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墨水”研讨会评点青年教师授课之方

6月7日,我院“红墨水”研讨会如期举行。会计学系的徐浩萍老师和企业管理系的唐跃军老师分别介绍和展示了各自的课程录像,近20位教师参加了会议并针对两位老师的录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财务金融系王小卒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王小卒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伊始,徐浩萍老师首先说明了自己的授课对象、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她希望通过研讨型的授课方式,渗透学术研究方面的体会,为即将迈入大四的学生是否选择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判断的依据。她还提出用课程经费奖励排名前三的小组,通过帮助他们报销书费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投入更大的热情。随后,徐老师展示了自己上课的录像,录像中,她通过韩信打天下、父母监督子女等生动易懂的例子引入课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唐跃军老师则是面向MBA学员教授《公司治理》课程。他首先总结了自己在以往教学中存在专注于自己的讲解而忽略了和同学们的互动的问题。在经过了一些调整和转换之后,唐老师从自己擅长的提问和讨论出发,根据自己的风格来制作课程PPT,并引导同学们开展讨论课程。在课程录像中,唐老师深入分析了治理主体、治理权、超额收益等问题,并对每个概念和理论都使用案例加以说明。

 

徐浩萍老师、唐跃军老师分别介绍和展示了自己的课程录像

两位青年教师展示过后,王小卒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作风,但是也指出了在课堂上有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课。王教授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授课老师有责任提醒“开小差”的学生,不必直接点出学生的名字,走到他身边他自然就会明白了。

项保华教授和郑明教授从授课内容和案例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项保华教授表示授课的案例要和主题紧密联结,还可以结合当下的新闻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同时加以经典案例进行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郑明教授认为一门课程的生动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因此对于案例的安排和讲解是否合理对学生学习的进度影响十分明显。郑教授指出,案例是一个良好的载体来实现教师和学员的良性互动,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巧妙穿插案例为同学们生动展示原理及其应用。

随后,蒋青云教授、孔爱国教授也在讨论会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授课技巧。部分老师还对“PPT如何制作美观”、“MBA和本科生的PPT有何不同”、“哈佛授课案例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整场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教学管理办公室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11年6月7日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