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返校日:八百校友“回家看看”

2009年11月29日,是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温情的一天。在这1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八百多名包括本、硕、博、MBA、MPACC等各项目的校友纷纷回到母校,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重聚活动。校友中心主办的这次大规模重聚活动,承载着四海游子的期待。

追忆同窗岁月,再话奋斗历程

虽然返校日的签到和论坛活动下午才正式启动,但一大早,便有1985级统计运筹系本科的校友在教室里济济一堂。原来,本次“校友返校日”特邀毕业五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二十周年的校友们举行班级团聚,前后共有三十多个班级报名。校友们三五成群叙旧闲谈,一次次拥抱,一次次欢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重逢的喜悦。随着老师的到来,气氛更加沸腾起来。在一片欢呼声中,大家共同展开印有“毕业二十周年聚会”的横幅,挂在教室中央。

刚过午饭时间,史带楼一楼大厅已经陆续有校友赶来签到。“我等不及要见到老同学啦!”一位刚下飞机的校友兴奋地跟签到处的工作人员感叹。更有两位耄耋老者相互搀扶而来,他们分别是49级和51级的老校友,今天不畏寒冷起早赶来,只为早点见到管院,感受“回家”的喜悦。

如果说这些规模较小的班级团聚有着家庭聚会的温情,那么复旦-港大2002级MBA的聚会,则如同5年后重开的一场隆重班会。联络人拿着话筒,让前来团聚的七十多位同学挨个作自我介绍以及近况汇报,调侃、欢笑之声不绝于耳。

校友重聚

喜见校园新貌,聆听大师弘音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风景胜当年。”学院特意为每个班制作了别致的值年聚会纪念明信片,大家读着上面的文字,不胜唏嘘。

钱文忠教授发表演讲

“当年我们就在李达三楼上课,没想到十年变化这么大!”不少班级的同学刚刚到齐,便迫不及待地在管院各个角落合影留念,定格的微笑中透出对这里浓浓的眷恋。有些校友还走出会场,走进校园。不论是新近崛起的光华楼,还是一如既往宁静肃穆的相辉堂,变与不变,都是那么动人心弦。看到相辉堂前美丽的草坪时,校友们激动地表示:“来年一定要来这里参加健康跑!”

3点整,校友论坛正式开始。校友中心的黄智颖主任担当主持。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校友中心这些年的工作,并代表管理学院对遍布各地的校友联络处和班级联络人、为管院2万多校友的凝聚和沟通付出的努力表示了感谢。

这次论坛请到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的钱文忠教授。他借《令人担忧的国学热》这一话题向大家表明:来复旦读商学,就是要多一点思想和文化的气息,为自己预留一个思想空间。借助复兴论坛的机遇,大家面对面领略到了大师的幽默和博识:“在《百家讲坛》也常常看到钱教授在作讲座。这次能亲临现场,我体会到作为一个复旦人的骄傲。”

共庆良宵盛会,倾吐相聚深情

夜幕降临,欢聚晚宴在创智天地举行。顶上火红而别致的吊灯映衬着满庭火红的桌椅,无不迸射出一派欢喜的气氛。校友们陆续进场,在迎面的祝福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年年岁岁心相似,许愿墙上寄深情。星型纸片上短短的几行字,写不尽心中无限的祝愿,就让这各色纸片载着自己的名字,汇入墙上大大小小的星星里,也印在每一位管院人的心中。

欢聚晚宴

宴会伊始,我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介绍了一年以来管理学院的发展,并充满信心地提出了管院今后的发展目标。台下的校友们露出骄傲而自豪的微笑。宴会中,校友们各展才艺,精彩纷呈。随着一曲合唱《复旦欢迎你》,晚宴进入高潮。“让梦想在这里汇聚,有勇气就会有奇迹”,道出了每个复旦学子的心声。

返校日活动进入尾声。母校的一切牵动着八方校友的心。在校友中心的努力下,校友们无论身在何方,都有机会与学院一起成长。

 

校友中心

2009年11月30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