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喜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我院赵来军博士的著作《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于 20089月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共有22部专著获奖),这是该书继20075月受到复旦大学首届出版基金全额资助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20079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七大重点图书选题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重点图书选题”之后(全国共计100部入选,上海共有7部入选),获得的又一荣誉。应用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赵来军博士200712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所提出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对解决我国太湖流域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20086月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研究,将在目前成果基础上对河流型流域、湖泊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意义:

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从1989年起河北吴桥县就开始与山东德州市就南运河跨界污染问题打官司,199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山东省德州市与河北省吴桥县水污染纠纷问题的通知》,这是建国以来国务院首次以专门文件形式处理的污染纠纷,但跨界污染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界污染纠纷也愈演愈烈,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20075月份以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重大水污染事件,529太湖蓝藻爆发导致无锡百万人饮水危机、72江苏沭阳遭上游山东客水污染导致沭阳20万人断水40多小时。流域跨界污染纠纷问题已成为我国流域管理机构和流域各地区极其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主要学术贡献:

本书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并以淮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理论创新。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上下游地区“双向付款”解决流域跨界污染纠纷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解决流域跨界污染纠纷的三种手段(即:行政手段、税收手段和排污权交易手段)、三个模型(全流域行政协调模型、转移税调控模型、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以及三种模型实施应具备的条件。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淮河流域的实证分析以及三种调控方式的特点,提出转移税调控模型解决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比较合适的科学论断。

方法创新。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和优化理论等多学科知识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理论分析有深度。大型流域一般结构复杂,流域各地区河流相互交织,利益主体众多,给理论研究造成很大障碍,本书根据流域各地区河网空间地理分布特点和河流水体流动特征,科学而合理地归并流域跨省界河流,构造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结构描述模型。结合我国流域的管理现状,采用博弈论理论分析了流域跨界污染纠纷的产生机理。通过对国内外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的借鉴和改造,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拟合各地区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用非线性优化理论构建和求解流域行政协调模型,用博弈论理论构建转移税调控模型和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用两层优化方法求解调控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税调控方式解决跨界纠纷比较合适的科学论断。

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贾峰副主任为本书作序,称“选题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理论研究价值很高,能充分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分析有深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同类科研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流域管理机构治理跨界污染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希望本书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推动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学科建设,对治理我国日益严重的流域水污染发挥作用。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