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文版—专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

 

上市公司CEO的三大素质

《福布斯》中文版:首席执行官(CEO)是一个企业决策和运行的关键人物,怎么看待CEO对其所在企业产生的影响?

陆雄文:对上市公司来讲,CEO其实扮演公司治理和战略决策的中心的角色;CEO一般来讲不是主要股东,不像家族企业,CEO通常是董事长一个人兼任的。上市公司因为是公众持股,CEO自己可能持有一些股份,即使他兼任董事长,他主要的角色还是一个代理者。委托人就是股东,有小股东、有大股东,大股东一般会通过董事会来控制CEO,但是如果公司本身股份非常分散的,即使是大股东也不具有控制权,这个时候CEO的角色变得更重要,CEO当然是企业决策的关键人物。中国的情况跟美国有一点不同,美国一般董事长兼CEO很多,中国是强调董事长跟CEO分离,尤其是国有控股公司,大多数银行也是这样,除非董事长是外部董事,只是名义上来召集董事会的。在中国董事长跟CEO分开,好处当然是显见的,董事长往往代表控股股东,CEO是一个经理人,这样的话相互之间有牵制。但是当董事长天天来上班,CEO往往有很多日常决策也要跟董事长汇报,然后董事长要发表意见乃至指示。这就让董事长实质上兼了CEO的职权,而CEO就变成了COO。

一个真正的CEO对上市公司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承载了股东们(委托者)对于公司发展和正常运行的所有的期待。CEO必须以他的专业能力、职业精神来执行董事会决策。董事会往往做出一些大的战略决策,而CEO每年、每季乃至每个月的工作都是要亲自去理解和把控这些战略,化为具体的策略和行动方案,并组织执行。因此实际上,公司的业绩绩效主要是靠CEO去实现的。

同时,委托、代理链中最关键的角色也是CEO。首先,他如果欺上瞒下,对董事会的决策不去传达和执行,或者不有效执行,那下属再努力也是没法有所作为的。同样,下面的真实情况也有可能不能充分向董事会报告,尽管董事会有很多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但是上市公司一般一年开四次董事会,一次也就半天到一天,CEO只有做到完全信息对称,完全对董事会、委员会没有保留地报告,董事会和委员会才可以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所以公司治理有没有效, CEO的实际作用会更大,比董事会任何成员包括董事长都要大。

《福布斯》中文版:一个优秀的上市公司CEO通常具备哪些素质?

陆雄文:至少要有三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要有战略视野。一般CEO都是董事,CEO如果不参加董事会被排斥在外的话,那这个CEO既不可能有效理解董事会的决策,也很难去执行。何况,他还要把日常运营当中重要的问题提炼出来向董事会报告,并提出决策建议方案。他不仅参与决策,还要影响董事会决策。他要向董事会建议产业发展方向、产品创新方向、投资的新领域,他的建议起着基础性、倡导性的作用,而且这种建议往往是主动的建议。如果一个CEO不能提出主动建议,那他就不是一个好的CEO。在维持公司日常运营的时候,他不断在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他一定要有战略视野、有非常强的前瞻性,他不断要去环视整个市场,甚至发现并拓展新的市场、新的产业机会。

第二,要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这个专业能力首先是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当然他也要对行业和企业运作很了解。好的CEO是可以跨行业的,今天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做CEO,明天到汽车行业做CEO,后天甚至可以到金融机构做CEO。其专业性是指管理的专业性而不是指技术的专业性,因为一个好的CEO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战略决策者、领导者和职业经理人。技术问题应该有更多的技术专家来支持,可以有CTO、有CIO和一大群技术专家来协助你。因此,一个好的CEO实际上是要能够识人、用人,找到为他服务的人,在专业上能弥补他的不足的人。CEO的专业是一种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要能把不同背景的人、不同专业的人、不同性格的人,各有优势和弱点的人组合成强有力的团队,这是他最重要的能力。一个食品行业的CEO可以不永远待在食品行业,他会从食品行业跳到印刷机械行业,从印刷机械行业跳到运输行业,再跳到大型百货公司都有可能。从上市公司的层面上讲领导能力是可以跨越行业壁垒的,是一种通用的能力,这就是他的专业能力。

第三,要有高尚的品格。品格是CEO能够有领导力、有感召力的基础,能不能让大家追随很重要。品格也是保证充分上传下达、不欺上瞒下的关键。他要有好的判断,首先信息要充分向董事会披露,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推送给委员会、董事会。CEO要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要报告,次要的、庞杂的、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的就去报告,那CEO显然没有尽职。CEO的品格是说他该报告的一定要报告,该传达的一定要传达,然后有效执行。否则他就完全可以利用信息中枢的位置,搞信息不对称,其危害轻则是谋取私利,重则是搞垮公司。

上市公司CEO除具备上述三个最基本的素质外,在当下,还应特别要强调发展一种企业家精神,要敢于、善于变革创新。

《福布斯》中文版:对企业来说,最理想的选择是用最少的成本,任用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人才;对CEO来说,他们的盈利能力与获取薪酬的高低存在怎样的博弈?企业又是怎样来平衡这一点?

陆雄文:上市公司的CEO薪酬应该怎么来定,这个问题全世界是没有一个定论的,但现在全世界有三个通用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跟上市公司地位相当。一般我们希望给到这个CEO不要低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他就走人了。这个平均水平当然是有参照系的,可以是同一行业的、同一个上市平台的、同一销售规模或市值规模的,也可以是同一资产规模或净资产规模。一般来讲固定薪酬能够超过平均水平是基本的要求,达到七十分位、九十分位就要看公司实力和CEO个人在市场的价值了。

第二个原则,跟薪酬结构有关。给CEO的薪酬有固定和弹性二部分,即固定的工资和福利、以及弹性的奖金。弹性的部分大小跟行业、跟公司性质及其业务性质有关系。如果这个行业整体是比较平稳的,比如说像百货公司或大型超市,竞争很充分,市场很平稳、很难有大的起伏,那一般来讲固定工资要高点,因为奖金如果比例很大,其实意义不大,每年公司业绩波动,靠个人作为很难改变。只有在个人作为对公司业绩能够产生很大影响的情况下,那弹性的部分要大一点,挂钩的比例要大一点,如此可推动CEO多创新、愿变革,这样的话正向激励就更加明显。弹性的收入还可以有很多形式,包括股权、期权、远期绩效奖金等等。

第三个原则,看CEO历史的收入水平。因为如果这个CEO原来年收入是300万元,跳到你这个公司来,一般你不能只给他250万元。虽然原来公司CEO可能一年只有100万元,但是现在你要请这个值300万元的CEO来带领公司突破,那他的薪资必须得要上去。

以上三个因素是决定CEO薪酬的基本力量,没有一个所谓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公司是否需要这个CEO以及能否承担这个薪酬,这种博弈是市场决定的,因为CEO是可以流动的职业经理人,人才是有市场的。

《福布斯》中文版:最佳CEO的成败与其所在行业是否有联系,有什么行业特征?是否可以谈一下对目前市场的总体看法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看法?

陆雄文:当然有联系,美国也是这样,好的互联网企业业绩非常好,公司有成长的潜力,CEO报酬很高,无论是固定工资还是股权回报都很大。像汽车行业,再怎么努力就是起不来。Tesla规模还很小,但是已经受到资本的追捧,按照其汽车生产销售规模来讲市场份额还是那么小,不应该那么牛,这就是跟行业有关。一个行业的好坏跟CEO本身的成败是有关系的、一个人再有能力在一个不好的行业、不好的企业里面也回天乏术。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有很多美国式的英雄,比如艾柯卡曾力挽狂澜把克莱斯勒从濒死挽救回来,但是当整个汽车行业整体在走下坡路,有能源环保的问题、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有竞争过度问题,如此一家汽车企业的颓势也不可避免。所以CEO本身的成就、及其薪酬一定同行业有直接关联的。

我觉得越是新兴行业的CEO,越有机会成功,但是有机会并不一定保证成功。传统行业的企业,比如百货公司的CEO的成功不容易被大众关注,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或者社交媒体的企业、那些处于“时尚”、“热点”行业的企业,那就更容易受关注。公众越关注的行业,其CEO的成就更容易被放大,因为他的产业和产品可能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感受和期望。像乔布斯的成就不断被放大,他是位英雄、是个传奇,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其真正的价值仍需同其他伟大发明者、企业家去比较才能被更准确定义。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