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25全球商科教育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举行。值此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来自全球知名商学院的院长及代表,以及新华社、《解放日报》、路透社、《联合早报》等近50家中外媒体记者齐聚现场,共同回顾国际交流成果,展望未来商科教育的新趋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副院长Markus Baer,法国ESCP商学院执行校长Léon Laulusa,数字教育委员会会长Danny Bielik,伦敦商学院副院长Gary Dushnitsky,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院长Martin Edwards,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ly Bi,法国ESSEC商学院非洲校区副院长Hugues Levecq,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副院长Julia von Maltzan Pacheco,加拿大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Lynnette Purda,BI挪威商学院教育教务长Bendik Samuelsen,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委员Sabrina White等嘉宾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开始前,记者们先行参观了全球商科教育博览会展区,率先了解博览会亮点,近距离感受复旦管院与全球顶尖商学院在教学创新、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指出,今年是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及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的重要时刻。复旦管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既得益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源于对全球化战略的不懈坚持。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复旦管院持续与世界各地优秀商学院开展交流合作,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技术创新、产业变革与全球格局的不确定性,陆雄文院长强调,商学院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领导者,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ly Bi表示,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她代表AACSB全球近千所认证院校与两千家机构成员,对复旦管院的成就致以诚挚祝贺。
BI挪威商学院教育教务长Bendik Samuelsen表示,全球正面临去全球化趋势、气候变化及地区冲突等挑战,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跨国、跨机构的协作。商学院之间携手合作,不仅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凝聚新的共识,也能推动更深入的交流与共创。
法国ESSEC高等商学院非洲校区副院长Hugues Levecq指出,非洲在全球化进程中正展现出愈发重要的力量。这里拥有年轻且高速增长的人口,为未来发展蕴藏着巨大潜能。他呼吁在全球教育与经济体系中架起更多沟通与合作的桥梁,让全球化的愿景更加开放、多元,也更具人文温度。
加拿大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Lynnette Purda分享了所在学院的国际化经验。她认为,真正的全球视野离不开跨文化的学习与体验,学生应当走出课堂,深入不同的社会与经济体。她特别提到,中国和亚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期待未来能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国际学习与实践机会。
在媒体提问环节,《财经》《商业周刊》《广州日报》和路透社等中外媒体记者,围绕面向未来的管理教育创新与责任、AI技术对商科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的影响、中国管理教育的全球价值及国际合作前景等话题展开提问。
陆雄文院长与外方嘉宾们就如何通过管理教育创新应对时代变革、如何在全球商科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展现中国经验与智慧等问题分享了各自观点。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