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至20日,由复旦可持续创新和增长研究所(iSIG)主办的iSIG可持续创新和增长研讨会举行。研究所所长、我院博士生导师兼顾问教授丁敏,研究所执行所长、我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蒋青云教授,我院产业经济学郁义鸿教授,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郑正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嘉宾出席此次研讨会。
7月19日上午八点半,丁敏教授宣布研讨会开幕并致辞。丁教授介绍,研究所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并寻求与学界、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
出席iSIG研讨会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九时许,研讨会正式开始。丁敏教授以“公正发展”为题,建议以“公正发展”的概念取代“可持续发展”一词。郑正教授介绍了中国环境的现状,建议改变当下消费模式。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永恒则基于IMD数据阐述了对于中国竞争力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因素的看法,强调目标制定的长期化、重视环境保护等措施。
下午,郁义鸿教授则就新能源需求政策与能源消耗结构调整这一问题,以光伏产业为例,强调分布式能源模式的重要性,并倡导建立新型政企关系。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修光利与现场嘉宾分享了他对环境管理制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对于企业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教授万迪昉、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周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景奉杰分别从金融创新、竞争优势和消费者行为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教授雷明探讨了中国可持续增长下的绿色核算,建议加强低碳经济绿色增长核算研究并建立绿色核算数据库。
第二天上午,研讨会在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王楠楠的报告中再次开始。她重点剖析了建筑行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讲师谢京辞就中国粮食国际物流的食物里程测度与碳排放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强调食物里程对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科学制定低碳发展的规划,有利于为我国食品出口寻找新途径。对于在线时代实体零售店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叶巍岭介绍了关于顾客行为的研究,介绍了冲动性购买欲持续逗留、凌乱效应和缺货效应、陈列管理和销售互动等四大主题。最后,蒋青云教授发表了对于诱致型绿色营销的看法。在介绍了企业战略、消费者和规制这三种绿色营销研究不同视角的基础上,蒋教授提出了诱致型绿色营销这一新的研究视角,介绍了其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7月20日下午,参会嘉宾讨论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共同目标并商议关于该课题研究的下一步动向。在这次研讨会之后,该中心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包括编写杂志、成立学术团体、加强和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等。
本次研讨会在主办方的精心安排下,先后由十四位学者做精彩发言,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创新和增长这一课题。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事关全球、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重大命题。复旦可持续创新和增长研究所是我院的一个全球性研究机构,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以后商业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致力于引导各级政府和企业理解、抓住和利用这一个机遇。本次研讨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为这一重要命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该所在研讨会之后即将开展的各项活动,必然为吸引各方关注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践行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并引领时代潮流。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13年7月22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