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媒体:
报道版面:
《I时代报》2011年5月18日 第20版 时代人才
5月14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友邦堂里高朋满座。复旦名师、企业高管与来自各地的职业经理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企业管理之道。
今年正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成立十五周年。活动伊始,复旦—BI(挪威)MBA项目主任徐惠忠老师介绍了BI项目是首批境外合作项目之一,项目通过系统整合跨职能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员战略思维能力,以培养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宗旨和目标。
随后,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校友、尼尔森公司大中华区组织发展总监杨莉莉向在场的职场精英们生动地阐述了她对于人才的看法。她认为成功有五大要素:表现、经验、能力、知识、领导力。人才的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抓住机遇的之前必须要不断蓄势。而对于如何蓄势,杨莉莉提出了四点要求:首先,加强自我了解,分析优劣势,扬长避短;其次,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用心聆听,分享感受,寻求帮助;第三,有效学习,增长知识;最后,勤练内功,打好基础。
随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发表了题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新经济时代员工管理之道”的演讲,向在场白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企业的人才管理之道。
苏勇教授通过分析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而指出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伴随知识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也面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员工的知识型转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等众多问题。
针对以上一系列的问题,苏勇教授提出了八大应对之道:重视价值观考量;重视人格和工作的匹配;重视团队成员的选配;重视岗位设计;重视员工管理;并重考核的结果和过程;及时奖励;建立宣泄和关怀机制。而这些应对之道的根本就是关怀员工。企业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就要凸显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做到了“理念先行,待遇跟上,行为落实,制度保障”,企业才能真正管理好员工,而员工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演讲结束后,苏勇教授还就听众的疑问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参加此次蓝墨水校园开放日的校友王小姐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她深切体会到了学院的用心,专家教授们切实寻找到了白领们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企业发展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为人才和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项公益教育活动,“蓝墨水精英教育计划” 秉承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体现了学院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近年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致力于推广以开放的校园为平台,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CBD精英沙龙”等各种活动,将前沿知识与最新商业理念带给更多的职场精英们,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加油助力。
从2009年至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蓝墨水精英教育计划”始终不改“公益教育”的活动本色,竭力为社会职场人士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并有机会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最前沿的商业思想。这种努力也获得了越来越多职场人士的认可。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