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学界、政界齐聚复旦热议企业如何“过冬”

肃杀、观望、消极防御的市场气氛中,谁都不想被压力钉死在市场的最前端。观望之余,一些商业猛兽也开始小心翼翼探出茧壳,谋求战略转型,试水低谷转身。

转型或者坚守?

这次金融海啸让我们了解了商业周期的真面目,也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真能量。

临危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危机当下,企业如何建立一道财富缩水的防火墙?中小企业是否需要转型,如何动作才能规避金融风险?

12月4日,由复旦大学EMBA项目主办的“资本汇·长三角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论坛”在我院举行。本次论坛聚集众多权威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长三角外向型企业代表,解析民营企业运营模式、发展规划,专题讨论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寒冬迷雾。我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围绕《转型经济中的机遇和挑战》这个主题探讨了中小企业面临金融危机时如何顺利转型,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转型等问题。他指出,我们在微观层面讨论的“转型”是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转变,从原来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有附加价值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政府有责任帮助中小企业顺利转型,比如在财政和税收方面有所扶持,同时他还强调了中小企业应该重新激发自己的创业精神,倡导企业家精神的复兴。

我院院长陆雄文发表主题演讲

接下来,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上海联华合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先生。就《互联网时代丝绸产业的创新模式》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继美国次贷危机,国内中小企业受到的各方面发展困扰开始凸显:外部需求萎缩、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升值都成为企业发力的阻力。

民营企业如何自救?在“资本汇·长三角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论坛”上,嘉宾们还就这个热点话题展开了互动讨论。现场互动讨论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先生主持,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永刚先生,上海巨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保龙先生,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商会副会长陈平,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策略部总经理兼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陈宪先生,上海市银监局统计局副处长马强博士,上海市出口商品企业协会会长冯郑州先生出席,嘉宾们群策群力,贡献了诸多真知灼见。

一些嘉宾认为,压力的背后是动力,金融风暴下,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蜕变。我国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力的低成本的生存和发展之路越来越走不通了。“上帝在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门”,金融风暴中,企业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创造等,推开另一扇上帝之门。

嘉宾互动讨论现场

基业长青之路

资本停摆,财富缩水,恰值中国企业成长30年。中小企业遭遇经济周期,也一次成长、升级的洗礼。

对未来经济增长模式是否需要转型?我院院长陆雄文认为,总部经济、创意经济和技术创新型经济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只会是属于少数地区的“特权”,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制造经济和服务经济。“总体而言,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经济还是要坚持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增长模式。”

转型或者固守?对于众多中国企业家来说,经历真正的商业周期,是中国企业通向“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将调整经营战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加工贸易档次,来摆脱眼前困难、顺利突围。同时,企业也需要整合外部的资源,尤其是人才的资源,建立一个稳定的、有效的、有序的、有效率的运作系统。

在资本汇论坛现场,众多嘉宾提出,金融危机促使他们回归商业基本面,共同探讨危机时期的中小企业转型之道。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08年12月5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