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教学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教育背景: 博士,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 学士,生物,华东师范大学 荣誉称号: 2014.1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2.11,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2.10,学会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
研究课题&成果
学术经历: 2003.04--2003.05,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 2002.04--2002.05,合作教授,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管理学院 2001.11--2001.11,访问学者,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 2000.08--2000.08,访问学者,挪威管理学院BI 1999.07--1999.07,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心 1997.08--1997.12,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 1996.10--1996.11,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系 1993.04--1993.09,高级特邀研究员,香港岭南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1991.12--1992.03,访问学者,香港岭南大学通识教育部 1987.07--1988.08,中加首批联合培养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系 科研大奖: 2015.12,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奖,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2012.04,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二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2010.04,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奖,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2010.04,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奖,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2008.11,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文科科研成果个人奖,,复旦大学 2004.12,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三等奖,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2002.10,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二等奖,教育部 2000.12,复华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复旦大学 1998.12,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1997.12,上海发展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1986.08,一九八六年度上海青年最喜爱的十本书,一等奖,上海电视台 教学获奖: 2018.04,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8.01,复旦大学2017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复旦大学 2008.09,2008年度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复旦大学 2002.10,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二等奖,教育部 2002.0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1年度“溢达奖教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香港溢达集团 2000.10,复旦大学管理学院1999-2000年度“溢达IMBA奖教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香港溢达集团 1999.1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1999年度“可口可乐奖教金”二等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可口可乐奖教学金评审委员会 1999.10,复旦大学管理学院1999年度“溢达IMBA奖教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香港溢达集团 1997.0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1996年度“可口可乐奖教金”二等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可口可乐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1995.04,1994年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花旗银行奖教金”二等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花旗银行奖教金评审委员会 1994.01,1994年度复旦大学-花旗银行教育二等奖,复旦大学 1991.08,1991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高等教育局 期刊论文: 1. Hu Junchen. 2003. Training Managers in Models of Thinking in China. 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 .61-63. 2. 张璐,胡君辰. 人力资源2.0时代“领导力—追随力”整合路径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 2016, (2): 12-14. 3. 冯绚,胡君辰. 工作游戏化:工作设计与员工激励的新思路.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 (1): 14-22. 4. 胡君辰,贾迎亚.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与应用:文献述评和研究展望. 经济管理, 2015, 37(Z1): 59-63. 5. 胡君辰,张慧娟.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经济管理, 2015, 37(Z1): 161-165. 6. 张璐,胡君辰. 组织支持契合、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工作投入. 经济管理, 2015, 37(Z1): 140-144. 7. 胡君辰,李涛. 西方负面反馈研究回顾与启示. 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大), 2015, null: 44-55. 8. 胡君辰,冯绚. 企业愿景内容与企业行为、企业绩效的关系. 经济管理, 2014, 36(Z1): 262-268. 9. 胡君辰,李涛. 建设性批评与员工信任对领导下属交换的影响. 经济管理, 2014, 36(Z1): 31-34. 10. 胡君辰,李涛. 建设性批评对领导下属交换的影响机制研究——避免公开批评的视角. 管理科学, 2014, 27(6): 65-76. 11. 崔晓明,姚凯,胡君辰. 交易成本、网络价值与平台创新——基于38 个平台实践案例的质性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 26(3): 22-31. 12. 崔晓明,姚凯,胡君辰.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来自2008-2012年危机管理成败案例的证据. 新华文摘, 2013, (15): 133-136. 13. 崔晓明,姚凯,胡君辰.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来自2008-2012年危机管理成败案例的证据.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4): 120-132. 14. 陶小龙,杨先明,胡君辰.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化. 工业技术经济, 2012, (8): 146-153. 15. 胡君辰,杨林锋. 员工情绪表现结构维度及对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初探. 管理评论, 2012, 24(1): 116-126. 16. 胡君辰,陶小龙. 员工自我管理内容探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15-117. 17. 胡君辰,孙显嶽. 寻职者寻职行为理论探讨. 经济管理(增刊), 2011, 33(Z2): 79-82. 18. 吴思嫣,胡君辰. 对商业银行实施逆周期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 (5): 63-65. 19. 杨林锋,胡君辰. 工作压力调节和中介作用分析:以工作控制模型为例. 软科学, 2010, vol.24(7): 78-83. 20. 胡君辰,吴小云. 大学生进入管理咨询行业的心理调适. 兰州学刊, 2010, (3): 151-154. 21. 杨林锋,胡君辰. 工作满意对情绪劳动策略影响实证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1): 104-112. 22. 胡晓娣,胡君辰. 员工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探讨. 商业时代, 2009, (27): 42-43. 23. 胡君辰,曲明磊,那一牧. 创业企业家教育背景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厦门市创业园的实证研究. 经济管理(增刊), 2009, Vol.31(Z1): 122-126. 24. 胡君辰,杨林锋. 基于奶制品危机的消费者品牌态度及品牌归类. 市场营销(人大), 2009, (7下): 56-63. 25. 胡君辰,吴小云. 经理人职业成功的内涵研究. 理论界, 2009, (5): 45-46. 26. 胡晓娣,胡君辰.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 2009, Vol.27(2): 17-20. 27. 胡君辰,杨林锋. 基于奶制品危机的消费者品牌态度及品牌归类. 经济管理, 2009, Vol.31(4): 111-119. 28. 胡君辰,杨林锋. “情绪劳动”要求与情绪耗竭:情绪劳动策略的中介作用研究. 心理科学, 2009, Vol.32(2): 423-426. 29. 胡君辰,曹瀚文,刘新. 高收入者如何获得快乐. 大众心理学, 2009, (2): 40-41. 30. 胡君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中国企业持续发展.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增刊: 128-131. 31. 胡君辰,曹瀚文,刘新. 未来脑力劳动者择业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公共行政人力资源, 2008, (6): 19-23. 32. 刘新,曹涵文,胡君辰. “财富”与“幸福”的平衡点在哪里(下). 大众心理学, 2008, (10): 37. 33. 刘新,胡君辰,曹瀚文. “财富”与“幸福”的平衡点在哪里?(上). 大众心理学, 2008, (9): 36-37. 34. 吴怡萱,胡君辰.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理论界, 2008, (7): 245-246. 35. 胡君辰,徐凯. ERG理论视角下的员工情绪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2008, (6): 34-37. 36. 钱瑶,胡君辰,吴小云. 影响上海大学生择业意愿的环境因素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008, vol.6(3): 59-63. 37. 夏晓莹,胡君辰. 通胀压力下的企业薪酬策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4): 52-54. 38. 夏晓莹,曹超英,胡君辰. 化工跨国企业的用贤留贤之策. 公共行政人力资源, 2007, (5): 39-41,48. 39. 胡君辰,刘新. 试论连锁经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会议), 2007, Vol.19: 66-71. 40. 胡君辰,吴小云. 谁应承担执行力不足之责?. 新资本, 2007, (4): 18-19. 41. 胡君辰. 解开领导管理的奥妙. 中国高新区, 2006, (12): 94-96. 42. 胡君辰,杨静华. 员工习惯管理. 企业管理, 2006, (11): 89-91. 43. 胡君辰. 被放大的“房奴”. 新民周刊, 2006, (6): 4. 44. 胡君辰. 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绩效. 新资本, 2006, (6): 16-18. 45. 胡君辰. 老板如何看待员工兼职. 浙商, 2006, (6): 99-100. 46. 胡君辰,夏晓莹.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新资本, 2006, (3): 67-69. 47. 胡君辰,吴洞庭. 年轻雇员自信心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Vol.17: 500-507,526. 48. 胡君辰,杨静华. IBM员工出逃,新联想凸现并购难点. 上海国资, 2005, (7): 62-63. 49. 路彦钧,赵劲秋,胡君辰. 胜任力在临床医师管理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5, Vol.3(6): 560-563. 50. 胡君辰. 入世与消费心理的变化. 新民周刊, 2005, (5): 6. 51. 胡君辰,詹旻. 企业人才的“自制”. 秘书, 2005, (5): 30-33. 52. 胡君辰,李斐斐. 论员工的兴趣管理. 新资本, 2005, (4): 6-10. 53. 胡君辰. 人本管理是最具员工成长价值企业的首要前提. 新资本, 2005, (1): 37. 54. 胡君辰. 大学生、传销和心理. 新民周刊, 2004, (28): 6. 55. 胡君辰. 表象在中层,根子在上层. 人力资本, 2004, (7): 44-46. 56. 胡君辰,凌赟慧. 应对人事危机之策. 人力资本, 2004, (4): 1-4. 57. 胡君辰,车明明. 企业辞退员工的原则与方法. 新资本, 2004, (3): 58-61. 58. 胡君辰,吴小燕,吴洞庭. 试论企业高绩效团队的塑造. 人类工效学, 2002, Vol.8(3): 51-54. 59. 胡君辰,刘艳艳. 情绪对员工人际关系的影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2, : 50-54,58. 60. 胡君辰,周婕. 企业员工高学历与人力资源成本. 前沿管理, 2002, : 14-15. 61. 胡君辰. 人力资源管理的“胡说八道”. 前沿管理, 2002, : 10-13,18-19,24-25. 会议/研讨会论文: 1. Junchen Hu, Xiaodi Hu. 2009.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the Work Group Diversity to Group's Performance. The Pan-Pacific Business Associ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Shenzhen University 深圳.206-208. 2. 胡君辰,孙显岳. 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上海: 286-296. 3. 胡君辰,胡晓娣. 员工多元化对团队资讯分享的影响机制研究——社会观点采择的中介作用分析. null, 2010, null: 51-63. 4. 胡君辰,曲明磊. “蓝光”照耀世界——索尼运用商业网络赢得高清DVD标准之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上海: 552-559. 5. 胡君辰,吴小云. 企业因素对上海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分析. 淡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 2008, null: 77-89. 著作中的文章: 吴思嫣,胡君辰. 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和挑战.载于:袁志刚,毛大立. 创新与转型——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胡君辰. 到2020年上海海外人才引进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政策研究.载于:王瑜.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 2008. 胡君辰,吴小云.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寻源.载于:null. 东方管理评论. 2, 2008. 学术专著: 胡君辰,崔晓明,吴小云. 论当代经理人的成功.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2. Dean Tjosvold,胡君辰,陈弋风. 冲突管理:学会在一起工作.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教材和其他: 胡君辰,姚凯,陶小龙.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胡君辰,胡晓娣,李涛.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习题与案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胡君辰,姚凯,陶小龙.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四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胡君辰,吴小云.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胡君辰,杨林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胡君辰,胡晓娣. 《组织行为学》习题与案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胡君辰,吴小云. 组织行为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胡君辰,潘晓云. 心智管理导论.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胡君辰,宋源. 绩效管理.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黄维德等. 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胡君辰,郑绍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胡君辰,杨永康. 组织行为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科研项目: 2014.01 - 2014.06, 项目负责人, 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服务系统, 苏州奥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11.04 - 2011.09, 项目负责人,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工程,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2010.09 - 2011.01, 项目负责人, 天圣控股集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0.04 - 2010.06, 项目负责人, 员工绩效评估系统工程, 上海汇得化工有限公司. 2008.05 - 2008.11, 项目负责人, 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员工激励的影响, 上海市劳动学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 2008.01 - 2010.12, 项目负责人, 科教兴国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07.05 - 2008.05, 项目负责人, 到2020年上海海外人才引进总体思路和重大政策研究, 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强市战略咨询研究项目. 2006.09 - 2008.06, 项目负责人, 影响上海大学生择业因素分析,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2006.02 - 2006.06, 项目负责人, 培训机构品牌研究, 上海-乐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学术兼职: 2003.12 - 2006.12, 特邀专家,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2003.07 - 2006.07, 专家团专家, 《职业》杂志. 2003.02 - 2008.02, 委员, 上海职业经理人评价委员会. 2003.02 - 2006.02, 培训指导专家, 上海市劳动人力资源技术培训中心. 1993.06 - 1995.06, 高级顾问, 福建人才转向培训中心. 1989.08 - 1992.08, 特约研究员, 上海市任职资格评价中心. 1987.08 - 1989.08, 特约研究员, 上海组织人事工作方法科研联合课题组. 社会兼职: 2003.06 - 至今, 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专家人才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