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公益,让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日期:2015-03-19来源:复旦管院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梦想,梦想环游世界,梦想自由自在,梦想帮助他人。06级复旦MBA校友刘润——一个勇敢地选择辞去微软高管职务的人——以过人的勇气和智慧践行着自由旅行和积极公益的理念。从“捐献时间”到“百仁基金”,再到如今的“泉公益”,刘润将公益的理念深刻地写在人生书卷上。

读书,多一个看问题的视角

     一个数学系的高材生,一个在微软与技术打交道的人,该如何更好地管理员工?这正是当刘润从技术部门转入市场和销售部门时所遇到的难题。“所以我选择到复旦读MBA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多学一点东西。”

    虽然现在已经毕业,但刘润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仍然如数家珍。令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仙风道骨”的骆品亮老师:“他的思路和想法都有很强的逻辑性,让我在这方面受益良多。”在微软从业期间,随着职业发展刘润会接受相应的培训,但是复旦的学习给他最大的收获是使之前零碎的知识体系化,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经历。

    “这是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我不仅认识了很多可敬的老师,也与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刘润当时是春2班,班里同学年龄比秋季班的略显年长,因而也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刘润介绍说:“我们班设定了一个科学的规矩,规定每年1月和7月的第二个礼拜六举行聚会。大家相互交流工作和生活心得,还真的获得了不少启发!”恰同学少年,这一段MBA学习生涯让刘润彷佛重新回到纯真年代,感受到了久违的意气风发。

 

以旅行之名,行公益之事。

    “泉”,《说文》解为“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泉以甘甜清澈而为世人所喜,刘润联合创始的“泉公益”正是取其透明之意,试图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公益平台,为中国的公益事业所遇到瓶颈提供一个解决思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泉公益不仅传达了透明公益的理念,同时也倡导更多的人回报社会。

对于现在公益领域出现的问题,刘润自有一番看法:“公益组织所受到的不信任,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不专业,而更重要是因为其不透明。”他认为当下公益组织的现状大多是:当捐款人把钱投进一个箱子,所有的事情便戛然而止,没有人知道后续的结果;而这正是他希望努力改变的。

“我想让公益组织转换思维,使捐款人不直接捐款给某个公益组织,而是捐给某个特定项目。”刘润打了一个俏皮的比方,“泉公益”平台就像淘宝,在这里人们可以随意浏览、挑选符合自身价值观的公益项目进行网上捐款。捐款之后,公益组织按时按阶段在网上更新项目的进程,捐款人可以像在淘宝购物一样给公益组织打分,这样就会使公益组织日趋透明化。

    有人说,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对于刘润来说,却是身体与心灵都在路上。刘润其实也是一个坚韧的户外旅行爱好者,而这个爱好又与他的公益梦无形中契合在一起。2009年,当他拖着长满血泡的双腿最终完成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后,大漠戈壁的酷热反而点燃了他深藏于心的梦想——探索神秘的南极。

    就在南极之行的前一个月,刘润突然冒出了“旅行公益”的念头:以旅行之名,行公益之事。他在微软公司以及网上都发出了邀请:如果谁愿意承诺在2012年捐献20小时做公益事业,他就会在南极之旅的起点乌斯怀亚寄回一张充满祝福的明信片。为此,刘润算了一笔小小的帐:“如果我替100个人把祝福绕地球一圈寄回来,每人捐献20小时,那就一共有2000小时,正好相当于一个人全职为公益事业工作一年!”最终,他在乌斯怀亚小镇的邮局寄出了480张明信片。

    2013年7月,刘润将奔赴下一个极点——北极。这一次,刘润在微博上发出“爱心24小时”的邀请,他将集齐1000张明信片,寄给承诺在2013年愿意捐献出24小时投身公益的人。一张张飞越了欧亚大陆的明信片,将带着刘润对于公益的希冀飞到更多有爱心的人身边。

 

自由的生活更需智慧

“环球旅行家”,这是刘润为自己定下的美好目标。在刘润看来,旅行不仅仅让他体验到沿途美丽的风景,更为他打开了思路,启发了别样的思考方式。为此,他讲了一个在美国旅行时买手机的小故事:一部手机82美元,刘润在递给收银员100美元之后又给了这位美国大妈2美元零钱,方便她找20美元整。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收银员退回2美元零钱以后,递上手机,手上边找着零钱边念叨:“手机82美元,加10美元再加8美元,正好给您100美元。”收银员以加法的逻辑实现她眼中的等价交换。“这件事情对我的震撼非常大。因为一向以为没有另外解释的事情突然有了新的方法!”类似这样的“惊喜”,刘润在旅途中遇过不少,这成了他不断旅行的最大动力之一。

新媒体的兴起让沟通交流更便捷,刘润虽称不上微博控,但也经常在微博上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感悟。最近他又在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系统之美》,这本书是让那些没有学过系统论的非专业人士认识系统,学习以系统眼光看问题。刘润说,人需要有大智慧。佛就是智慧的意思,当人们看待事物不是看中元素、而是看中事物背后的规律时那就获得了大智慧。“我修炼的目标就是做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他笑着表示。

自由,用刘润的两句话来说就是:“勇于选择而不后悔,随心所欲而不越界。”因为喜欢自由的生活,他辞去了外人艳羡的微软高管职务;因为喜欢自由的生活,他选择了在“间隔年”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的生活并不代表不做事,不工作。不做事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我已经闲不下来了。”在从微软离职的这两个月间,刘润因为一心扑在泉公益平台的构建上,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忙的状态。泉公益,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他致力于帮助宋庆龄基金会建立泉公益的工作团队。他相信:只有团队的壮大和成熟,才能把这种新的公益形式做得更好。

    刘润笑称微软的工作是自己最后一份工作,他可能再也不会有每天八小时上班的日子。现在他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了四个部分:未来的事业、公益、旅行、写作。“未来的事业”就是指写文章、做管理培训、参加论坛、做管理咨询、写写书等。“公益是非常伟大的事业,但那是我的一个爱好。我愿意为公益做出更多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而在具体如何帮助他人的问题上,刘润又表达出与众不同的理念:“中国有许多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但是同样有许多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我要做的是帮助那些愿意献出爱心的人,让他们有一个动力和平台去帮助他人。”这恐怕也是刘润的公益“智慧”吧。

    真爱梦想基金会的吴冲是刘润难得一遇的知己,他称刘润为“强悍的理想主义者”。是的,刘润就是这样一个期冀美好的理想主义者,并以充满正能量的姿态为中国的公益事业、也为自己的自由生活注入澎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