直也脸面降下去。等我和我班其他菜鸟会合时,才发现她们的目标是50/60,呜呜,不会吧,可不可以拿橡皮擦擦掉修改下啊!于是出现了10月份最后6天还有58公里的任务,出现了雨中跑步15公里回家,老公小孩惊讶即不可理喻的看着落汤鸡的我囔囔的说“我去跑步了啊”!再此感谢嘉恺队长的高标杆,让我一直上去了没有下来过!
我的“9/19壹基金30公里跑山”----这也是拜我们嘉恺队长所赐!完全是心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路,不怕菜鸟菜,充分相信菜鸟!而这个菜鸟不光菜,还是个很傻很天真的傻鸟!5公里,好远,39公里是什么概念呢?没有概念,算了,不想了,反正肯定更远!但是嘉恺领队还是非常明白菜鸟就是菜鸟,可以充分相信,但是不能成为队友拖累团队。于是我和前天晚上我邀请临时替补的蒋岳祥(原浙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及两个新队友(戈八A队的毛毛师兄,戈八B队的俞文杰美女师姐)组成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在之后的9个半小时中,带领着我这个大菜鸟,负重10-15斤从早晨走到了天黑,上山下坡!记忆深刻的是团队到达9号点时,工作人员说还有1公里就是10号点,而且是下坡,大家愉悦欢呼的不得了!到了坡前才看到,这坡非一般的坡,1公里的坡,都是落叶,而且70°以上的坡度!毛毛师兄走在前面,一手拉着我,我另一手紧紧拽着深插入泥土里的拐杖,保持着身体平衡不要掉下去。等艰难的下到一半,发现下面还有好长的坡,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的时候,几乎快要奔溃的哭出来。1公里的坡路,我们走了45分钟,等到平地的时候,因为腿一直保持着紧张的倾斜状态,已经不会走路!从这以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克服极限就一个字“忍”!忍忍就过去了!从此我觉得5公里路程已经不太长了!在此我感谢敢于忽悠我报名的嘉恺队长,一直默默帮助我的毛毛师兄,您让我知道了戈壁的另外一直精神:我们是个团队,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谢谢以上每一位同学的来稿。
请大家于近日前来李达三楼504校友中心领取健跑小熊一只,希望小熊能助你跑得更远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