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DHL物流中心浦东揭幕 快递四巨头暗战长三角

来源于:《国际金融报》 2004.5.24
采访对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主任  朱道立教授
 
5月10日,跨国快递巨头德国DHL(敦豪)的母公司德国邮政全球网络主席崇文礼博士,在出席上海浦东DHL快递物流中心揭幕式上宣布,DHL将正式在中国开展国内快递业务,并号称其是首家在中国国内开展此项业务的“洋快递”公司;后脚,国家邮政局就放出风声,称从未批准过任何一家外资或合资企业从事国内快递业务,并将高度关注DHL在国内从事的业务内容。此消息旋即掀起千层浪,引来众媒体争相报道。
在DHL推出国内快递业务遭到质疑后,DHL首席执行官于德恒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DHL中国快递业务只针对包裹和重货,目前并不包括邮件快递业务,也没有与中国邮政的EMS产生正面竞争。
有媒体报道称,按照有关规定,中国国内快递市场对外资独资企业放开的时间为2005年,中国政府目前尚未明文允许中外合资企业开展国内快递业务,但也没有明文规定合资企业不能进入国内快递市场。所以,身为合资企业的DHL便被怀疑有“钻政策漏洞”之嫌。
记者就此致电国家邮政总局咨询,国家邮政局新闻宣传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媒体的报道都有“炒作”的意图,邮政局方面不想再多作解释,以免“越描越黑”。
DHL首吃国内快递螃蟹
据一位物流业人士透露,当前,国际快递四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和天地快运(TNT)都已经悄然进入国内快递市场,并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国内快递业务:前三者通过代理和合资公司进行,而后者是完全通过代理在做。惟有DHL通过公开的方式宣布自己要在这一业务上大干一番。
“中国快递市场是一块潜力巨大且还未被做大的‘蛋糕’。”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现代物流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朱道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逐步向世界制造和采购中心迈进,许多跨国公司都已经或计划将制造、采购中心迁移至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开始面向全球进行生产和经营,物流支持能力已成为中国保持长久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需要多久,中国快递业将以惊人的速度加倍增长,中国快递市场是一块分不完的大蛋糕。
面对如此吸引人的市场,国际物流业的巨头们当然不能坐视。上世纪80年代起,四大国际快递公司便纷纷入驻中国,DHL更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外快递公司,其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目前在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已占有近40%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政策限制,他们只能与中资企业合资才能进入中国快递市场,并且只能经营国际间快递业务,而不能染指国内快递市场。因此,有朝一日能进军国内快递市场,一直是四巨头的夙愿之一。
UPS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UPS一直期待着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物流环境来进一步扩展UPS在华的业务,在各方面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进入中国的国内快递市场。当然这条件和时机涵盖许多的客观因素,UPS将密切注意相关动态,以作出正确的决定。”
国内快递市场对外国快递公司的全面放开,或许只是个时间问题。在已达成的WTO准入条件中,中国承诺在3到4年内逐步地、直到完全取消对国外快递货运公司的市场准入限制。
这样看来,DHL是否真的有点操之过急?一位业内人士却认为,现在中国物流业处于不成熟的时期,对于外国快递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带动部分消费群体,引导快递业的市场导向,一旦等到中国物流业成熟时,再进入这个市场,分到的羹将明显减少。
本土快递遭遇内外夹击
国际快递巨头把竞争舞台搬到中国,给国内快递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原本在国内快递市场占据老大地位的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其市场份额正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而其国际快递市场,也从高峰时的97%跌到了40%左右。与此同时,四大国际快递巨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速度却保持在20%以上。
除“洋快递”的进入外,民营快递公司的出现也给中国邮政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由于快递业务利润空间很大,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社会上开设了各类快递公司,光上海成规模的就不下50多家,还不包括违规经营的“黑快递”。别看这些民营快递公司规模不大,几辆摩托车,几辆自行车,但低廉的价格仍吸引着不少客户,在仅限于当地流通的快递中颇有市场。
中国邮政正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就是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打破了国内邮政市场垄断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快递业的“思变进取”。如去年以来,中国邮政EMS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举措,如提前开通了中国邮政航空快速网,增加专用航线,进行提速,改善内部网络系统等。
“在竞争加剧的同时,国内快递市场正一步步走向规范,”朱道立表示,“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对国际化、高质量的快递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其中对于安全、快捷、高效的快递服务需求增长尤为突出。国际知名快递企业参与国内快递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不言而喻,中国邮政已经走到了尴尬的十字路口:从2003年起,邮政告别了政府补贴时代,完全自负盈亏,这样的状态使邮政不能轻装上阵与其他快递企业展开竞争。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应尽快完善邮政法规明确邮政的专营范围,尽快让中国邮政在非市场竞争的层面上与其他快递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中国邮政与其余快递公司“又联合又竞争”的关系,是大多物流专业人士一致希望看到的,“中国邮政大可与外国快递公司合作,合理平分中国快递市场,共分这块大蛋糕。”一位业内人士如是感慨。
长三角成必争之地
快递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促进了长三角快递业的发展。穿梭于长三角的各大街头,标注着快递字样的面包车来来往往,快递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无疑成了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标志。
长三角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催生了潜力巨大的国际和国内快递需求,无论是中国邮政、快递四巨头还是本土民营企业,都纷纷将目光投向长三角快递市场,抢分苏浙沪快递市场一杯羹。
近年来,DHL的每一位员工都在马不停蹄地为拓展长三角快递市场而忙碌着。在DHL每年35%—45%的增幅中,长三角市场的功绩不容抹去。目前,长三角业务量在DHL全国业务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今年3月1日,DHL在上海推出了“DHL定时特派”服务,包括朝九特派和正午特派。该服务一经推出,便再次提速了长三角地区的快递服务。
记者在UPS提供的资料中也无处不感受到其对长三角市场的重视程度,长三角在这UPS全国业务量中都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他们表示,长三角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重心,长三角地区市场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全国市场的发展。
而联邦快递在加紧拓展长三角市场的步伐中丝毫不逊色。今年4月,联邦快递在上海的第三个地面操作站在闸北区落成并投入运作。联邦快递把总部设在上海,就是联邦快递重视中国市场、华东市场的明证。联邦快递方面表示,选择上海作为地区总部是经过多方面的考量的。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理位置优越,许多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也设在上海,上海在居住环境、生活设施等方面均极为理想和完善,并为其总部的高效运作提供便利的航空及电信设施。
朱道立在和记者谈及长三角快递市场现状时表示,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其国际航空快递业的位置尤为突出。国际航空快递业对于吸引和鼓励外商到长三角投资、帮助长三角公司加入全球供应链和参与国际和地区市场竞争、以及在直接和间接促进地区就业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推进长三角快递市场的繁荣,苏浙沪三地政府近年来使出“浑身解数”、纷纷“出谋划策”。朱道立在和记者一同追溯过去时表示,“以前长三角部门之间处于分割状态,地方政府往往把邮政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看,而没有把它和政府相整合,而现在三地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整合部门资源’的重要性。”放眼将来,邮政部门与当地机场、港口部门相结合,彻底打破部门界限,已是大势所趋。
值得欣喜的是,长三角机场、港口、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如火如荼的建设,也将为进一步做大长三角快递市场“添砖加瓦”。
来源:《国际金融报》2004年5月24日
对外联络与合作办公室

2004年6月18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