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校”到复旦:主题讲座聚焦升学规划
3月28日晚,由复旦管院复二代俱乐部、包玉刚实验学校主办的“我在上海 拥抱世界——包玉刚实验学校教育专家谈升学规划”主题讲座在复旦管院李达三楼热烈举行。
主题演讲之前,在复二代俱乐部的组织下,与会校友进行了热身互动,积极地提出了许多各自关心的问题,如:包玉刚学校有哪些特别之处,该校的IGCSE和IB课程是怎样的?是否应该读国际学校,是否应该出国留学,我的孩子怎样做出选择?选择了国际学校之后,我的孩子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拥有长达33年工作经验、包玉刚实验学校的IB课程协调员Jayne Lund分享了“今日兴学为明日中国”的主题演讲。她简单地介绍了学校的背景和使命,以及核心价值观——“仁、义、平”。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国际化的中国学校,实行双语教育、小学走读、中学寄宿,拥有几种不同的课程:1、国际文凭组织课程IB,其三门核心课程包括:知识理论课,拓展论文,创造力、行动与服务。IB以世界优秀大学接受的入学标准,注重思辨和创造,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2、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内容与大学课程相似,涵盖信息、技能和评估作业。3、英国高中课程A-level,学生需要在高中或大学预科阶段取得该课程的毕业证书。4、国际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IGCSE,是目前国外14岁至16岁全世界最多人读的体系。
随后,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学生处主任章凌进一步介绍了包玉刚学校的招治校理念和办学情况。她提出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发展全人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值得一提的是,在包玉刚实验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中,每天都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和一小时的兴趣活动,并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至于包玉刚实验学校考核的标准,章凌提到:首先在家长,希望家长认同学校的理念;其次在学生,希望学生有良好的品格;最后学生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态度。 由于学校教授上海加双语课程和国际课程,希望孩子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英语是一个不得不准备的学科。
紧接着,复旦管院校友、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家长Lisa分享了她选择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心路历程,以及孩子如今在包玉刚实验学校的体验。Lisa的孩子在重点公立学校读到五年级,随后到包玉刚实验学校学习了两年,孩子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主要因为教师对孩子非常尊重,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关心。Lisa提到,如果要选择包玉刚实验学校,可以提前给孩子找一个英语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减少孩子面试时的压力。
最后,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拓展部主任孙颖介绍了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暑期活动,包括:国际视野暑期活动、中国文化暑期活动、全人教育暑期活动等。至此,“我在上海 拥抱世界——包玉刚实验学校教育专家谈升学规划”主题讲座圆满落下帷幕。借助复旦管院校友中心的平台,许多校友家长们由此近距离感受了国际学校的优势与风采,对于其招生措施、教育特点等有了更明晰的了解。
附录:现场问答精选
一、 家长:幼升小时需要网上填报志愿,请问志愿是平行的还是有优先的?
章凌(包校学生处主任):上海市市教委出台了新的政策,幼升小时需要家长网上报名。包校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的学生,综合平衡考虑第二志愿的学生,建议家长认真了解教委的政策,有问题请联系包校。
二、 家长:我看到包校的三大使命的其中一个是传承中华文化,请介绍一下包校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章凌:这点在包校的课程体系中可以体现出来。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中国课程体系内的中文教学内容外,我们的教学超过了中国教材的要求,采用了很多上海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而且学校会组织文化节活动,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另外,IB课程中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探讨,深入学习中华文化。包校的IB课程注重中国文化的深度思考和反思,这也是有别于其他IB学校。
Jayne Lund(包校IB协调员):包校的外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和课程。 IB课程很重视母语的学习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文课程上有很多的阅读,不仅学习古代文学,我们也加入很多当今文学,既扎根历史,也紧跟时代。
三、 家长:Jayne老师提到IB课程没有教学大纲,那么就要依赖外教的水平。如果外教的流失过多,就会影响教学质量。请问包校是如何保证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
Jayne Lund:2015年8月包校才会正式开始IB课程,教师队伍已经在建设中。现有的教师都已在包校工作过3-4年。我们也承诺在未来的2年,大家一起完成IB的教学。另外,我们通过引进优秀的老师以及培养包校自己的老师,不断发展和壮大IB的教学队伍。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好老师是关键, 只要是一个好的老师就可以培养成IB 教师。
四、 家长:很高兴能参加此次活动。我有两个问题。首先,想了解什么是5天住宿,6天住宿和7天住宿?其次,我孩子现在是4年级。如果5年级升6年级选择包校,我们家长要做些什么准备?特别是面临孩子寄宿,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培养的方向是什么?
章凌:第一个问题:5天住宿时指孩子周日到校,周五离校,一般是上海的学生。6天住宿时指孩子周一早晨到校,周五离校,一般是江浙地区的学生。7天住宿主要是远距离城市的学生和国际学生。
我们的Tony校长说过,寄宿教育未必适合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来探讨孩子是否适合寄宿教育。我们现在计划是高中IB课程学习的学生,即高二高三的学生,试行部分7天住宿项目。但这个还在商议中。
Jayne Lund:首先,寄宿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分享,如何与别人协作,学会如何社交。其次,寄宿教育很好的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最后,通过寄宿生活,孩子会变得更自信,当他们出国或者工作时,可以很好的适合新的环境。
五、 家长:包校2007年才建校,我想请问一下毕业生的去向?
章凌:包校现在还没有高中毕业生。我们调研发现小学阶段有40%的国际学生,这些国际学生很大部分在小学毕业后,会回到自己的国家,或者是选择自己国家教学体系的国际学校。另外,中国学生升入中学部的比例很高。
初中升高中阶段,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出国留学。但我的建议是,这个时期,孩子的三观建设处于很关键的时期,家长不要认为西方什么都好,如果出国留学,要选择校风良好的学校,并且找到负责的监护人。不要盲目地崇拜出国。
六、 家长:想问Lisa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您们决定让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到包校学习?进入包校后,您孩子有什么改变?挑战是什么?
Lisa(复旦校友,包校家长代表):幼升小时,我们家长没经历什么痛苦。但我们发现,公立学校的老师不够尊重学生,这点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培养。而且老师只抓学业,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体育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偶尔获得了一份包校的宣传资料,刚开始也没有考虑包校。但我们参加了包校的开放日活动后,就很喜欢这所学校,特别是包校的三个使命,我们也非常认可。我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全力了解什么是国际学校,自己孩子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弥补孩子的不足等。当时孩子也非常喜欢包校,但如何才能上这所学校,对公立体制内的孩子仍是非常大的挑战。另外,我知道包校5年级升6年级时,留下来可以申请的名额很有限。
孩子进入包校后,最大的触动是态度和学习能力很重要。
挑战是包校的住宿教育对孩子自我管理约束的要求很高。另外,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七、 家长:考虑幼升小时申请包校,我们孩子的英语需达到什么水平,需要做什么准备?
章凌:孩子知道一些简单的英语。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些英语的环境,用英语交流,看一些英语的视频等,都会有帮助。
Lisa:可以参加英语的培训班,这样孩子遇到外籍老师时不会害怕,能够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章凌:除了英语外,包校非常看重孩子的教养,品德和团队精神。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如果孩子没有被包校录取,这不是因为孩子不够优秀,因为我们的位置实在太少,请父母不要纠结。孩子的未来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
八、 学生:包校的同学之间是否友善?平时作业多不多,三个小时是否可以做完?初中的走读项目是怎么样的?
Lisa:包校很注重孩子的教养,而且家教都不错。所以我的孩子进入包校后,幸福指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至今为止,没有发现同学之间有什么激烈的冲突或者侮辱。关于作业量的问题,总体不多,特别是初中阶段,晚自习的时间是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作业。晚上9:30就熄灯。
章凌:包校的走读生有两个离校时间可以选择,一个是体育社团活动结束后离校,另外一个是参加完晚自习后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