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8日,“缘聚管院,圆梦复旦”系列活动之 “校园开放日(Open Day)”再次隆重登场。这是本年度管理学院组织的第二次“校园开放日”活动。上次的活动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报考动因排名第1位的是能力提升,有53.61%的学生希望在活动现场听到关于经贸类的主题讲座。因此,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就根据这一需求,安排了一系列与社会经济热点息息相关的讲座。不少学生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校园开放日,我们深深体会到这里不仅仅是校园,复旦给我们提供了比书本更丰富的资源,构建了能力提升,自我扩展的绝佳平台。同时,本次活动中还邀请到了阿文美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人事总监吴雪渔女士,她是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的校友,该项目刚刚荣获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度全球排名第7的佳绩,吴雪渔校友非常自豪地和大家分享了她在全球十强EMBA项目中学习生活的点滴感触。
在第一天的讲座中,专攻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组织研究的石代伦教授做了题为“财富的秘密:问题与思考”的主题讲座。他从“国家、企业、个人”的三大层面和大家一起思考了财富的秘密,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商业和财富。
紧接着的校友讲座中,曾任国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处长的EMBA项目校友施洵就“改革与和谐,股市与挑战”谈了自己的观点。他结合当前股市的热门事件,深入剖析了盛市6000点所说明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探讨了非传统安全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挑战。现场的听众中有不少是股市投资者,他们都深有感慨地认为,这个讲座对帮助他们冷静思考牛市,理性分析投资非常有帮助,在大学课堂里还能听到这样实用性的讲座,令他们喜出望外。
如果说第一天的讲座是紧扣时代脉搏的理性分析,那么第二天下午的讲座则是围绕经世管理的深入探讨。首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海教授做了题为“信任的体系:道德诚信、人格信任、制度信用”为主题的人文讲座。于教授引经据典,从社会层面阐述了诚信问题,关注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他慷慨激昂、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使得现场掌声连连。他用深厚的人文底蕴结合扎实的理论分析,让在座的未来管理者们对新一代的儒商形象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来自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苏州分行主管公司银行业务的詹定国行长则以EMBA校友的身份,运用自身丰富的实务经验,探讨了“公司银行实务——供应链金融产品”。他结合今年10月1日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际分析了几个银行最新的融资产品,阐述了如何应用银行的供应链产品帮助企业实现融资。在场有一位自主创业的中小企业业主听了这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命题后,当场送了詹先生八个大字“重启思维,预见未来”,他认为这个讲座对他进行管理创新,利用未来资金扩展当前业务有着非同一般的帮助,可以说,这场讲座让经营上遇到困惑的他豁然开朗。
而来自阿文美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人事总监吴雪渔作为复旦大学—华盛顿EMBA项目的校友非常自豪地和大家分享了她在全球十强EMBA项目中学习生活的点滴感触。讲座现场,吴女士通过Q&A的形式,回答了听众们对于 EMBA、MBA课程的收获、如何择校以及如何对学习和生活进行平衡的种种实际问题。她说,当初是在自己的事业遭遇瓶颈时选择报读EMBA课程。在学习中,老师、同学的群策群力帮助她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同时,这个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的项目也使在美资企业工作的她,对美国文化与管理理念有了更清楚的把握。与会现场也有不少职业女性,他们与吴女士探讨了如何平衡时间,兼顾事业与家庭。吴女士深有感触地说:“职场女性在35岁后重心会转向孩子和家庭,这是就更需要充实自己的职场驱动力。”而报读EMBA项目,就能使她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环境,重新找回自己作为职场女性的自信与干劲。不仅如此,学习过程中结识的朋友,也使她终身受益。吴女士认为,有了良好的社交圈,女性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而这种充实反而会使女性更有活力,以积极的心态去平衡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校园开放日”对于潜在学生的吸引和指导程度不可忽视。活动当天许多在读学员来到现场与他们交流,给予指导。在参加了校园开放日之后,许多考生坚定了报考管理学院的决心,他们说,“在这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校园里的书本知识,更能体验到实用性、综合性、国际性的氛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现在对人才都要求多元化,智商和情商兼具,所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MBA/EMBA学习使自己获得一种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素养。”
金秋时节,“缘聚管院 圆梦复旦”,感受百年复旦的人文底蕴,聆听管理专家的真知灼见,品味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许多参与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校园开放日”活动使他们充分体验了名校风范,开拓了思维,对未来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