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由复旦大学EMBA项目主办的人文复旦系列讲座在我院友邦堂再度拉开帷幕。此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听众中除了复旦EMBA项目的同学以外,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的第七期新生以及MBA项目的同学也踊跃报名,前来听讲。
3月初,秦书记作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次讲座中,他带着对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举措、新思考来到同学们之间。聚焦两会、解读人大、关注民生,分享作为人大代表的深刻体会,尤其在涉及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与企业发展密切相连的金融资本市场问题上逐一展开深入而细致的讲解。
作为教育家,教育问题当然是秦书记最为关心的方面。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作为加强教育的一项措施,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招生的增量继续向中西部地区扩大。在此基础上秦书记提出了三个希望,首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秦书记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师资。现在问题是全国的大学不仅是师资数量不足,而且缺少骨干教师。因此在全社会要吸引优秀人才,还是过去一句老话,要让教师这个岗位成为全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这里面既有价值观的认同,也有提高教师待遇的问题。”第二是全社会要改变对教育的观念,教育的理念要改变,不仅是学校,全社会要改变。“因为我们今后要遇到的是全局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很大的适应性,要能够适应这个变化中的全局化的趋势。”秦书记语重心长地说。第三是对大学要有持续增长的投入。
接下来,秦书记谈了作为新人大代表的两点体会: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利之大;二为人大代表所担负的职责之重。他说:“人民代表要为人民,一定要为人民群众反映民情、民意,监督政府。第二,作为人民代表还要加强学习,履职的能力不够。”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秦书记就人大代表的选举问题,大学招生地域性差异,教育资金的投入等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
人文复旦系列讲座紧扣时事又从政治、人文、哲学、历史等多角度进行剖析,在帮助每位同学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又提升了个人修养,成为复旦大学EMBA项目最具特色的第二课堂之一。
秦书记是中共十五大代表,中共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委员。
EMBA项目
2008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