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01博士生班学生以实际调研学习“三个代表”精神
管理学院01博士生班十几名中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从2003年6月到2003年10月对我国最大的全钢载重轮胎公司——上海轮胎公司(沪市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代码600623)进行了历时5个月的大型调研活动,深刻体会到“三个代表”在企业中的非凡意义和作用。
上海轮胎公司及其骨干子公司因为管理不善,陷入巨额亏损。新的党政领导班子面对困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力量,以代表最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塑造凝聚力工程,使企业具备了走出困境,扭亏为赢的前提。同时,新的党政领导班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为准则,使得困难企业在初步走出困境后继续快速发展;在这基础上,新的党政领导班子,以代表最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准绳,破坏落后的企业文化,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践出真知,01博士生班党支部的调研活动使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加深了对“三个代表”的理解。
老 树 新 花 更 娇 艳
——“三个代表”在国有上市公司“轮胎橡胶”扭亏增赢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调研报告
管理学院01级博士生党支部
“回力”、“双钱”轮胎,“白象”、“天鹅”电池,“牡丹”油墨,“固本”、“扇牌”肥皂这些具有80年左右的老品牌,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品牌的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拥有这些品牌的上海制皂厂、上海白象天鹅电池有限公司、上海油墨厂、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轮胎公司,上海轮胎公司控股其他三家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纷纷陷入困境。而以范宪同志为核心的这四家企业新的党政班子励精图治,在短期内就扭转不利局面,并使这些企业迈入良性发展轨道。以上海轮胎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轮胎公司,1992年上市,发展良好。可是,1999年以后,由于管理不善,盲目并购等原因,严重亏损,1999年实际营业潜亏4、3亿元,2000年上半年主业亏损1、7亿,投资亏损1、68亿,企业到了生死的边缘,极度困难,这引起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研究,上海市工业主管部门成立了轮胎公司新的党政领导班子。现在,这家曾经面临绝境的中国轮胎业的国有控股企业仅用1年多的时间从连续四年亏损的困境中走出来。2001年实现利润8000万元,在2001年全球轮胎厂商75强排行榜中,上海轮胎公司从1999年的第18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5位。2002年实现利润1.8亿元,而2003年仅上半年就实现母公司利润1.3亿元。
为什么这些困难的甚至濒临绝境的企业又纷纷走出困境,走上了良性稳步的甚至高速发展的轨道?复旦大学管理学院01级博士生班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走访了将这四家企业扭亏为赢的新的党政班子。以范宪同志为核心的这四家企业新的党政班子向管理学院01级博士生班详细介绍了这些企业扭亏的经验,认为是公司党政领导运用了“三个代表”的精神为指导,使得企业走出了困境。通过和广大干部员工进行深入的交流,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
走访之后,管理学院01级博士生班深刻体会到这四家企业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来自不易,其振作的经历耐人深思,启发意义很大。写出了以下的调研报告。
(一)面对困难企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力量,一切以最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塑造凝聚力工程,是四家企业走出困境,扭亏为赢,走上正轨的前提。
企业面临困境,就更需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就更需要紧密团结广大员工,切实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渡过难关。以电池厂为例, 1999年初,电池厂新领导班子,注重发挥和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通过深入细致、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坚持无情破产,有情操作,使职工从反对、过激到理解、支持,解决了搁置了二十多个月的破产程序和职工进再就业中心问题,并于99年7月1日组建了白象天鹅电池有限公司,为在破产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原上海电池厂职工带来新生。党委采取多种渠道与企业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进行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交流和沟通,充分理解、倾听每个职工意见、建议和抱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委屈的工作作风,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将职工的不满与对立转变为理解和支持。党政领导班子想方设法在原电池配件厂已关闭两年的厂房内开辟1200平方米的场地,义务清扫处理约20吨垃圾,迅速将闲置场地变成了可以为兄弟厂代理外发加工业务的生产场地,第一步就解决了近150名特困职工的就业。另一方面,切实改善职工工作条件,保护员工健康,用有限资金改造了职工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改造,而未改造一间办公室,公司通过粉饰厂区,增添15米长的宣传画廊,重新树立一个名牌的企业形象。
经过半年多的工作,从前职工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传统习惯得到了遏制,正常的生产秩序终于得到了恢复,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空前上涨。普通工人也开始关心每张定单、关心市场销售情况了。同时恢复了党委、工会的正常工作,一些党员含着眼泪激动地说:企业又有希望了。一些党员同志含着热泪激动地说,我们已经有二年多没有过组织生活了,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再就业机会,并通过连续6个双休日的党员、积极分子义务促销和市场调研活动,为企业做大市场献策。通过一系列党建工作的开展,党支部的战斗力、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每年都发展新党员。总经理一年两次通过党课、系列活动等形式向党员、积极分子作企业经济形势、目标任务报告,使党员能够先了解、先行动。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2001年公司实现了22756万元的销售收入,集团下达的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了全面完成。
(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是困难企业在初步走出困境后继续发展的关键。
人是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因素。而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又是人这个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素质,可以保证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始终保持活跃的进步状态。
每到一个新的企业,以范宪同志为核心的新领导班子对干部实行公开招聘,考核上岗,突破资历与职务的界限,轮胎公司一位年轻的资产部副总监,连续升三级,担任总经济师,肥皂厂的一位年轻的技术部门的副手,很快提到集团总经理助理的位置。在收入上,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现多种分配机制,把业绩和收入紧密挂钩,对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实行保密工资,激发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拉开收入档次,按市场标准进行。公司还积极运用外脑,美国退休工程师协会的多位专家和欧洲一些著名的科研机构的专家目前以各自的方式为这四家公司效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领导班子对科技进步,技术创新非常重视。以上海油墨厂为例,上海油墨厂在首次中国大学生科技成果拍卖会上以200万的价格拍下一项高档磁粉技术,这是该拍卖会上最大的一笔交易,拍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成为当年上海市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上海油墨厂还聘请华东工学院20名高级科研人员为名誉职工,建立华东克勒高科技研究所。立足高起点,抢占市场制高点,开发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档油墨和粘合剂等复合材料。厂内研究所则侧重于应用科技的研究,将开发目标定格于国内领先和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项目上,形成多品种、多型号、多规格,高、中、低档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抢占现有市场。厂校联手,内外结合,优势互补,大大增强了科技力量,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油墨厂新领导班子组建的第二年就有几十项成果的投入试制,完成新产品产值近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28.64%。特别是开发了国内尚未生产,每吨价值70万元的永固紫RL颜料,使企业获得数百万元的效益。
(三)破坏落后的企业文化,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走出困境时至关重要,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是这四家企业新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
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使这四家企业保持了勃勃生机。管理创新处处体现在四个企业中,轮胎公司的物资部是一个重要的部门,该部门创造了一种寄售的管理方式,仓库不仅为本厂服务,还为供应商服务,使供应商的材料放在厂的仓库里来,作为供应商发货的地点。轮胎厂用多少材料直接从寄售仓库里以记帐的形式拿出来多少,用多少跟供应商结算多少,资金占用期大大缩短,而且寄售是要收仓储费的,还收搬上搬下的装卸力费,供应商反而要付轮胎公司费用。既保证了自己对原材料的使用,而且利用了仓库的空间,资金占用期大大缩短,充分利用了轮胎公司的运输车队和劳力。
这四家陷入困难的企业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却没有实际效益的扩大。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文化是不适合市场经济的。现在新的企业以务实的作风追求真实的效益。这种求真务实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在并不放松外部拓展的同时,积极注意内部的挖潜增效,最典型体现在成本领先的战略上。
在电池厂,新公司成立后,将在外租用写字楼办公的销售基地迁回公司,每年节约租用开支40万元,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加强了销售工作与公司状况的紧密联系,起到了生产销售整体运作的作用。同时将租用外面场地的成品、原材料仓库,迁回公司本部,节约开支80万元,制定了《原材料采购规程》,并成立了公司价格确认机构,使原材料的价格、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对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经济效益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2000年原材料采购成本就下降了4.23%,金额达近150万元左右。建立原材料采购市场机制和成本意识,对原材料进行A、B、C重点管理法管理,将目标成本落实到人,谁主管,谁负责。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2001年的可比成本下降5.22%,共计有83个原材料价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节约开支281.89万元。2002年,做电池铁壳的铁板,6.5元一张,现在5.4元,180万张,这一块就降低200万元。锌桶占成本的1/3,原来22分一个,一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