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现代产业经济学系列讲座第35
期暨发展与社会政策中心系列讲座第八讲:从博弈论视角看台海局势

 

2007928下午1330-1500,现代产业经济学系列讲座第35期暨发展与社会政策中心系列讲座第8讲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史带楼601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吴澄秋博士,主题为“从博弈论视角看台海局势”,由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陈杰博士主持,多位老师、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吴澄秋博士刚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获得大学规划、治理与全球化博士,即来复旦大学任教。他本人也是复旦大学97届经济学本科毕业、2000届经济学硕士毕业,具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双重深厚学科背景。所以本次讲座从主题上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具体而言,即经济学博弈模型在政治上的具体应用。因此本次讲座也是一次联合讲座,为复旦大学发展与社会政策中心系列讲座之八。

在讲座一开始,博士首先从当前台海局势现状——台湾在国际社会要求入联公投,由此引起了美国“施压”和大陆“警告”来引入问题的背景。博士指出,如此重大的时事政治现象,不可光停留在表面形势分析,要从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各方权力架构入手来研读支撑其运动中平衡实现的过程与特点,从而才能预判其发展方向。在经济学中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博弈模型同样可以用来作为政治学中有效的分析工具,这在国外的政治学研究中已经得到非常多的实际运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就是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政治问题进行分析,更为深刻地向人们解释了"冲突和合作"的关系,加强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他们的学术成果对于市场的价格形成和经济谈判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国际安全和核控制、核裁军政策等领域都得到广泛运用。

之后,博士先带我们回顾了台海局势发展。先分析了美国对台海的模糊策略,有在必要时候介入台海的信号显示,但并没有从法理上明确绑定。然而美国意图维持“不独不统”的战略目标却十分明确。对台湾,博士从台湾蒋家王朝兴起,衰亡,李登辉的上台以及“台独意识”出现,一直谈至现在陈水扁的入联公投的提出。博士分别从台湾的领导人“台独意识”和台湾民众的“本土意识”两条线路来阐述台湾政治发展动态。对大陆,博士重点阐述了大陆对台政策侧重点在各个时期的演变,特别近期以来如何通过“反分裂法”、与国民党的高峰会晤、对台农业政策等来“重点反独”。

后吴博士利用博弈理论建立台湾、美国和大陆三方动态博弈模型。三方动态博弈模型中,将美国的政治倾向作为外生变量,主要指在美国模糊战略——是否在台海发生战争时候介入台海局势的概率为一外生不确定变量,在这个前提下,台湾可以先选择独立与不独立,大陆相应在这两种情况下做出进攻与否的决定。主要从军事力量、社会成本等因素推出计算公式,最后将博弈结果分为7种不同情形,通过分析得出现在台海局势处于第五种情形——即不独不统、和平均衡的状态,在台湾入联公投的推动下,台海局势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但美国的“施压”升级包括搁置对台军备出售和中国的“警告”、“反分裂法”的通过都是起到扩大第五种情形的作用。展望未来,只要大陆一心搞好经济社会建设,大陆国力与日增强,经济社会制度对台吸引力日益增强,和平统一就有望顺利实现。时间对大陆是十分有利的。

讲座报告完毕后,到场的与会者和吴博士就是否应将美国战略态度看成此模型的内生变量以及在模型中可否加大经济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与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此次讲座让到场的老师、同学都得到了丰富的收获。

简报初稿制作人:产经系一年级研究生储贻波;审核人:陈杰。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