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嘉迈咨询合伙人蔡宗国博士做客复旦管理职业发展中心,在李达三楼105教室与同学们分享了“软技能提升”系列讲座:“你想当老板吗?——卓越人生”。风趣幽默的蔡博士一开场就笑称自己为“中国菜”,作为台湾人不得不求学于“M.I.T”(made in Taiwan)。然后,蔡博士引入“平台”(Platforms)的概念:学习是导致工作的平台,工作是导致成功的平台,而工作是导致卓越的平台。蔡博士认为,成功不是看你手上有的是什么,而是看你离开后留下的是什么!
人生总有带领和被带领的时候:从打工到老板
职场中,人人都希望当老板,但是蔡博士认为,要当领导、做别人的老板,先要学会给别人打工、当好下属。一个合格的下属必须帮老板解决问题——这就是老板雇你的原因。作为下属,不仅要尽你能力做好你的家庭作业,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给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要根据你所有的信息资料,提出一个你认为最好的方案。然后,提出的方案要和老板进行讨论,而非争论你提出的方案是最好的。蔡博士强调,老板才是最终拍板定案的人,作为下属,你必须要尊重他的职权。即使老板最终没有采用你的方案,也要想到,有可能有些信息资料只有你的老板才有,比如一些人事机密资料、商业机密资料,以及高层保密决策等等。
作为一个优秀的下属必须要帮老板预见问题——这不仅是你扩展业务眼界的操练,也是升迁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老板还没提要求,你已经准备好了,老板还没看见需求,你已为他想到了。蔡博士认为,得到老板赏识的秘诀是绝对不要止步于问题,还要有解决方案。虽然这样做必须在本职工作范围之外多花自己的时间,但绝对值得,因为你是在为升迁做准备:不论是内部升迁,还是在外找到你现在老板的工作。
最后,蔡博士强调,为老板提出解决方案的原则:心态对、有肚量。自信而谦卑的态度才是最佳的工作状态。同时,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对于违法犯纪的事和违反基本道德原则的事,一定要不做、不提、不遵守。
老板是咋个模样?——经理、领导、领袖
首先,蔡博士区分了经理(Manager)和领导(Leader)的概念。经理着重在事,多是力量型、完美型;领导着重在人,多是活泼型、和平型。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纠缠在一起,没有一个职位只是经理、或只是领导。所谓“事在人为”,职位越高,越多在领导的层面,但是两者都是随着职位而来,随着职位而去的。
那么,领袖(Leadership)又是什么呢?蔡博士认为,领袖与头衔、职位无关,它是一个人的品格、内涵,是一个人的能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以及对他周围人的影响力。经理、领导都需要有领袖的特质,而职位越高的高管,越需要有领袖的特质。领袖不仅要有道德上的规范,还要有才干。没有能力的品格是软弱,没有品格的能力是灾难!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蔡博士认为,真正的领袖是一个以诚信为本的仆人式领袖(Servant Leader of Integrity),要选择做对的事情,从而影响他人。
谁该做老板?——面对职场张力,老板必须是强人、精明人、“好人”?
职场中处处存在着职场张力,比如凭良心和追求盈利,爱心和竞争,照顾人的需求和为公司赚钱的责任,以及家庭与工作等等。面对职场张力,一般有三种反应:普遍化者、合理化者和寻觅者。所谓寻觅者,是指愿意在困难的抉择下挣扎,寻找最适切的方式解决张力。而寻觅者的工作动力很丰富,包括自尊、创意、盼望、不放弃、自食其力、做榜样、满足感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站稳在你所相信的原则上,准备好付出代价。
蔡博士再一次强调,事在“人”为,事是由人做出来的。但是人的问题在于,太聪明,却又有缺陷,比如骄傲、自我为中心。只有品格优异,有美德的人,才应该站在领导的位置,影响他人成为“好”人。这也是《礼记·大学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一位具有服务意识的领导,应该是用“格物”的方法,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一位有意义的领导,必须要带出“结果”,但绝不仅仅如此,他必须要带出有更高层次“意义”的结果,除了亮丽的业绩外,还要考虑结果对社会、环保、道德有益处吗?你的属员因你的领导成长了吗?
一位有目的的领导,必须明确一点:领导本身绝非终点,团队的总体目标价值才是。而团队的目标价值最终必须是一个道德的选择,必须超越功利主义,绝不能以阶级制度作为道德的基础。正如康德所言:“不论谁给我们命令,必须判断其道德性(基本责任)。”
做老板的意义——广、深、久
最后,蔡博士总结了做老板的意义,那就是“广、深、久”。作为老板,必须要影响面广、影响深入人心,而且能使影响成为传承。
职业发展中心 (CDO )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