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我院,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上海尚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治理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上市及拟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主管公司治理、战略发展、人力资源的高管,共同探讨高管薪酬未来的发展,以及展开上市公司在薪酬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我院陆雄文院长作为嘉宾出席了活动并作了主题发言。
精彩发言共话高管薪酬
上海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泽洪首先致开幕词。随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做了题为“高管薪酬是上市公司规范治理的重要内容”的主题发言。他认为,高管薪酬是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及股东大会运作对高管薪酬具有重要影响。上交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具有明显的特征,需要通过持续开展研究、完善相关治理制度和法律法规、推动公司治理的相关产品来持续推动上市公司机制的完善。他还提出进一步完善高管薪酬机制的具体建议。
上海市国资委企业分配处副处长蒋卫东则围绕本市地方国有企业现状以及负责机构的监管方式、相关的激励政策等方面作了题为“国有上市公司考核激励的政策解读及趋势分析”的演讲。他表示,企业的考核激励可以从完善机制规范、形成监督评价体系、履行股东责任等方面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机制。
随后,我院陆雄文院长针对当前热点,为与会人解析了“上市公司薪酬体系”。他提出,目前上市公司薪酬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面临高管薪酬有福利模糊、非现金收入等问题。一般意义上的上市公司都是市场环境主义,其薪酬体系以市场为依据;而中国高管薪酬的体系、水准及依据都存在是否具有标准和参考性的问题。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同时兼顾长期与短期的考量。
对于如何解决当前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高管薪酬问题,陆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企业在短期内应解决理念上的突破,即上市公司的治理架构应是独立的市场主体,避免行政制。其次,上市公司治理的环境和薪酬体系的完善依赖于股东和董事素质的提升,决定了在最高层面董事治理方面的能力。最后,在政策和环境不断开放和改善的前提下,推动上市公司考虑长期和短期目标的结合,设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又完全依赖于公司治理。他在讲话中呼吁国资委及监管机构、媒体、投资者面向未来、突破瓶颈,促使企业家和高管人员有所作为。
上海东方传媒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朔就如何看待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的必要性及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作了发言。他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经济增长的微观层面应促进公平竞争,唤起企业投资意愿和积极性;并且需要从国企改革走向国资改革,通过并购重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密切联系微观发展与现代企业的优化。上海尚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柳伟则介绍了2011/2012中国上市公司薪酬水平的基本情况,指出中国上市公司通过模型分析对其激励水平进行评价,并采用对薪酬发放说明、规范薪酬委员会工作等手段,进一步强化股权激励制度。
圆桌讨论分享管理心得
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之后,主持人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东主持了圆桌对话,我院胡君辰教授、史宾沙公司董事丁海英女士,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兼公司监事卢凌云女士,协鑫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徐庭阳先生,东方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梁宇峰先生作为座谈嘉宾分别围绕“上市公司董事会提名”、“薪酬考核”、“考核委员会如何有效运作”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作为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管理人员的卢凌云女士认为在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体系中,高管薪酬作为长期激励的基础部分有所下降,同时短期激励部分有所上涨。丁海英女士认为将薪酬问题放置于公司管理的背景下考虑对理念方面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我院胡君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决定高管薪酬的因素包括,市场、高管资质、企业绩效、个人绩效四个方面,并提出用福利而不是薪酬激励高管,用实权代替现金激励等建议。在政府或公司监管部门角度,他建议可以根据公司的利润和公司市场上的股价监控上市公司及监管高管的薪酬。
徐庭阳先生认为处理“从大股东的角度管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的问题时,应当首先尊重市场,第二尊重人才,第三敬畏法律制度。最后,梁宇峰先生从上市公司投资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薪酬管理客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嘉宾们都表示,高管的薪酬更多地与其绩效挂钩,且浮动范围较大,有利于股东在更大的范围内激励高管。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PDC)
2012年11月1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