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锦清教授解读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政治

10月16日晚,EMBA人文复旦系列讲座《中国政治需要历史观》顺利举行。曹锦清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术研究,从历史的语境入手,以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史料、动情的言语为在场的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政治。

曹锦清教授发表演讲

中国政治之所以需要历史观,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感很强的民族,它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也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中国的史学则承载着西方史学、哲学和宗教三重责任,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如何理解政权的合法性,如何让我们更加自信的执政,都需要历史观的指引。

曹锦清教授以时间线索贯穿讲座脉络,以历史事件为论证依据,着重谈了三个关于中国政治的问题。第一、为何中国的政治包括经济、文化等问题总是被纳入到西方解读框架里面去分析并加以认识和改造?历史上的中国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却又在自己的闭关锁国中遭遇列强凌辱。在此过程中,中国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和政治层面上的知识。无论是曾经的洋务运动,还是辛亥革命,亦或是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都试图以西方的思想、制度来改造中国,这就为以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调;第二、要想较好的理解中国当代政治,分析它未来的走向,必须要把中国政治现象重新纳入到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里面来加以理解,把政府放在中国历史的脉络里加以理解。当前政治制度,它的概念表述或者是自由主义,或者是马列主义,但是其内容传承于古代,即3千年历史没有被完全中断,而这些传统都存活于当前的中国政治,如王朝循环的传统、革命的目标传统、政党的儒家特质、一国两制的历史渊源等;第三、一党执政体制的利益与民主化的前景问题。一党执政存在利弊,一方面,它能够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并分阶段实施,可以维持政治版图的统一,有能力协调内部的各种矛盾(如区域、民族、阶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等),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人们对腐败问题的针锋相对和无限责任政府的积怨问题。一党执政确实有他的优势,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把他的民众领导好;如果他只为自己服务,这就是这个党的不幸,也是这个民族的不幸。

最后,曹锦清对中国未来政治进行了自己的学术展望。中国应根据自己当下的需要和民族自身的经验,创造一套有效的政治治理结构,在此过程中,吸取西方合理的制度模式,始终坚持三个目标,第一、维持中国政治版图的高度统一;第二、维持社会的稳定,合理调节各种矛盾,使各个阶层、区域、城乡之间都能够处于较为和谐的状态;第三、必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不断汲取执政合法性。在不断回顾历史的思想前提下,在不断求知和改良的实践过程中,中国政治和政治体制必将不断地完善。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09年10月20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