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奢侈品牌

 

5月16日晚,“中国未来领导精英项目”主席曾宇杰先生在史带楼204室做了主题为“打造中国奢侈品牌”的讲座。曾先生是国际知名职业经理人,曾任宾利集团董事、劳斯莱斯大中华区总代理,现任博雅精英集团董事长以及中关村软件协会主席,在奢侈品牌打造与营销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积累。
围绕“奢侈品定义”、“中国有奢侈品牌吗?”、“中国制造”三大问题,曾先生以幽默热情的讲述、扎实而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以及生动典型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奢侈品牌的常识、特征、发展历程,并着重指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状况和未来前景。
 
“奢侈品”定义:不仅仅是昂贵
通过一系列世界知名奢侈品图片的展示,曾先生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大家思考“奢侈品”的定义。常人都认为“昂贵”是奢侈品最突出的要素,但曾先生指出:“昂贵”相对性,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标准都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奢侈品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层次:从身体需要到情感吸引,从生活品味到权力象征,不一而足。因此它们除了价格的“昂贵”之外,还应当拥有别的商品不具有的一系列独一无二的特征:数量上的稀有、价值上的情感内涵和自我表达等,这些“附加值”才是判断奢侈品最根本的标准。
 
模糊与暧昧:中国奢侈品市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信息技术飞速扩展、传统的界限与差异正在消失、新的生活方式呼唤着新颖的、更具品质的物品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奢侈品开始吸引人们的视线。中国是世界奢侈品消费的第三大国,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社会精英和中产阶级成为了两大主流消费群。
尽管如此,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仍比较缓慢,这既是因为文化差异,也源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中国到底有没有奢侈品牌?”当曾先生向在座同学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的讨论非常激烈。曾先生列举了“茅台”、“中华”、“上海雍福会”等品牌,认为这些品牌只能算作是“地区性”奢侈品牌而非“国际性”,也就是说难以得到全世界的一致认可和接受,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四大名砚”、“四大名绣”等,它们都缺乏国际性的评估;而在汽车、服饰、手表、珠宝等比较重要的奢侈品领域,尚未出现中国品牌的身影。曾先生认为中国是完全有能力制造奢侈品的,目前的状况正表明了一个过渡期的存在,消费者需要时间去建立正确的奢侈品观念,继而推动企业与社会合作、全面发展奢侈品产业。
 
关注“附加值”:奢侈品发展之道
曾先生在讲座中多次强调:是奢侈品的各项“附加值”决定了它的真正价值,这些附加因素包括“稀有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自我表达价值”等。每个奢侈品牌都有自己的一段传奇故事,在历史的传承中积淀了面向未来的发展要素。
在曾先生看来,对于一个奢侈品而言,“稀有价值”源于有限的“版本”(Limited edition)和个人化的设置;“感情价值”则致力于打动人心,真正将品牌与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包括爱、信赖、尊重、记忆等;“社会价值”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而“自我表达”则是权力、地位等个人价值与成就之间无形的张力。
曾先生认为,奢侈品的创建应站在一个高起点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原有的“中国制造”的负面影响:便宜的价格、低劣的质量等。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奢侈品最大的市场,中国的相关企业应当努力成为潮流的领导者,积极关注品牌建立、杜绝跟风和复制的现象;品牌的领导者则应充满激情和信心,坚定自己的志向,着眼于长远的利益,成为品牌团队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好的奢侈品牌能够震撼你的心灵,而不仅仅是感官。曾先生以充满激情的语言结束了他的讲座,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有关品牌发展战略、市场开拓等问题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积极,大家从中获得了关于奢侈品发展的诸多启示。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