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委会网》:中国奥委会与复旦大学携手面向2008

6月17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为中国奥委会和体育系统中高层管理人员特别开设的首届体育产业方向MBA班,在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大楼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中国奥委会主席袁伟民先生、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王钧先生、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何慧娴女士,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兼管理学院院长郑祖康教授,美国耐克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晓平博士等共同出席了典礼。
    据介绍,该项目旨在为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培养管理精英,也因此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的大力支持,以及体育系统在职人员的积极响应。项目学员均为中国奥委会及体育系统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7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们参加了2003年度全国统一的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入学考试,并达到复旦的录取分数线,正式成为复旦MBA学员。从6月18日开始,学员将在为期两年半的时间内完成MBA核心课程和一系列体育产业专业课程的学习。
    与一般的MBA项目相比,该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专业方向十分明确。项目具体承办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别为该项目设计了课程体系。其中,体育产业管理的专业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超过40%。
   第二,师资队伍专业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十几年MBA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丰富MBA教学经验和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自2000年开始,在美国耐克(NIKE)体育用品公司的支持下,前后共选派了10位教师远赴美国体育产业学科的研究中心——俄勒冈大学华沙体育产业中心专门进修体育产业MBA课程,学习掌握体育产业最前沿的教学经验及经营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体育产业MBA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第三,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项目发起双方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该项目将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开设讲座课程,邀请国内外体育产业实务界、理论界的知名人士前来作专题演讲,及时将国际上体育产业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论介绍给该项目的学员。
   第四,强强联手,与国内外先进大学合作教学。该项目作为中国第一个体育产业MBA项目,与美国俄勒冈大学华沙体育产业中心(全美第一家开设体育产业MBA项目的中心)已经达成共识,华沙体育产业中心将派遣专职MBA教授前来该项目承担课程教学,并且将联系、推荐美国体育产业界知名人士前来该项目作专题讲座。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邀请具有丰富体育管理教学及研究经验的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承担体育管理学、体育赛事管理、休闲体育管理和俱乐部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工作。
   复旦大学此次面向中国奥委会推出的体育产业方向的MBA项目,既是顺应当今世界体育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也是为适应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更好地挖掘中国体育资源的需要,同时是利用复旦大学的丰富资源和经验积累。复旦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的学校之一,并且拥有我国第一个体育产业专业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复奥体育产业项目。这一项目始创于2000年,由中国奥委会、复旦大学和美国耐克(NIKE)体育用品公司三方联合创办,并专门成立了复奥体育产业中心。该项目的创办宗旨和目标是培养和开发中国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创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育产业教育体系,将项目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好的体育产业高级管理人才教育基地,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国在培养世界级体育产业人才方面的能力,并为2008年奥运会做好一定的专业人才储备。复奥体育产业项目自成立以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领导的关心下,在美国耐克(NIKE)体育用品公司的支持下,已经于2002年在复旦大学MBA中开设了体育产业方向,并设置了一系列体育产业专业课程。同时,该项目还成功地主办了两届在中国体育产业学术界与实务界颇具影响的中国体育产业研讨会,并定期举办复奥体育论坛等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为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体育产业中高层专业人才做出积极努力。
    中国奥委会长期以来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以来,开展了包括外语培训、行政能力培训、业务能力培训等在内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中国奥委会还制定了加强体育人才工作的意见,制定了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工作计划,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进行人才储备,同时使2008年奥运会成为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舞台。近年来,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相对匮乏,为抓住机遇,进一步迎接挑战,中国奥委会积极与复旦大学开展合作,抓紧培养体育产业中高层专业人才,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开学典礼之前,复奥体育产业项目的两位主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何慧娴女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共同签署了中国奥委会——复旦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体育产业方向)硕士项目合作协议,并就该项目的办学意义、招生录取工作以及今后的授课管理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来源于:《中国奥委会网》2004年6月17日
对外联络与合作办公室

2004年7月6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