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第一财经、上海上市公司协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上海尚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2012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治理论坛”在上海召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在论坛上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存在三大主要问题。
首先是透明性和真实性,具体表现在高管是否有被隐瞒的实质性收入,包括住房、交通、商业保险在内的各种福利,以及职务性消费等非现金收入。目前上市公司几乎都有意回避这一问题。其次是高管薪酬体系是否有标准和参照,真正和业绩挂钩,多数公司无法从表面看出内在的逻辑。再者是如何兼顾长期和短期的考量。他还称,一个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必然会屈服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形成高管人员的投机。对于激励的设计,很多公司在理念上仍存在误区,缺乏有效手段。
陆雄文认为,国企和民企在高管薪酬体系改革上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挑战是在理念上,国资委如果能够把上市国企看成市场化环境中的一个独立主体,把高管人员当成职业经理人,则将促进上市公司治理。在目前的“一票否决”制度下,企业高管人员的行为一定是短期的。
民营企业的挑战则是,更有意愿不让薪酬体现得太透明。在大多数民营上市企业中,还没有真正组建起职业经理人团队。家长制仍是这些公司的主流文化,对于公司健康持续发展都是巨大威胁。
“高管薪酬是上市公司规范治理的重要内容。”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认为,目前我国高管薪酬改革滞后于资本市场发展步伐,需要建立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机制,建立高管薪酬决定与监管分离的模式,建立高管短期与长期薪酬机制,建立个人与团队薪酬有效匹配机制,建立薪酬与风险匹配机制。
根据尚道咨询对沪深两市2082家上市公司年报的样本分析(剔除信息披露不详企业),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较上年小幅上涨5%,约70%的上市公司总经理薪酬低于62.38万元的平均值。高管薪酬水平仍然受行业类别、地区经济水平、公司规模、公司成长能力以及经营业绩等五大因素影响。
尚道咨询总经理夏柳伟称,行业类别仍然是影响高管薪酬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经营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虽略有增强,但在五大影响因素当中,仍然排在最后。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