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教授以200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篇,谈到了两国对话的核心问题——人民币的升值。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达到减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竞争力的目的,进而减轻美国的失业压力和贸易逆差问题。而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加剧了国内流通性。数十亿的投机美元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中国。这种情况会使得流通性过剩变得愈加严重,目前中国市场的股票和房地产泡沫及通货膨胀问题都是由这一原因造成的。中央相关机构,包括发改委、证监会和央行等在宏观调控方面又不能达成意见和行动一致,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危机。
究竟怎么消除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呢?金教授认为目前学术界有两个方案:一是一步到位,一次性实现调整,但并不具有太大的可行性。第二种则是不作调整,通过和美国的政治外交谈判达到人民币不升值的结果。在讲座的最后,金教授谈到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些忧虑,比如金融市场的不断波动、政策调整的不统一等等。但是金教授同时也指出:危机中蕴含着机遇,目前不断变化的中国金融市场中仍然蕴含着很多的潜在发展契机。
金教授和复旦大学素有渊源,他于1992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在此后的200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博士学位。金教授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并在上海国际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任银行投资业务兼职顾问,目前任教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BA学生必修的金融课程。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08年7月8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