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下午,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场讲座在史带楼603举行,这标志着复旦管院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学院陆雄文院长和薛求知副院长出席首场讲座,并对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祝贺。“希望在座的同事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在跨学科的平台上、在跨领域的碰撞中,不断产生出新的问题,不断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一起通力合作,做出令人骄傲的成绩。”
陈宇新教授应邀担任学院“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陈宇新教授现为上海纽约大学杰出全球商学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数据驱动营销、互联网营销、竞争战略及行为经济学等。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级营销学刊物上。
“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陈宇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陈宇新教授分享了以“管理问题与数据思维:学术研究的机遇与使命”为主题的演讲。他首先介绍了管理创新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的各个阶段:从传统经验思维到传统管理思维,从互联网思维到数据思维,是定性思维到定量思维的转变;而传统经验思维到互联网思维,传统管理思维到数据思维,则是由从内到外发展到了从外到内。这充分地说明思维的跨越是学术的创新之源。
陈教授接下来阐述了数据思维的四个维度对应用及学术研究的启示。定量思维,启示一切皆可测;跨界思维,启示一切或可联;操作思维,启示一切要可行;实验思维,启示一切应可试。他介绍了数据应用的三个目的:第一是描述,理解sampling,思维基础是定量思维与跨界思维;第二是预测,理解相关性,思维基础是跨界思维与操作思维;第三是优化,理解因果性,思维基础是操作思维与实验思维。
应用大数据的同时,陈宇新教授也提醒大家要警惕数据应用在实践与学术中的三大陷阱——样本偏差问题、缺失信息问题与内生变量问题。为了摆脱数据应用的误区,要学会认识“数”与“据”的区别。陈教授分析了管理决策的类别,包括“无数无据”、“无数有据”、“有数无据”到“有数有据”。“‘有数无据’比‘无数有据”’的偏差更大,我们应该尽量追求‘有数有据’的管理决策。”
陈宇新教授还介绍了学术上对于大数据的两种研究方式,一是从“数”到“据”再到“问题”,二是从“问题”到“据”再到“数”。针对两种研究方式,他举出了两个研究案例。一是“如何评估网上推荐的效果”,即利用实验思维手段,对被试进行六个月的跟踪。实验发现,网上推荐的短期效应不明显,但长期效应却十分显著。由此,可以优化商业模式。二是“如何解决社交网络研究中的抽样偏差”,这利用了跨界思维的手段,需要与统计学学者共同研究。
“今后在社交媒体、电商、银行、娱乐、体育等方方面面,都会有更多的数据,也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与研究。”陈宇新博士认为,不断丰富的数据及其处理和分析技术的进步,不仅带给了管理学术研究历史性的机遇,也赋予了管理学术研究历史性的使命。用数据思维解决管理问题成为了可能和必要,学术研究不仅能帮助搭建数据与问题的桥梁,而且越来越成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不可或缺的方法和工具。
我院依托国际性、营销类、管理类的领军人物,设立了全球金融营销与顾客满意研究中心、可持续增长战略研究所,及决策与行为科学研究中心。新近成立的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都是学院在加强科研力量方面做出的卓越努力。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PDC)
2014年4月23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