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行业协会冤不冤?

来源于:《人民日报》2004.5.10

3月初,上海媒体曾刊发新华社报道,讲的是市长韩正“痛斥”一些行业协会“捞钱”、“养人”,随后,外地也有传媒予以转载或发表评论,一时间引来对上海行业协会的不少议论“捞钱”、“养人”问题确实存在,但穷得丁当响的行业协会也不少
媒体所指的“市长痛斥”,发生在3月1日上海市工业和商业工作会议上。韩正在讲到要“注重培育行业协会”时,指出行业协会存在和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为了养一批人,就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向企业收费,增加了企业负担;另一个问题是不少行业协会成了政府的附属物,充当“二政府”。有些部门名义上是改革了,不方便做也不敢直接做的事就让自己领导下的行业协会去做。很多行业协会成为政府部门的收费载体。这番话引起媒体的关注,也在上海一些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引起反响。上海市经委的周勇认为:“韩市长的讲话是有前提的,是针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而不是否定全市的行业协会。”
“上述问题确实存在,但只是极少数。”上海市社团管理局顾春泉副处长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现在上海市有6272家民间组织、2772家社会团体,我们一年收到一二十个举报,都认真地逐一调查,大都是反映协会中个别办事人员的态度或方法问题。”前不久,市社团管理局监督大队对家用纺织品等6个行业协会明查暗访,发现内部管理规范,费用收支清晰,服务比较到位。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余秘书长分析说,现在的行业协会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基本完成改制、政会分开的行业协会,一种是原先政府部门翻牌的管理协会或专业协会。“养人”或仰仗政府背景“捞钱”的,主要是指后者。“对大多数行业协会来说,要讲‘捞钱’真的有点冤枉。”
工经联是原上海经委系统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目前有会员92家,其中,以“行业协会”命名、归口市行业协会发展署指导的会员55个,占到全市行业协会13强。“我们协会大多很穷,政府的许多行政职能至今没转移过来,许多应该由行业协会做的事情都没办法做,拿什么捞钱?”余秘书长有些无奈。
目前行业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会费,为企业提供培训、会展以及其他服务还可以收取一部分费用。据上海市统计局的调查统计,2003年,全市137个行业协会总计收入5558万元,平均40.6万元,其中会费2472万元,占总收入的44.47%。
市社团局顾春泉副处长也证实说:“好的行业协会最多积余下来几万元,有些行业协会穷得丁当响,连参加社团培训的三四千元都付不起。对此,社团局每次办班还要补贴1.5万元左右。”
行业协会对政府有“三盼”: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审批分流
为了走出“穷”境,不少行业协会努力以服务来换取企业支持,“工资还要自己想办法做出来”。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秘书长商锦书说:“今年协会收到会费29万多元,但按照全年开支预算,需要近60万元。”
该协会2月24日挂牌,当天,协会在媒体上刊登公告,这笔开支就达6万元。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全市所有汽车销售企业推出“诚信服务承诺活动”,藉此规范整个行业服务行为。按照计划,3月至5月,所有会员单位必须与协会订立诚信服务协约,同时欢迎非会员单位参与签约活动;6月至9月,组织专家与媒体进行明察暗访;10月以后,评比企业是否达标。从提出倡议直到年终评比,不向企业收取一分钱,在媒体上刊登整版宣传所需20多万元,也由协会支付。
资金缺口如何弥补?商锦书说:“培训是一块。”汽车销售已被上海市列为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协会就与“紧缺办”一起,结合社会资源联合办学,协会会员单位可享受八折优惠,协会则从报名费中抽取提成。“会展也是一块。”该协会已经决定趁每两年一届的国际汽车节空档,结合在上海举行的F1大赛,于9月份举办长三角汽车及产品展示会。
而工经联下属的行业协会,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已全部实现“政会分开”,坚持企业家办会,协会独立性增强,同时,会长人选面向全社会、不分所有制;多种渠道发展会员,民营企业占40%以上,协会覆盖面扩大了;围绕行业结构调整进行协会的归并重组,行业管理和自律能力提高了;调整专职人员的年龄结构,引进专业人才,协会的活力也增强了。
但是,行业协会“缺钱少人又没权”的状况并未转变。
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的殷池法说,据调查分析,目前行业协会要求政府转移职能的占第一位,要求政府购买服务的,占第二位;要求政府将某些审批事项转给协会搞前期审批的占第三位。“这些朴素的低要求,说明行业协会还存在着生存问题、观念问题、规范问题。”
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的说法,“上海行业协会现在的处境其实很尴尬。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中间组织,还没能发挥出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是政会脱钩,让行业协会真正做到公正独立、规范运作
在发达国家,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三个支柱,呈现一个三角形关系,不存在谁隶属于谁的问题。行业协会是非盈利性质的中间组织,承担着协调业内企业、进行行业自律、出面解决共同问题等职责。协会对要求加入的企业进行基本审核,如经营能力、产品质量等,一旦入会,等于该企业具备一定资质,因此企业多以加入行业协会为荣。
目前,上海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几百个,但行业协会仅150多家,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市行业协会数量的15,只有目前温州市的一半。苏勇认为:“上海的行业协会应该大力发展,按照上海的经济规模,成立1000家也不算多。”
光有数量还不行。“行业协会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是建立在‘有限政府’前提之下。上海强势政府是行业协会作用微弱的原因之一,尽管政府提出要大力扶持行业协会发展,但如果强势政府的局面不改变,行业协会就难以长大。”一位专家如此表述。
关于政府的强势,韩正在年初的两次会议上曾分别谈到,指出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需要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还需深化;政府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重直接管理转向重间接管理,从重行政手段转向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从重管理转向重服务。
有专家认为,要改变行业协会的尴尬状态,首先政府应该从直接管理、多方监督转变为开放限制加强监督,要跳出现有统计分类标准,从行业细分化出发,允许自发组建各类协会。一个企业可以自愿参加多个协会,协会功能相似的,不能用行政命令归并或重组,而应通过竞争优胜劣汰。
其次,政府管理部门要减少多头领导、政出多门;新建协会审批减少繁琐手续,注销也要简化,建立快速退出机制,使行业协会也像企业一样逐步向登记制转变,最终走向一元化管理。
再次,政府应逐渐放权,将行业评估论证、技能资质考核、行业调查、行业统计、产品展览展销等职能转移或者委托给行业协会承担。
最更重要的,是行业协会自身练好内功,增强为会员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协会真正成为沟通政府和企业的一座桥、解决企业疑难杂症的一本工具书、沟通会员企业的一个温馨的家。
正如韩正在“痛斥”一些行业协会存在两大弊端后所指出的,要医治弊端,关键在于真正实现行业协会与政府完全脱钩,鼓励、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将政府部门可以也应该转移出去的部分职能转移到行业协会去,使其真正做到公正独立、规范运作,成为企业自律的协会。

来源于:《人民日报》20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